影像中国摄影网
标题:
潮水原创:世界第三极的诱惑——天路万里行摄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45
标题:
潮水原创:世界第三极的诱惑——天路万里行摄记
小时候,看过一本科普读物《迷一样的地方》。它开篇很吸引我的眼球,先让小读者猜谜语。谜语说:假如让你建一所四面都朝北的房子,这所房子应该建在什么地方?(答案:南极点上)反之,建一所四面都朝南的房子,它应该建在什么地方?(答案:北极点上)再假如,让你在距离海平面八千八百一十二米高的地方建一所房子,这所房子应该建在什么地方?(答案: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顶)……知道地球有南北两极,我当时的知识面是够了。但是,对书中提到的世界第三极,我一下就懵了:地球还有第三极呀?它在哪儿呢?从书后面的答案解说里面,我知道了,这个世界第三极就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更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当时测得的珠峰高度是8812米)——太吸引人了,这个世界第三极!从此,潮水热衷收集这个无人区所有的资料和图片,憧憬着有朝一日目睹它的风姿和神采。
世界第三极,对我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46
从2009年9月,在内蒙古坝上草原,就和北京的波波和深圳的农夫相约,2010年,我们结伴去西藏。开春以后大家在QQ上多次讨论,但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最后都不能确定。就在我很彷徨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合肥“五号营地”网站,准备在七月一日,组织大型天路自驾游活动。及时联系了网站CEO彩票得知他们准备三辆车进藏:一辆商务车,一辆雅阁,一辆长城越野。和彩票本人见面谈了谈,很值得信赖的小伙子,商务车就是他自己的,越野车是郑州网友的。相约六月二十日预交定金,七月一日出发。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不确定性……
[
本帖最后由 潮水 于 2011-2-26 07:41 编辑
]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48
从五月三十一日开始,我就为进藏作准备,适应性慢跑、爬山、参加论坛组织的羽毛球比赛……目的就是一个,增加肺活量。还大量的看别人进藏的帖子,丰富进藏的知识储备,特别研究自驾进藏这方面的文章,汲取经验和教训。应该说,进军世界第三极,信心很足,身体素质也还可以。按照计划,锻炼到六月二十日我就停下来,不作大的锻炼动作,比如爬山等。接踵而至的是钱的问题,可供支配的资金仅仅五千不到。于是向好友们求援,二十日左右,支援的钱也到了账户。
万事具备矣。
想往着在通往世界之极的路途上,去感受生命的伟大和脆弱、去体验不寻常的高原反应和高原阳光……家里所有人都是默默的,没有反对,也不说支持——这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得对自己负责。我在保险公司买了二十天的人寿保险,在高原回不来了,给老伴一个交待;在QQ上给儿子留言了,说你老爸回不来,骨灰就葬在你爷爷坟边上……很有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劲。在川藏线上自驾,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后来在川藏线上亲历的经历也证明了它的可怕、可惧)
常常心里酸楚得很:因为我的特立独行,往往是别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孤独之旅的孤独,不是肉体,是精神。
…………
就在我万事具备,准备起程的时候,五号营地CEO突然怕了……
[ 此帖被潮水在2010-07-22 23:41重新编辑 ]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49
六月十号左右,CEO短信给我,说组织这样大规模的自驾车队进藏,又是走川藏线,他实在没有把握,取消网站组织,由愿意进藏者自由组合。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很能理解,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自驾川藏线,其风险非常人能想象。于是,我联系了雅阁车主和长城越野车主,最后确定,我和合肥的TOM一起加入郑州明明白白的长城越野车,线路不变,费用AA。这辆车原有郑州一个小学老师秋雨参加。这样就是四个人。十五号左右,秋雨说还找个人吧,五个人,费用要少一些。清风明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入进来,而且很让我意外的是,她也是庐江人。
六月二十日,我停止了锻炼。晚上在QQ群里,大家觉得,可以考虑提前进藏,争取机动时间,比如25日出发。经过大家讨论,一致确认,25日在西安集中——因为我考虑,我们三个去郑州跟他们会合,绕了许多路。庐江就有直达西安的火车,在那儿集中方便。
突然的,进藏的步伐加快了、逼近了!
