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胶片之魂 之徕卡M数码篇

2017-5-24 16:18| 发布者: 影像中国摄影网| 查看: 2540| 评论: 0



 徕卡M系列相机进入数码时代并不算一帆风顺。

 首先,“全世界第一台可换镜头旁轴取景数码相机”的称号被爱普生的R-D1抢先夺走了。“好在”与爱普生合作生产、提供机械和光学部分的确善能(COSINA)的机身部分距离原徕卡M胶片机身实在不在一个时空维度上。徕卡M系列相机的精髓在哪里?联动测距取景器啊!R-D1的联动测距取景器的基线长度短不说,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就能造成黄斑上下错位,这个问题一直到了最后期的R-D1x上也无法解决,所以日本人的数码旁轴梦从R-D1开始,R-D1x宣告完结。


  R-D1对徕卡来说,除了抢占了世界第一台可换镜头旁轴取景数码相机这个名头之外,就像从东瀛吹来一股温柔的清风,对徕卡未来的市场并未造成多大影响。相反,催生了用户对徕卡M系列实现数码化的期待。

终于,2006年徕卡M8诞生了!当时尚在销售生产的胶片M机是M7和MP,M8就接着M7的命名序列直接延续下来,算是新一代的M机了(没有在命名代码上刻意加上Digital字样,不强调胶片还是数码)。

  M8上市时的定位是:为传统徕卡M胶片相机用户提供数码化的延伸,让M镜头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也就是说,主要目标客户是:拥有一台以上徕卡M胶片机身,拥有一枚或数枚以上徕卡M镜头的传统用户。在那个阶段徕卡公司始料未及的是:M胶片相机的用户比徕卡公司认为的那样更保守,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M8的定价比M7和MP的售价贵一倍以上。真正的徕卡用户当时持观望态度的居多,真正下手购买的很少。“数码贬值比胶片相机快啊!”、“胶片相机有收藏价值,数码相机怎么会有收藏价值”?


  然而,摄影数码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以前使用徕卡M胶片相机需要的技术,在M8上至少可以马上看到有没有对上焦。加上时尚圈和娱乐圈的明星效应,在高端的奢侈品市场上自然是越贵的越好,谁在乎你成不成熟,是不是全画幅?所以,有趣的地方来了。徕卡M8的销量一下子就火山喷发似的暴涨,迅速供不应求。而且购买者往往是全新的入门徕卡的用户,并不是已经拥有了徕卡M胶片相机的传统摄影师。全新的M8入门用户肯定也要配镜头呀,得,徕卡M8不够卖也就算了,连锁反应是在那两三年间,全球的徕卡M镜头都缺货(徕卡的产能……唉,说多了都是泪)。

徕卡M8出了银色和黑色镀铬机身两个版本,APS-H画幅柯达CCD传感器(焦距换算系数1.3x)、1000万像素,基本上是当时市场上的正常水平。由于镜头光圈与机身不能联动(M镜头都是实时收缩光圈测光的,所以比全开光圈测光的换算法要准确),但总得让机身“知道”现在安装的是哪支镜头嘛对不对?数码时代机身必须要知道安装了什么镜头,才能把镜头配置文件添加到图像里去进行暗角、畸变的校正。徕卡想了一个比较偏门的办法,就是在镜头卡口环上刻上一组6位编码,用机身卡口内的光学识别器来读取,俗称为6Bi镜头。因此市面上的徕卡M镜头有6Bi的就是2006年在徕卡M8上市后才生产销售的,没有6Bi的就是在此之前的。


  M8的销售算是十分成功。徕卡公司在M8上尝到多年未见的用户和市场暴涨的甜头,这在胶片时代绝对是无法想象的。由此催生的饥饿销售政策、经销商价格炒作,一直也……延续下来。

 M8比较令人诟病的是快门声音,这几乎沦为M胶片相机用户的笑柄。曾经有个传说是可以在音乐会上使用徕卡M胶片相机,因为它的快门声音是如此轻微柔和,不会打扰到观众。但如果拿M8进音乐会,就算不被保安赶出来,旁边的观众也会对你怒目而视……这里面的问题是初期的徕卡M8在设计时有一个瑕疵,在快门组件底部有一个驱动杆是活动部件,伴随着每一次的快门释放动作它都会撞击一次机身的骨架(使用时间足够长之后,会出现快门帘幕碎裂的情况,就是这个瑕疵造成的快门部件金属疲劳),令到徕卡M8快门声音里包含一种特别的金属啸叫声,非常明显。后期的M8锉掉了机身骨架上干涉快门联动杆的部分,但是,改善不大。

