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谈中国新闻奖摄影初评:喜忧参半 单幅佳作难寻

2017-5-25 09:57| 发布者: 影像中国摄影网| 查看: 2322| 评论: 0



喜忧参半 不吐不快
 
中国摄影家学会副主席 中国摄协主席 邓维
 
    本次中国新闻奖摄影初评让我喜忧参半。

喜的是:
 
●去年我国摄影记者反映国内重大事件表现优异,作品出色;
 
●在反映国外重大事件时亦有许多佳作,这是要肯定的。
 
忧的是:

●单幅新闻图片的水平差强人意
 
    评选中,对比组照,单幅作品无论是整体表现力还是专业素质难令人满意。要么导演摆布痕迹明显,为唯美而失真,要么新闻事实模棱两可,不知所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见仁见智,我认为摄影记者应有的现场抓拍能力不足,现场判断、现场瞬间、现场影像特点把握能力还应加强。不深入采访,不努力抓拍,漠视新闻真实性原则,任意摆布经营所谓“大片”,许多新入行的年轻摄影记者以为新闻图片就是这么拍的,贻患无穷。
 
●片面强调和生造“视觉冲击力”
 
    评选中,尤其是在组照中,不少作者将自己认为视觉冲击力强的照片,不管重复不重复,一股脑地堆上去,以壮声势。当然,表现力强的片子肯定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未必是那种仅仅有外在形式刺激感官的东西。真正有冲击力、有感染力的,是能打动人心的影像。例如,去年欧洲难民潮初期,西方各国没有真正重视难民的安危,直到两岁的叙利亚小难民溺亡后静静地卧尸海滩的照片刊出后,这一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才促使西方各国转变难民政策。那个静静的画面之所以有那么强烈的震撼力,正因为他无声地呼唤着人类良知。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的,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照片在片面强调“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忽略了这一点。
 
●缺乏对国家发展大局与重要举措的理解把握
 
    在社会变化巨大或调整发展的关键时期,往往是新闻摄影跟进与彰显作用的黄金时期,因为见证进程、纪录历史、报道新闻原本就是新闻摄影的本质。本次评选中有反映“一带一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等等方面的照片,但存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情况,无法反映出我国在历史节点上的现实状况与历史意义。如果平时不关注,不做功课,一问三不知,拍摄时难免脑子积累不够,画面基本都是复制宣传口号。诚然,新闻图片的特征是以小见大,不必贪大求全,但问题是如果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想要见证进程、纪录历史、报道新闻就会很难。改革开放近40年,新闻摄影同步发展,新的时期、新的问题、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做及时跟进的专业探讨,反思和梳理我们的不足与短板,这样才能加强对国家发展大局与发展措施的理解把握。

版权与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与网络,仅作为影友会员研究学习用途,如存在版权等问题请与影像中国摄影网联系告知,将尽快删除存在版权问题文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