6月23日全天办理各种相关手续,比如办边防证、取款、预定火车票、借移动硬盘,请魅力论坛办公室主任百事做论坛标志,等等。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
[
本帖最后由 潮水 于 2011-2-26 07:45 编辑
]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0
6月24日全天收拾行装。
三台数码相机和相关的配件,如存储卡、读卡器、充电器等;换洗的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我的原则是生活上的东西越简越好,可带可不带的,一定不带;但是,围绕摄影的所有器材,能带全的全带,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双移动硬盘。最后,集成为三大包:摄影包、配件杂物包、生活包。生活包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谈酷论版主给我配的药包:葡萄糖口服液、丹参滴丸(这个滴丸进藏后最有用,几乎就是救命丸),感冒药、肠胃药……板蓝根冲剂也很重要,预防感冒。
下午四点多,请学校办公室谈主任开我的车,接清风明月去火车站,去西安的火车是七点多到庐江站的。谈主任开车很稳,很安全。我们到火车站后,他就把我的车开回学校车库。
当火车徐徐离开庐江站的时候,我知道,我真的去西藏了……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1
庐江站到西安火车要运行十七个多小时,买的是硬卧铺。车开后,想躺下休息一会儿,但不能。在合肥站,tom上车了,他买的是硬座,补票到我们的硬卧车厢。十点,车厢熄灯,突然就发现,车窗外一轮大大的圆圆的月亮在追着火车,很惊喜很惊喜……对月亮,我是情有独钟:査济古村落的一钩新月,亮晶晶的挂在许溪上空,伴着溪水,潮水曾经流连过许多时光;黟县南屏雨夜,本已失望了不能见月亮的,突然间,云就开了,洒下一地金辉的月亮俏皮的高挂中天,笑盈盈的看着古村落的人们进入梦乡,而村口亭子里面,居然站着一个傻子,痴痴的看着月亮,一直到冻得牙打颤才回旅舍……今晚,在西去列车的窗口,居然有个大月亮相伴相随,我幸福得窒息了。车轮有节奏的响着,卧铺车厢里面入夜后比较静,我打开手机MP3,播放着“灵魂的故乡”曲子,声音小小的,柔柔的,边听边看那月亮……想着渐行渐远的故乡和亲人,想着如烟的往事和情愫,真的是感慨万千……
[
本帖最后由 潮水 于 2011-2-26 07:47 编辑
]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3
二十五日下午一点多到西安,等明明白白和秋雨他们一个多小时,终于上了他们的车。五个人的行李还真不少,明白爬上车顶行李架,一件一件的绑扎,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活比较严谨的人,又喜欢户外,应该是个不错的旅行伙伴。
吃了点西安水饺,我们每个人交给秋雨五千元(本来准备交六千的,因为TOM钱还没从银行拿出来,就暂交这么多,反正是AA制,钱不够,大家拿。当时也没想那么复杂,后来秋雨和明白因为这点不高兴,这是后话)。
上了西安到成都的高速,我说:明白开了一上午的车了,休息一下吧,我来开,也熟悉一下车的性能和操控性。也许是在家开高速都是一百二十时速的缘故,在西部高速公路上,许多路段都限速六十或八十或一百,明白和秋雨一再提醒我注意车速。过秦岭,隧道特别多,最长的竟有十几公里,海拔也上升到二千多。也许是明白爱惜自己的车,也担心超速罚款,对我的驾驶习惯很不以为然。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4
秦岭的隧道可真多呀。用卡片机拍了一点。
图片
SC01109.jpg
[[url=]
删除
[/url]]
图片
SC01111.jpg
[[url=]
删除
[/url]]
图片
SC01114.jpg
[[url=]
删除
[/url]]
图片
SC01115.jpg
[[url=]
删除
[/url]]
图片
SC01116.jpg
[[url=]
删除
[/url]]
图片
SC01119.jpg
[[url=]
删除
[/url]]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6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很有意思。我前面一辆越野车的行李架上,也捆绑着许多行李,我们说他们是不是也是去西藏的呀。就超过去,两车并行时,秋雨一问,还真是去西藏的呢,我们都欢呼起来。在一个服务区,我们汇合了,原来是西安郊区一个县的四个青年人,一起自驾西藏。我们合影留念,都倍感亲切。他们要连夜赶往成都或雅安,我很想跟他们结伴也去成都或雅安,两辆车,有个照应。但是明白和秋雨不同意,我们就分手了。从这时候开始,我就明显感觉到,明白和秋雨是只适合自己玩,不很合群的那种人。他俩原计划在成都服务区扎营住宿,结果,这个服务区条件太差,无法住宿;我们又连续赶了两个服务区,都没有结果,最后决定下高速,就近住宿。于是,我们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宁强县。