在M8成功的基础上,徕卡在2008年推出M8.2,主要改进了超静音快门模块和人造蓝宝石液晶屏玻璃两个项目,黑色镀铬的机身改为会露铜的黑漆涂装。原徕卡M8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另外付费的方式升级为M8.2,当然价钱不菲,单个升级项目大概合人民币6000元……


 2009年,135全画幅旁轴数码相机的时代终于通过徕卡M9来临。别忘了135相机规格是由徕卡创造出来的唷!整体构架上除了换为1800万像素的柯达CCD传感器以外,M9跟M8/M8.2的区别并不大。对了,M9取消了M8/M8.2机身左侧用于显示剩余拍摄张数和电池电量的外置小液晶屏,改由INFO按钮在机背液晶屏上显示。

凭心而论,2006年M8的APS-H画幅1.3x焦距换算系数、1000万像素。到2009年的M9全画幅1800万像素,在当时来讲是达到同期正常水平的,并没有落后于同期日产数码单反相机。类似于M8.2对于M8的升级,就是2011年上市的徕卡M9P和M9的区别了。

  徕卡M9的普通版本分为黑漆版和钢灰色两个版本,并没有银色版。M9P恢复为正常的银色版和黑色版。


2012年M9的简化版M-E上市,涂装是比较特别的德国海军灰,这种颜色常用于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的舰艇和潜艇上。徕卡M-E去掉了不常用到的取景框线切换扳手,算是进一步降低售价的M9的版本。

  跟徕卡M-E同时期发布上市的还有徕卡M-Monochrom,全世界第一台单色相机。虽然仍是柯达的全画幅1800万像素CCD传感器,但徕卡做了一个惊人的创举,就是去除了CCD前面排列的色彩滤镜,让这台相机只能拍摄纯粹的单色影像。非常多的经典徕卡照片都是黑灰白构成的单色影像,由影调构成的影像有时候更能摈弃色彩对视觉上的干扰,让大家更能关注影像本身。而且由于去除了低通滤镜和色彩滤镜,传感器上的每一个像素都能充分感光,相机的高ISO性能和画面的细节更好。以至于当时徕卡推出一支史上最高画质的50mm f/2 AA(APO+ASPH)来配合M-Monochrom的极高解像力。


CCD版本的徕卡M-Monochrom是我用过最喜欢的徕卡M数码相机之一。不单是解决了CCD的高ISO几乎无法使用的问题,而是,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还在有效期内的135规格黑白胶卷能达到M-Monochrom的黑白画质,无论是手工印放,还是电分扫描……

  徕卡M-Monochrom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画质上太过完美。它在设定时将各种彩色的颜色变为对应的灰阶参考了传统黑白胶片的密度,在后期提高反差的话,可以得到非常接近黑白胶卷的影调,然而像素点比同ISO下的胶卷银盐颗粒要细腻得多。通过后期处理,M-Monochrom可以得到充满力量的单色影像,但是……不做后期处理jpeg直出的话,从“细节”和“细腻”两个出发点的考量,照片会比较灰而闷。好多从未接触过传统黑白胶片处理的用户,并不明白真正的黑白影调的处理技术,会以为M-Monochrom“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我是说如果,柯达提供的全画幅CCD传感器并没有出现起泡和脱膜的情况的话,徕卡M9、M9P、M-E、M-Monochrom将会是最完美、最成熟的一代,也是最后一代CCD数码相机。

在M9P上市后,早期的M9在低通滤镜上的镀膜开始起泡和脱膜。如果缩小光圈对着天空拍摄,就会在照片上看到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的水渍状的斑点。后来徕卡官方的声明是:供应商柯达公司生产的CCD传感器前面的低通滤镜(或传感器保护镜,M-Monochrom是无低通滤镜设计)采用了肖特公司提供的镀膜玻璃,而这些镀膜玻璃的镀膜在时间的推移下,会逐渐暴露出瑕疵。凡是出现了这种现象的徕卡相机,都可以免费进行更换或者折价购买新款相机。


  徕卡公司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并没有说出来),后来,这个系列的所有型号相机都需要召回进行更换低通滤镜,包括M-Monchrom。

幸好,徕卡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开发出了M Typ240,也就是后来使用了CMOS影像传感器的徕卡大M。


  CCD时代就此别过。

笔者从来就不是CCD党,也从来不迷信CCD的色彩怎么怎么好。我们只要从技术上对CCD和CMOS进行比较,就知道CCD除了基本上不需要后期进行锐化之外,在发热、高ISO、实时取景、耗电量、制造成本诸多方面,无疑都是CMOS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相机厂商都转为使用CMOS影像传感器以得到更高的画质和更好的相机性能,而全世界最大的CCD供应商……美国柯达公司,几度濒临破产,已经放弃了数码影像市场转向印刷等行业去了。 


  如果徕卡没有与COMSIS合作生产M Typ240的话, 光是处理整个M9系列(M9、M9P、M-E、M-Monochrom)的低通滤镜全球性召回,就能让徕卡破产!

