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04|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寻人生的起点—我们知青户的人返回当年插队的山村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5-3 21: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光莹然,匆匆一晃就过了44年。我们这些当年只有17-18岁的学生又回到了当年我们插队的小山村:原宝鸡县(现宝鸡市)石坝河公社陈家堡大队丁家堡3队。虽然我们都已是花甲之年了,但是在这里经过的一切却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一生。在这里我们接受了人生的第一课--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学会打柴、做饭、劳动、必须学会面对困难、面对冷漠。但是同时又学到了吃苦、协调和团结。在此以后,我们各自走上人生的历程,但不论我们是上学、当兵、工作....,不论走到哪里,不论碰到多大的困难,插队--这个埋藏在我们心底最深处的经历时时提醒我们,天大的困难比得上插队吗?!!于是我们就把这里的经历当做一把尺子来衡量我们的人生。感谢不平凡的自己!
***这就是当年我的生产队,那棵大槐树下的小院(左边)那座厦房就是我们男知青的家,它居然还在!

3队男知青的房子居然还在.JPG (270.1 KB, 下载次数: 47)

3队男知青的房子居然还在.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30#
发表于 2014-5-7 12:04:2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纪实。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5-6 16:30:23 | 只看该作者
美好的记忆,快乐的相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5-6 14:45:13 | 只看该作者
光阴荏荏、日转星移、那年那月记忆犹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5-6 14:1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风来叶面 于 2014-5-4 19:19 发表
谢谢版主鼓励,在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记忆里,那些上山下乡的经历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堂、宝贵财富。早就应该回去看看,但是,1、我们都有事,总也凑不起来。2、从公路到我们插队的山村有18公里,去年才通了水泥路, ...
通车就方便多了!再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5-5 15:42:45 | 只看该作者
难忘那段岁月,难忘那片热土。“我们虽经磨难却依然恪守纯真,我们从本该遭受遣责的岁月中捕捉到了美好的记忆。”(程虹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5-5 11:56:33 | 只看该作者
嗨哟!!同龄人好感动,俺们都经历过,俺曾经出席过上山下乡省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呢!现在老了已退休三年了风来叶面老师好纪实,终身难忘的好记意,勾起我难忘的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5-4 20:27:38 | 只看该作者
青春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5-4 20:01:27 | 只看该作者
版主也是“老三届”啊?我是高六六级的,回原籍插队两年,班里的同学大都在宝鸡插队。这是一段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看这样的片子,觉得非常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9:1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休闲人 于 2014-5-4 17:57 发表
难忘那个年代,难忘那段历史,难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勾起许多的回忆!当年的楞小伙儿,现在变成了老练沉稳,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我们这些人都老了、、、、再次回到自己曾经的“战斗”过的地方看看,很有 ...
谢谢版主鼓励,在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记忆里,那些上山下乡的经历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堂、宝贵财富。早就应该回去看看,但是,1、我们都有事,总也凑不起来。2、从公路到我们插队的山村有18公里,去年才通了水泥路,车开不上去。现在好了,可以一直开到村子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