四川省宁
强县是个山区小县城。我们开车在城里转了一圈,居然宾馆、招待所都注满了,让我们很困惑:这么个小县城,有这么大的客源吗?后来在他们的政府宾馆大堂才知道,他们正中考呢,所有的宾馆、饭店都被学生占领了……这个宾馆刚刚有一个客户退了一个标准间——这个房间就是宁强县城唯一的一间空房间了,住也得住,不住也得住。于是,我们要了这个标间:秋月和清风睡床,TOM和明白在房间里面睡睡袋,我睡车上看行李。
踏上征程的第一晚,我睡在车上,并且睡得很香。
他们也是去西藏的,巧遇!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7
宁强县最好的招待所,我在车里睡了一晚。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8
第二天早上,秋雨和明白明显不高兴起来。清风跟我说,昨晚,他俩嘀咕,说六千元必须要交齐、必须按照计划来,不能随便变更……等等。总之,他们很不高兴。我也没往心里去,求大同存小异嘛,出门在外,又是临时组织的,磨合一下也就行了。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6:59
六月二十六日,传奇发生的一天。
大海里捞针,不但捞到了针,而且在针眼里面穿上了线——这就是六月二十六日我的戏剧般经历。
二十六日早上,明明白白和秋雨明显不快,清风也是失魂落魄的样子,TOM喷嚏不断,昨晚他睡睡袋,可能是感冒了。只有我,精神抖擞的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明明白白和秋雨可能是不适应这种多人一车的出行,埋怨这责怪那的;清风的儿子刚从叙利亚回国,她非常想见儿子,一想到我们这次西行计划是二十天,她就伤心了:近一年没见到儿子,现在他回国内了,还得二十天母子才能见面,她有点受不了,这,我能理解。Tom在车上就开始发热,肯定是不能再上了,他计划感冒好了,从成都直飞拉萨。明明白白建议我们在成都分手:清风回合肥,tom看情况再定。我说去雅安再说吧。我认为:能上,我们还是一起继续上青藏高原,毕竟,酝酿了这么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心愿,中途夭折,于心不忍,于情不合,于理不容。假如,tom的感冒真的很严重,那就坚决不上,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我们是下午四点多到雅安的。细雨绵绵的雅安,真的不美丽。“雅雨、雅女、雅鱼”是雅安三宝,尤其是“雅女”真是名不虚传,一街一巷,打扮入时的、素面的;年长的、年少的,一色美女,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Tom高烧,住下就吃药和睡觉。清风执意要回合肥,秋雨把帐算了一下,把钱退给了我们。
我得继续去西藏。
我们住的宾馆楼下有个网吧,九点多,我决定去网上看看明天有没有经过雅安进藏的自驾车队——这,无疑是大海捞针:第一,明天(6月27日)出发的;第二,车上有空座位(一般自驾的,都安排好了座位,基本满员);第三,必须经过雅安。——这样苛刻的条件,不是大海捞针是什么?
上了几个自驾游网站,失望,失望,还是失望。最后,我在“去西藏”论坛里面,发现几个近日进藏的召集帖,但不符合我的条件。夜里十一点多了,寒意阵阵,我准备下线休息了,居然,“六月二十七日去西藏,急招一人同行”的标题跃入眼帘。点开一看,所有的条件都符合我的要求。而联系方式是一组数字,我以为是当地电话号码,用手机一拨,空号。怀疑是QQ号码,搜了一下,果然是QQ号码,而且,主人在线。马上加为好友联系,居然,就这么联系上了。他们明天从成都出发,十点多到雅安,还可以坐一个人。我们交换了手机号码,约定了明天上午在雅安汇合。他们租的是成都穿山甲旅游公司的丰田越野车,配专职驾驶员和急救设备,价格也不贵,我很满意。
在大海里面捞到了针,并且也穿上了线——这就是我二十六号晚上临睡前想到的最美的一句话。
这是一次迷一样的重新组合!
对未来的这辆车和这辆车上的旅伴,潮水一无所知。在惊喜之余,又有丝丝惧怕。这些年来,潮水历险无数,受挫无数,每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信念支撑着我的精神,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我坚信: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倒下了,很值!