2012年年底发布的徕卡M Typ240是完成度非常高的新一代数码相机。全新设计的构架、菜单界面、电池系统都更加成熟稳定。非要拿来与M9系列进行比较的话,感觉前者相差了一个时代。


M Typ240对M系列来讲,改变是革命性的。首先是240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附带提供实时取景功能和高清视频拍摄性能(当然,没几个人会舍得用徕卡M去拍视频)。这变相降低了联动测距取景器的使用难度,在转接不支持联动的镜头时,便于使用另购的外置电子取景器对焦。它还取消了所有M系列相机上都有的取景框线采光窗,改用LED来对取景框线进行照明(所以可选白色或红色框线)。如果你只有一支徕卡M镜头,那么你也不会需要手动的取景框线切换手柄,所以M Typ240是没有取景框线切换手柄的(装上镜头会自动切换)。以前徕卡M9一块电池拍不了半天,现在大M一块电池能拍一礼拜!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脱胎换骨,跟原来的M9系列没什么直接关系了。


以前的徕卡M电子相机的快门速度转盘是电刷式的,旋转快门速度盘,转盘内嵌的电刷就会触及主板上的不同电路,改变快门速度和曝光模式。电刷是镀金的铜片,理论上经常使用或者在潮湿环境下偶尔会出现接触不良。而徕卡从大M开始,采用非接触式的设计,其实就是在快门速度转盘里内嵌一粒磁钢,这粒磁钢在旋转时就会切割主板上对应感应器的磁场,实现数据转换。这样一来就完全解决使用可靠性的问题。甚至相机底盖的闭合同样是磁性感应而非接触式传感器,这些细节能看出徕卡M Typ240在生产设计上对放弃所谓传统的决心,继续坚持所谓胶片的传统或者CCD的传统,只有死路一条,必须要顺应时代的进步,把相机设计得更加好用,更加容易用好,才是正道。

2014年M Typ240的升级版M-P发布,在M-P之间有“-“符号以便与仍在生产销售的胶片相机MP进行区别。M-P在已经比较完美的M的基础上主要改进了复古的外观(去掉相机正面红色徕卡Logo更显低调)、增加一倍的内存来提高连拍速度和连拍数量、人造蓝宝石液晶屏保护玻璃,装回取景框线切换手柄。



  照例,在2015年,M-P的基础上,新一代使用CMOS影像传感器的M-Monochrom Typ264上市。同样是去除了影像传感器表面的彩色滤镜,作为新一代的单色相机,连名字都懒得换了,仔细看的话,只是增加了Typ 264的代码。我们一般区别新旧版本会说:旧款MM(CCD)或新款MM(CMOS)。

  2105年底,简化掉视频功能和实时取景功能的M Typ 262发布,反正大家都舍不得真正拿徕卡M相机来拍视频,那不如为用户节省掉这部分闲置功能的开支,同时取景框线切换扳手也省略掉了。

如果说M Typ262是纯粹只能用来拍照的照相机(不能拍视频了嘛,这话怎么有点别扭?)2016年M-D Typ262又一次让摄影变得更加纯粹。M-D Typ262可能受到之前徕卡建厂100周年限量版的启发,觉得有用户需要这种连回放照片都不需要的数码相机。完全回归到:拍摄的时候只关注拍摄本身,不回放。这种纯胶片时期才会有的拍摄状态。嗯,我其实蛮想玩玩这台相机的,它会让你对拍摄的照片充满不可预见性和期待感,数码时代已经让摄影失去了这些感觉。


  整体来讲,徕卡M系列的M Typ240、M-P Typ240、M-Monochrom Typ264、M Typ262、M-D Typ262这个系列基本上算是无惊无险没闹出什么乱子。打死徕卡的采购员也不会再犯低通滤镜起泡这种低级而又致命的错误了,据我所知唯一的问题是第一批上市的徕卡M Typ240在安装背带吊环金属桩的时候,机身内的固定螺丝上漏掉了螺丝胶的流程,首批“尝鲜”的用户发生了莫名其妙摔相机的事—相机挂在脖子上好好的固定背带在机身上的金属桩子掉出来了……还好发现及时,立刻就进行了召回和赔偿,影响不是很大(也没有公开)。

  然后,2017年1月18日,好像要发生点什么事情了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与网络,仅作为影友会员研究学习用途,如存在版权等问题请与影像中国摄影网联系告知,将尽快删除存在版权问题文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