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1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徕卡M9试用报告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10-15 03:5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时间:2010-10-05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 废墟

        有朋友说,喜欢Leica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特别不懂相机的,一种是特别懂相机的。这种说法依稀在人们形容劳力士时听说过。但无论这种说法你是否认同,这个品牌在相机领域的地位显然是无法撼动的。




  四年前,徕卡发布了首台旁轴数码相机M8。08年又推出了M8.2。尔今看来,这两台相机仍不失经典,但传感器尺寸上的限制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这让M系列的镜头在数码时代平添了很多局限性。相信这也是很多徕卡用户心中的遗憾。直至M9问世。


  09年09月09日,徕卡M9问世。迄今为止,这款相机依旧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而这款相机完全解放用户手中M系列镜头在焦段上的枷锁。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1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3:56:22 | 只看该作者
  徕卡M9所使用的依旧是柯达所研发的CCD,不同的是,这次使用的是柯达研发的23.9x35.8mm的全画幅尺寸CCD传感器KAF-18500。有效像素为1820万。


  KAF-18500相比于M8系列所使用的传感器而言,有类似,也有改进。

  相似部分,首先,M9同样采用双影像处理器系统。其次,传感器在周边微透镜的设计上与M8的传感器类似,周边微透镜可以提高CCD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传感器边缘部位的影像是光线斜射到影像传感器上形成的,在普通的微型镜片的作用下,这些斜射的光线不能完全与像素点发生作用。而柯达为徕卡所研发的传感器采用了特别的微型镜片结构与徕卡镜头的光学特点结合使用,可使得光线全部均匀地汇聚到传感器影像的边缘,从而很好的改进了如今传感器边缘普遍存在成像问题。)

从左至右M8、M9、S2

  另外,M9也没有使用低通滤镜。低通滤镜会虽然可以消除摩尔纹,但同时也会过滤掉影像中一些精美的细节。所以,M9在设计中和M8相同没有使用滤镜来解决摩尔条纹,而是通过相机对信号进行处理消除摩尔条纹。


  改进部分,徕卡M9所使用的这块CCD影像传感器配备有一个新开发的玻璃罩,该玻璃罩能抑制实际拍摄时光谱中的红外线部分,从而不必安装专门的UV/IR 滤光镜。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16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3:57:51 | 只看该作者

  M9所使用的这块KAF-18500,应该是目前柯达传感器中的顶级配置。对柯达而言研发全画幅CCD,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考虑到徕卡M系列相机的特殊性。M系列相机本身的设计紧凑性,注定了这块CCD相比于普通DSLR的传感器要来得复杂,考虑因素要相对更多。


  除了传感器的改变,其实在外形部分,这款相机的变化不大。徕卡M9延续了徕卡M系列的经典造型,正面粗看之下与胶卷时代的M相机相差无几,直观感觉是M9的机身要比M8来的相对厚实和硕大。相比于胶卷的M6就更为明显,查询了相关参数发觉确实如此。M9尺寸为:139x37x80。M8系列则为:136.60x36.9080.20。这应该是徕卡M系列中个头最大的一款相机了。

M6和M9比较,快门从胶卷时代的1/1000提升到了1/4000
  徕卡M9复古而简洁的设计。相比于主流的DSLR而言更加简单易操作。和M6在既定部分唯一不同的应该是少了左边角的卷片轴吧。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19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3:58:58 | 只看该作者

  机背部分和M8也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由于本身是注重专业拍摄的产品,所以在拍摄模式上就没有了什么太多花里胡哨的点缀。机背部分的按键设计也就不需要太过复杂。简单上手。


  机背部分那块2.5英寸的23万像素的液晶屏,成像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会打击掉不少拍摄信心。所以在习惯后基本不会再看相机背部的那块液晶屏。通过电脑屏幕来看M9的细致程度是令人惊异的。这应该是得益于没有使用低通滤镜和本身徕卡镜头的高质量。


  左上角的取景器使用起来相当便捷。M9同样提供了24+35 mm, 28+90 mm以及50+75 mm三种不同对焦框的机型,习惯了估焦的用户结合徕卡的黄斑对焦后,能更好的实现精确快速对焦。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27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3:59:53 | 只看该作者

  M9的接口只采用了一个USB接口,而续航能力表现一般。存储卡采用SD存储卡,较为敏感,建议如果存储卡在使用M9之前在别的相机上使用过,请先格式化。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30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4:00:54 | 只看该作者

  徕卡M9的感光度为ISO160-ISO2500。可扩展至ISO80。和多数相机厂商相仿,低感基本都是通过拉曲线方式仿真。在动态范围上不及ISO160。ISO800时开始出现噪点,ISO2500时虽然开始出现色彩损失,但并不明显。仍然是可接受的范围。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44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4:01:4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评价这款顶级旁轴相机。画面纯净,色彩丰富,价格昂贵。这些应该是多数人的观点。而除去这些外,个人感觉M9的操作及其方便,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而高感的表现也让人感到非常满意。

徕卡M9 1/30s/ISO160

徕卡M9 1/125s/ISO500

徕卡M9 1/30s/ISO160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46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4:02:41 | 只看该作者
徕卡M9 1/30s/ISO800

徕卡M9 1/60s/ISO160

徕卡M9 1/2s/ISO80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50 编辑 ]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4:04:01 | 只看该作者
徕卡M9 1/30s/ISO160

徕卡M9 1/30s/ISO320

徕卡M9 1/30s/ISO250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53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4:05:18 | 只看该作者
徕卡M9 1/45s/ISO1000

徕卡M9 1/90s/ISO80

徕卡M9 1/90s/ISO80


[ 本帖最后由 儒歌 于 2010-10-15 09:5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