[
本帖最后由 潮水 于 2011-2-25 07:01 编辑
]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7:03
"雅雨"、"雅鱼"、"雅女"并称"雅安三雅"。
久仰其名不算真,真正见识了,你就会承认:
沐雅雨,品雅鱼,养雅女
,周公山的三雅最地道。
雅安的雨当然是"雅雨",不过似乎只有这里的雨,才堪称"雅"。如云似雾,恍若轻纱,似有若无,温润的空气搀和着大量的负氧离子,在这样的雨中漫步,赏雨,或者细心谛听雨脚落在周公山麓,落在花枝,落在周公河水里的绵密场景,再怎么样焦躁的心绪也变得柔和起来。
周公河,其水清澈见底,环周公山缠缠绵绵几百里。河里石缝、岩壁之下,藏匿着一个传奇--这就是"三雅"之一,雅鱼。
相传,雅鱼头骨内暗藏一柄"宝剑",为战国时苏秦所持,苏秦离间诸国后,车裂身亡,其佩剑滑落江中为雅鱼所藏,以至于成为日后鉴赏雅鱼的"防伪标识":有剑则真,无剑则假。雅鱼藏匿水中,以鲜活之物为食,其肉细嫩鲜美无比。用雅安荥经所产的沙锅,盛周公河中之水烹制的"沙锅雅鱼",其味让人没齿难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雅女,大概是因为雅雨的滋润,雅鱼的营养,所以雅安的女子,一个个或如出浴的荷花,或如带露的玫瑰,不仅秀丽清纯,而且温雅良善。雅安因雅鱼而丰美,因雅雨而多姿,因雅女而妩媚。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7:04
六月二十七日,梦幻的一天。
二十七号早上送清风去雅安长途汽车站,坐上八点去成都的大巴,然后,她转乘去合肥的火车。
回到房间收拾好行装。十点多,接到天一阁(QQ名字)短信,让我在雅安广场铜塑奔马雕像下面集中。
见到了这辆川A-G371K的丰田4600越野车。
见到了车上的四个人。天一阁,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机灵;无畏,他哥哥,二十八九岁,清秀;睡冰,快三十岁的小女孩,甜蜜;坐在驾驶室的,是杨师傅,当过兵的壮汉。
自我介绍以后,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原来,他们刚才也在车上猜测,认为我是个半百老人,不好玩。结果,几句话以后,他们都笑了:原来是个老顽童嘛。这笑声伴陪我们度过了十几天的旅途。
潮水不禁在心底呐喊:“上帝又一次厚爱了我!”
在满车的欢声笑语里面,我们出发了。
3 18国道是中国最长、最美、最险的国道。从上海到西藏的樟木镇,横贯东西,全程近5400公里;其中,成都到拉萨段为川藏公路南线,它地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最神奇诱人的地方。大自然赋予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她既有气势磅礴,巍峨耸立的雪山峡谷;又有浩荡奔腾,惊涛拍岸的大江长河;还有鲜花遍地,牛羊成群的高山草甸和如镜似玉的湖泊海子。境内的藏传佛教中不仅有格鲁、宁玛、噶举、噶玛派,还有最原始的宗教苯教。这里金碧辉煌的寺庙,苍凉雄奇的城堡,灿若群星的帐篷,风格独具的民居,古扑独特的民俗,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7:05
见到了这辆川A-G371K的丰田4600越野车。
作者:
jeep
时间:
2011-2-25 08:06
图文非常精彩,学习!
作者:
老大不小
时间:
2011-2-25 08:29
一篇图、文精彩的摄影游记,一篇精彩的人生经历写照,摄影过程很精彩,感谢分享!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08:42
谢谢。这个帖子很长,祈望关注。
作者:
唐朝
时间:
2011-2-25 08:46
通篇阅读完,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仿佛我也随潮水老师赴了一回世界第三极!
身体的挑战,精神的历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而又真实的发生了,潮水老师好样的,我们向您学习!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24
见到了车上的四个人。天一阁,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机灵;无畏,他哥哥,二十八九岁,清秀;睡冰,快三十岁的小女孩,甜蜜;坐在驾驶室的,是杨师傅,当过兵的壮汉。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25
318国道是中国最长、最美、最险的国道。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26
沿秀美青衣江直至巍巍二郎山,穿越国内海拔最高、埋深第一的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4176米),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以前由于山高、路面狭窄、坡急而成为川藏路上的第一天险。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27
大渡河,古称"沫水"。在四川省西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西部,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别流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长1155公里。主源大金川发源于青海、四川边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县与小金川汇合后称大渡河,至乐山县入岷江,长909公里,流域面积82,700平方公里,其中在金口河段的金口大峡谷最为著名,被誉为“世界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园”。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28
泸定桥:红军长征经过此地并飞夺泸定桥。桥为铁索悬桥,长101米,宽3米,有东西桥台和13根铁索组成。13根铁索由12164个铁制扣环连接而成,重约21吨。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29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30
西部太阳谷——得荣
作者:
邗上闲人
时间:
2011-2-25 11:30
很感人的的文章,我们学习的榜样,期待后面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和佳作!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31
六月二十七日下午,我们到了康定古城。康定,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域;一座跑马山,名扬五州四海;一曲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康定藏语叫达者都,意为三山相峙,两水交汇的地方。打箭炉是其谐音。古为牦牛国疆域,唐宋属吐蕃;元置鱼通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明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雍正七年置打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改设康定府;1939年建西康省,设省会于康定,1950年3月康定解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政府驻地。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32
康定街头,喇嘛们闲适的逛着,很是吸引人们的眼球……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33
帅气的藏族骑手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1:34
是那么淡定的看着我们……
作者:
花伴雨
时间:
2011-2-25 11:55
太精彩了!摄影是过程,回想最快乐。。。。。。。学习潮水老师!
