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摄影网

标题: 我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池傩” [打印本页]

作者: 影像中国摄影网    时间: 2010-2-27 13:33
标题: 我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池傩”
作者:刘少宁

“傩”,这个不常见的汉字,以其神秘、粗犷和新奇,唤起人们无尽的思索和遐想。

      古老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蕴育出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安徽省贵池县的乡傩,便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瑰宝。自九七年起,我就开始关注并拍摄这一古老习俗“傩戏”。精美的傩面具、缤纷的纸伞、古朴的舞步、野性的高腔,无不使人置身于幽古、神秘的氛围中,无法跳脱又无法抗拒,使我被深深震撼!

      池州傩戏沉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等多个领域,隐藏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令人扼腕的是,受现代文化的冲击,目前傩艺人才严重缺乏,傩戏很难维系下去。或许,再过几年,我们再也看不见这斑斓的傩面具,看不见这空灵玄秘的傩舞。

      以手中的相机为武器,记录、抢救、保护中国文化遗产,难道不正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人该做的吗?我真正领会到,只有将摄影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其作品才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生命力。

      此后每年春节,我都赶到贵池县的姚街、刘街和梅街村一带,深入了解傩文化。十年来,我拍摄了大量傩戏照片,并做了详尽的文字记录。

      通过拍摄傩戏,我深深体会到摄影不只是艺术,而是我们了解人类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而摄影师的焦点应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状态的关注,这是每个摄影家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我眼里,民俗摄影的意义不仅仅是以艺术的手段表现那些精美绝伦的瞬间,更重要的是,记录、保留和延续人类的记忆。我愿通过不断搜索、选择和分析综合,寻找形式美、文化含义深、寓意巧妙的民俗视觉符号,采用独特的拍摄技巧,创造出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视觉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享受,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 本帖最后由 影像中国摄影网 于 2010-2-27 13:45 编辑 ]
作者: 影像中国摄影网    时间: 2010-2-27 13:33


作者: 影像中国摄影网    时间: 2010-2-27 13:34


作者: 影像中国摄影网    时间: 2010-2-27 13:34


作者: 万里路    时间: 2010-2-27 13:42
“在我眼里,民俗摄影的意义不仅仅是以艺术的手段表现那些精美绝伦的瞬间,更重要的是,记录、保留和延续人类的记忆。”你做到了而且拍得那么好。我已收藏,经常看。
作者: jeep    时间: 2010-3-4 00:47
留住影像,留住历史,做有责任心的摄影家,敬佩刘老师!
作者: 飘摇    时间: 2010-3-4 21:58
原帖由 jeep 于 2010-3-4 00:47 发表
留住影像,留住历史,做有责任心的摄影家,敬佩刘老师!

留住影像是掇摄人的责任啊!
作者: 听雨    时间: 2010-3-11 01:07
很精彩啊。。。。。学习!
作者: 问斜阳    时间: 2010-3-17 00:01
民俗风情  学习
作者: 雨中行    时间: 2010-3-17 11:24
留住历史,留住影像。。。。。。。
作者: 拍岸听涛    时间: 2010-4-4 00:25
好题材,好拍摄,历史资料。。。。。
作者: 五亭    时间: 2010-8-4 15:51
有景致,是摄影人的好去处。
作者: 画神    时间: 2010-8-14 08:59
留住历史,留住精彩,做一名合格的摄影人。支持影像中国摄影网。
作者: 夕阳    时间: 2010-8-15 16:28
戏剧的活化石!




欢迎光临 影像中国摄影网 (http://www.gophotos.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