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摄影网

标题: 鄯善维族干土民居 [打印本页]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1
标题: 鄯善维族干土民居
    新疆鄯善县老城区,沿街的维吾尔族民居改造,为一些城市的老城区改造,做出了榜样,是一项动了脑筋,花钱不多,体现西域特色,保持民族风格,适合当地气候,达到群众满意的工程。当然,我本人对建筑美学知之甚少,以上仅是从个人欣赏角度的看法。不过,模糊记得央视播过同样内容的节目给予肯定,是不是具体指这儿,就记不清了。
    其实,从我国新疆直至中亚、西亚甚至非洲、埃及,都有这种干土建筑,只是外型、内部布局略有不同。
    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以土坯或版筑墙承重,土顶,外墙面抹有拌麦秸的黄泥。墙上留有土砖拼砌的花洞,墙体、柱、檐、山墙,都做出兼具实用的装饰。门窗以伊斯兰教崇尚的绿、兰为基调,绘以植物花卉或几何图案,极富民族特色。夏季,由于不用烧火墙火炕取暖,当地群众一般在院子里做饭,并将宽敞的大床也搬到院子里。
    鄯善老城区旧房改造,修旧如旧,摒弃了水泥、瓷砖,恢复了干旱的西域风貌,经济适用,维族群众也很满意和自豪。
    吐鲁番、鄯善一带维族群众,尝到改革开放、发展旅游的好处,也未受到去年事件的影响,友善好客,主动与外来客人交谈,看不到乌市大巴扎一带那种难以敞开心扉的情绪。由于时间匆促,并且我是只身一人,没有深入到维族村子和家庭,只在沿街匆匆拍了一通。这些图片,从纯摄影角度看,并没有能抓眼球的亮点,但作为一种地域特色的建筑,即有它的形式美,也值得作为历史记录存留。

[ 本帖最后由 荷锄老农 于 2014-7-2 16:43 编辑 ]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4
p.1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4
p.2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4
p.3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5
p.4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5
p.5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5
p.6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6
p.7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6
p.8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7
p.9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7
p.10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7
p.11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8
p.12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8
p.13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9
p.14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9
p.15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49
p.16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50
p.17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50
p.18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6:59
这组图片和短文,都是2010年的原作,这次重发,未作任何改动。
几幅人像,也是征得被摄者同意后拍的。
东疆一带维汉关系一向很好,我和维族同胞交谈,他们对南疆少数人闹疆独搞恐暴,也十分不满。
可是没想到,如今极端宗教也渗透到这一带,也出现了令人痛心和愤慨的事。
作者: 荷锄老农    时间: 2014-7-2 17:00
旧片新发,也是历史的见证,谢谢浏览!
作者: 二月河    时间: 2014-7-2 17:35
好介绍,好构拍。欣赏!
作者: 我心常掸    时间: 2014-7-2 18:44
历史资料的色彩不会因时间的越来越远而减淡,反而愈加浓厚许多。边欣赏边反思~~~~~~~~~
作者: 昆仑铁骑    时间: 2014-7-3 06:12
异地异族村落很漂亮,精彩纪实抓拍构图都很棒,图文并茂的好片。
作者: 休闲人    时间: 2014-7-3 06:22
我们此行没有看到这样的村落和建筑,全是帐篷,不过帐篷搭建起来很方便,适合游牧民生活。我亲眼看到哈萨克人搭建帐篷,一会儿就搭好了!
作者: 成影    时间: 2014-7-3 16:11
有特色,漂亮的房屋建筑!
作者: 风来叶面    时间: 2014-7-3 17:10
古色古香的维族民居,微笑的善良的人们。好拍照。




欢迎光临 影像中国摄影网 (http://www.gophotos.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