作者:
霞映山色
时间:
2011-2-25 11:58
果然是行摄天下的摄影狂,一路行走,一路留下故事,逐一欣赏。。。。。。
作者:
凌鹰
时间:
2011-2-25 12:45
关注中……
心中的目的地一旦出现就要到达。
作者:
忆江南
时间:
2011-2-25 12:54
精彩的驴友、摄影人游记,比作品更精彩!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39
初识天路———二十七号下午,我们出了康定城,走的就不是318国道了,因为318国道有一段大雨塌方,封路两天了。在康定城外,大货车排起了长龙等待放行。我们的杨师傅常走这天路,知道一条能绕过去的土路。于是,我们初步见识了一下天路。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0
堵车是很正常的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2
堵车了,他俩下去拍照片了……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3
迎面来了一辆可怜的小六子(奇瑞QQ6),她被泥巴糊住了脸。潮水很同情的迎接她,因为,我的小六子此刻在家睡觉呢……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3
下午七点二十四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上到了海拔4032米。哇……大家欢呼起来,因为我们几个人的高原反应都不明显,就是头有点木木的、闷闷的感觉。仪表盘上方左边显示的就是海拔高度,中间是南北极,右边是时间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4
康定机场附近的风光很美,可惜,天晚了,光照度很低,拍不到什么好片子了。机场航站楼都没拍清楚,大家凑合看吧,哈哈……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5
晚上九点多,我们终于到了新都桥,它海拔3400米左右,大家感觉有点疲劳。你看,海燕(就是睡冰)迫不急待的吃桌上的东西了。邻车下来的一个成都MM精神也衰衰的……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6
六月二十七日,梦幻的一天。
在新都桥住下后,我迫不及待的电话给几个好朋友,报告我的行踪、报告我的高反感受、报告一路见闻……晚上没敢洗澡,也睡得很香、很甜。新都桥,可是海拔3400呀——高反真的不可怕!!!我如是说。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7
在藏传佛教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刻有佛像及佛教经文的“玛尼石”,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形状,制作者用不着刻意选择,捡着什么石头就在上面刻画,经文多为“六字真言”和咒语。这就是玛尼堆——进藏以后,随处可见的一种文化现象。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48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0
六月二十八日,冒险与刺激并存的一天。
二十七日晚到了新都桥,甜美的睡了一觉,早上醒得早,拿起相机就去了旅馆顶楼。虽然是海拔3400左右,但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放眼前方,景色如画,无怪人们称新都桥是摄影家的天堂,此言不虚呀。资料云:新都桥海拔3300米左右,高原气候,温差较大,气候多变。新都桥镇又叫东俄罗,海拔3300米左右,高原气候,温差较大,气候多变,初次上高原的朋友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他是川藏线南北分叉路口,北通甘孜、南接理塘,是从西藏通往康定的必经之路。距离成都437公里,距离康定城80公里,途中要翻越海拔4301多米的折多山,可远眺蜀山之王——贡嘎山。新都桥 沿着川藏公路南线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房前路旁矗立着一棵棵挺拔的白杨,在秋风秋阳中炫耀着特有的金黄。 一群群的牦牛和山羊,点缀在新都桥田园牧歌式的图画中,平添出许多生动。远处的山脊,舒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满眼蓝色、白色、金黄、黑色、绿色的饱和色块,在明丽的秋阳光线的描绘中,凸现着流畅的色彩和线条,使我们恍如置身画中。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1
从楼顶下来,走到大路上,我研究和拍摄我碰到的每一个藏民……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3
还特别欣赏藏民住的房子和窗户,那真是艺术品啊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4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5
早饭以后,杨师傅催我们出发,我还是忍不住把镜头瞄向那山、那山上的图案、和那山上的云……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6
还有绿的养眼的草地和经幡……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7
连小牦牛也那么可爱和温顺……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14:57
出发了,迎面来了一辆跟我的胖六颜色一模一样的QQ6,忙抓拍一张,很亲切……因为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看样子,它的表现蛮不错的。
作者:
寒江月
时间:
2011-2-25 15:00
精彩的游记,感谢楼主的分享,有机会也去看看!
作者:
滨湖泛舟
时间:
2011-2-25 15:56
潮水老师如愿了 祝贺你 好片在后头吧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0:33
没出好片,就是记录。
作者:
秦岭风
时间:
2011-2-25 21:00
看了潮水老师的游记胜读十年书,太精彩了,学习!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1
今天一早出发以后,我们要翻越高尔寺山(4412米)到达雅江,然后翻越剪子弯山(4659米)和卡子拉山(4718米),中午在无量河边品尝高原无鳞鱼,继续前行到达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海拔4014米,这里是七世和十世达赖的转世之处,翻越传说中龟兔赛跑的兔儿山,途经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址、稻城古冰帽—海子山抵稻城。
盘山公路在云雾中绕行,天路因此得名吧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1
翻越高尔寺山(4412米),我们四个几乎没有高原反应了,下车以后拍了点高原美景就继续前行。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2
出发时,杨师傅就惊讶的叫道:全线不能加93号汽油,因为那边的大滑坡,油罐车开不进来,所有的加油站都停止加油了。这是28号早上经历的第一险——车还能继续前行吗?好在杨师傅是“老川藏”了,忙联系前方车友,终于得知,七十公里外的小河沟加油站可以加油……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3
刚加油完前行,就有交警和警察联合查车……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4
到雅江,我们没有停留,继续赶路……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6
然后翻越剪子弯山(4659米)和卡子拉山(4718米)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7
大家忙着拍“到此一游”,我也来了一张。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7
也给骑自行车进藏的他,来了一张。佩服他们的勇气和耐力。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8
路边放牧的藏民悠闲的晒太阳。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09
在青藏高原,似乎“方便”很方便,男的女的,转过背就能“方便”。这不,我们下了剪子弯山,看到一个wc,海燕飞快的跑过去看个究竟……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10
二十八日下午一点多,我们遭遇冰雹……花生米粒大小的冰雹哗的就砸下来,杨师傅赶忙停车,他说,迎风再开车,冰雹就能把前挡风玻璃全砸烂……我们下车捡冰雹玩,温度骤降,很冷很冷……[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10
二十八日下午二点多,我们遭遇泥石流。杨师傅加大油门猛冲……后面的夏利车被泥石流困住了。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11
海子山边的兔儿山——怪石嶙峋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11
爬上海子山,是一片大草甸子,我们在这儿休息。杨师傅像个睡美人……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12
来了挖冬虫夏草的藏民父女,他向我们推销冬虫夏草……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5 22:12
美丽的高山牧场,养心、净心的世外桃源……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22
美丽的高山牧场,养心、净心的世外桃源……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23
在藏区盘桓的十几天里面,常常感动于藏族妇女的辛劳和韧劲,多次的想用相机去歌颂她们,可惜,近距离接触和拍摄她们的机会不是很多。这,也是我很遗憾的事,也是我萌生明年或者后年,自己开自己的车再上西藏,好好的深入藏民们的生活中去,好好的去表现和歌颂勤劳善良的藏族妇女……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29
高原反应有多厉害,我转发一个网友飞到拉萨后的高反纪实以飨影友 :
西藏印象系列(一)——高原反应 尽管去西藏之前就对“高原反应”这个词给予高度的关注,也准备了很多预案。本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原则,心想:通过“锻炼身体、吃药预防、调整心态”几管齐下应对所谓的高原反应,总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吧!可等到了西藏才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下了成都至拉萨的飞机是七月十五号上午12点左右,我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感觉很兴奋,问前来接机的导游:“我好像一点高反都没有,是不是有人根本就没有高反呢?”他说:“也有,但很少。”再过一小时还是没有感觉,暗自侥幸猜测:没准我就是那“很少”中的一员呢。两小时后,还是没什么感觉,又问导游:“是不是两小时过后都没任何反应的就说明没有反应了?”导游实话实说:“不是,有的来的慢,一般到晚上基本上都有一些症状。有的要持续好多天。”晕死!一时无语。
可怕的晚上到了,最先遭遇的是头疼,胸闷。同伴已经扛不住了,强烈要求打点滴、吸氧。旅游团的医生一个电话就到了。挂上水,十分钟后同伴惊呼:真神奇,一身轻松!点滴完毕,医生含笑伸手:一次点滴380,掏钱吧!这也太黑了吧?那么小瓶的药水要380,真是宰你没商量!还了半天价,一分钱不让,还硬说今年少了,去年420呢。反倒是我们捡了大便宜。心里恨的牙咬咬的,纵使身上没力气,还是想踢他一脚。
因为听信“不要轻易吸氧,不造成氧依赖很快就能适应高原气候”的谣言,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不吸氧不打点滴,挺过了第一晚。第二天,原定在拉萨的旅程改到海拔五千多米的纳木错。听到这个高度,我和同伴腿都软了。心中暗骂:安排行程的人真是歹毒啊!但我们无力左右旅行社的安排。早上八点多,打了点滴的同伴和没打点滴的我强打起精神挣扎着上了大巴。这一上,注定了悲剧的开始。没过一会儿,我们俩就壮烈地倒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路天昏地暗、呕吐不止。到达纳木错景点,踉踉跄跄地下了车,抬眼望去美丽的“天湖”就在前方,极力想要靠近她,却怎么也挪不动脚步。想骑马代替步行,马的气味又引来一阵呕吐,这一吐连抬腿的力气也丧失殆尽。面前的几百米距离显得那么遥远,看起来无论如何也跨越不了了。我们不得不放弃近观天湖,只远远地瞻仰了一下天湖的风采。或许这样更能保留她的神圣和神秘吧,我自嘲似地安慰自己。
晚上,别无选择,我只能靠吸氧打点滴来恢复体力。
一样的380,一样的十分钟见效!
接下来一天是去日喀则,4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虽然较纳木错有所下降,但我身体的反应却如汛期里的长江水位频频告急。除保持原有的症状外又发现新的增长点:发烧、拉肚子……吓得我再次叫来随团医生,用第二个380换来一夜的睡眠和身体上短暂的舒适度。其实明知道出了宾馆的门去不远处的医院打点滴只要百来块钱,但就是出不了门。这个时候甭管多贵,只要能够救命,花钱买稻草还是买黄金都无所谓了。
连续几天,每天只早上喝得下两小碗稀饭,在我眼里,所有的饭菜都失去了颜色,难以下咽。缺氧、消耗体力的同时又没有补给,仅几天功夫,镜子里的我已是神情憔悴、面如土色。我开始想念亲人、想念家中的床、想一切该想和不该想的……走在街上我逮着谁都羡慕。能大声讲话的、快步走路的、大口吃东西的,都成为我偶像了。
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我有种感觉:西藏不接纳我!佛法之光也没有照耀到我的身上。不然为何这般“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是我身体素质太差还是今生注定与佛无缘?来自内心深处的疼痛与身体的难受一并泛滥着……
上火车那天,同伴告诉我我的脸色开始红润了,嘴唇也有血丝了。我自己也觉得已经恢复了体力,重新找回了精气神,说夸张一点似乎飞起来都可以。这时候我多想在西藏再停留几天,可是,我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只把苍白和遗憾留在了西藏……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29
二十八日晚,我们住稻城县城,它很小,转一圈几分钟。我们找了一家鸭煲店吃老鸭汤。一个特别大的陶瓷钵子,满满的炖老鸭汤,添加的佐料也很多,我们吃得很香,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海拔3800左右,头昏昏的,下车我就吃了丹参滴丸,冲了板蓝根冲剂预防感冒……回宾馆时,居然又看到大大的月亮挂在藏民家的屋顶上,心,便释然了……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1
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中,像“香巴拉王国”这样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也被称为“香格里拉”。
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县城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在稻城亚丁极目远跳,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
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鲜花和绿草辉映的草场,潺潺流淌的小溪,五光十色的海子古朴幽深,神峰戴冰雪冠冕,披白云哈达,卓然挺立,一尘不染--惊世骇俗的神韵让你不由得匍匐跪拜,将胸膛与大地贴近,把灵魂与天空相融。
这就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神秘风光--稻城神峰,一个编织神话,更激发诗情画意的雪域圣地
稻城县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康巴藏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它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逶迤苍莽。
北部为高原宽谷区,其中的海子山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称。其冰蚀地表发育完全,冰蚀岩盆星罗棋布,3200多平方公里内便有大小海子1145个,规模和数量都是我国少有的,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基地。
中部为山原区,包括俄初山和东义河。俄初山海拔5140米,高峻巍峨,挺拔俊俏,像一位美貌仙子端坐云霓。最令人陶醉的是俄初的秋色--红的娇艳,黄的明丽,绿的柔和,五彩缤纷,漫山遍野,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东义河则如一匹骏马自俄初山飞驰而下,两岸林木参天,怪石嶙峋,涛声隆隆,瀑布层叠,山水相映,妙趣横生。 毗邻俄初山的就是驰名藏区的雪域神峰--稻城神峰。它由三座雪峰组成,峰名相传为五世达赖所封--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意为金刚手菩萨,海拔5958米,方圆约800平方公里。稻城神峰冰封雪锁,雄奇壮丽;山腰的五色海子七彩班斓,变化无穷;山下草原,珍禽异兽与人和谐相处。藏民视之为神山,参拜者络绎不绝。 稻城神峰的美,不在于它的苍劲雄奇,如珠穆朗玛峰;也不在于它的艰险诡秘,如梅里雪峰;而在于它独特的个性--浓郁的神秘色彩。每当雨雾朦胧,雪山神姿若隐若现,宛若天仙;而丽日晴天则碧空如洗,舒倦的云彩伸手可摘。仙乃日似大佛,慈善安详,温馨平和;央迈勇如少女,端庄娴静,冰清玉洁;夏诺多吉像少年,英俊刚烈,神采奕奕。三尊圣灵,在天空与大地间,在神界和人界,共守一方净土。 雪峰、森林、海子、草地、溪流间曲曲弯弯的小路上,远远近近那些朝圣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口中低诵经文,眼里闪出质朴的光,他们在向神山参拜,向苍天和大地祈祷,祈求健康,祷告幸福。而那些大自然之子--野羊、獐子、猴子、鹿子、黑熊……悠然自得,欢畅嬉戏,追逐跳跃于草丛林间,万物众生在这里和睦相处,同享生之乐趣。
稻城历史文化悠久,其藏传佛教的神秘文化很有特色。全县有13座寺庙,以雄登寺和贡嘎岭寺最负盛名。
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1997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亚丁自然保护区,1998年11月,稻城现被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
稻城县境内有三大河流--稻城河、赤土河、东义河。支流有巨龙河、俄初河等,均汇入木里县的水洛河注入金沙江,属金沙江水系。稻城河源于海子山西南麓,河叉发育,阶地宽广,流长104公里;赤土河源于波瓦山西北麓,流长 121公里;东义河源于俄初山南麓,流长111公里。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2
丽日晴天则碧空如洗,舒倦的云彩伸手可摘。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2
最令人陶醉的是俄初的秋色--红的娇艳,黄的明丽,绿的柔和,五彩缤纷,漫山遍野,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3
六月二十九日上午赶路,因为亚丁景区离稻城还有一百多公里。经傍河万亩杨树林, 翻越波瓦山(4523米),沿赤土河谷前进,走过世外桃源般的藏式村寨,朝拜藏传佛教寺庙——贡岭寺(六百余年历史)抵日瓦乡,买过门票后前往亚丁自然保护区。中午在亚丁村午餐后先去冲古寺和珍珠海。冲古寺和珍珠海离亚丁村很近,可以不用骑马,步行就可以了。路上转千年嘛呢堆,在珍珠海观夕阳中的仙乃日神山。傍晚回到亚丁村住。我们住的旅店叫“蓝月亮”,我很喜欢的名字。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4
亚丁景区大门,在这儿买进山的门票,一百五十元每人。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4
在山顶俯视仁村——辈辈出英雄的地方,很神奇。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5
山背面的一个如画的小村落和它的优美的环境……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5
29号上午,我们终于目睹雪山了。亚丁在藏语中意为“向阳之地”。景色壮美,景区的核心是念青贡嘎日松贡布,主体部分是三座完全隔开而相距不远、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7
以雪峰为背景,我们合影留念。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7
透过经幡看雪峰,更神秘……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8
我们住的亚丁村就在山下……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39
“蓝月谷”旅舍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0
这里海拔只有2800米,中午,我们美美的睡了一觉,然后去后山玩,主要是探访千年玛尼堆……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0
在千年玛尼堆前,我们都留了影。这个玛尼堆很沧桑……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1
这里有很奇特的高山植物……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1
这里有一批牵马驮游客的藏民……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2
她说,有个照相师傅给她也拍过照片,并且从怀里往外掏这张照片……。她儿子很搞笑的看照相机镜头。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3
他则推销他的冬虫夏草……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4
他很老实憨厚的笑着走下山……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6
二十九日晚上,我们住在蓝月谷旅舍,这是旅舍过道,很有民族特色吧。墙上挂的是唐塔,可惜,做工粗糙……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6
我也在留言板上丑丑的写上“到此一游”,呵呵,很搞笑了一下……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7
亚丁在藏语中意为“向阳之地”。景色壮美,景区的核心是念青贡嘎日松贡布,主体部分是三座完全隔开而相距不远、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远眺三峰,神奇、神秘……
作者:
潮水
时间:
2011-2-26 05:48
六月三十日一早,我们就出发去亚丁景区。最先相迎的,是他们——马帮驮运的藏民们。
欢迎光临 影像中国摄影网 (http://www.gophotos.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