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走进:民风纯朴、人文独特,有600年的-乡村茶馆
看 - 古镇夕阳、土屋斜树 听 - 六百年的茶事
临涣:稀有的乡村茶馆(文/本网文人版版主:海啸)
临涣是位于皖北平原濉溪县境内的一座古镇。小镇不仅是以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而扬名,而且这是一处有着600余年乡村茶馆历史,至今仍传承着农民聚会喝茶习俗的古镇。并不产茶的临涣何以能保持数百年不变的喝茶习俗,让历史的记忆深深烙进乡村茶馆,使之成为一道独特的地域风情?这对爱好摄影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 据当地老人们说,清朝鼎盛时期临涣镇上的茶馆有36家之多。所谓茶馆多为普通平房,桌子、凳子、茶具都极其简朴;茶叶用的是做茶叶弃去的茶梗,即当地人说的“大梗茶”;不过泡茶用的水可有点讲究,是专门从数公里之外的“龙泉”用水车拉来的。当地人相信,常饮此水使人长寿。泡出来的茶水像可乐的颜色,入口香绵且有点甜味。眼下什么东西都涨价,可茶水费没涨价,一壶茶5角钱不变。我发现,现在古镇上的茶馆已经不多了,生意不错,人气较旺的只有“怡心茶楼”、“南阁茶楼”、“江淮茶馆”、“同兴茶馆”等几家。如今的人们也只有来到茶馆才能感受到临涣镇的古韵,摸触到微弱的历史跳动的脉搏……在城镇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习俗在顽强的传承中面临着被时代大潮裹挟而去的威胁。这恐怕也正是我不厌其烦去临涣拍摄乡村茶馆的缘由。我真担心,倘若哪一天乡村茶馆失去独有的地域与历史的韵味,那么临涣还能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每逢赶集的日子,方圆数十里乡村的农民到茶馆喝茶的人特别多,有时连找一个座位都不容易。人们在集市上卖卖农产品,再捎回一些生活日用品,其间到茶馆歇歇脚,泡上一壶茶,抽着大烟袋,喝茶聊天,打牌下棋,听书逗鸟,其乐融融。到临涣拍片次数多了,我和许多老茶客们混了个“脸熟”,他们几乎每天上午往返十多里路到镇上喝茶,为的就是活动活动身子,感受生活中已不可忽缺的这份乐趣。临涣人民风淳朴,热情友善。他们面对镜头一幅熟视无睹的样子,不会躲闪,更不会像许多地方那样伸手要钱,否则免拍。我常常坐下来给他们递上一支烟,和他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他们有时会关切的问起你拍的照片能不能获奖之类让人兴奋的话题。有的人还嘱托把照片寄到茶馆(我当然会讲信誉),因为茶馆老板都认识他们。 在临涣拍片最佳季节是冬季和夏季。冬天寒冷,有的人穿着老式棉衣,戴着有特色的帽子,壶中的开水冒着热气,光影效果较好。夏天炎热,有的人几杯热茶下肚便大汗淋淋,干脆赤膊上阵,让镜头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在临涣乡村茶馆,每一次拍摄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在“熟悉的陌生”中去感悟,每次都能拍到几张自认为还不错的片子。 临涣乡村茶馆是一处“稀有”的民俗图景,令人着迷! 让我们背起相机,随着《影像中国摄影网》和您一起走进:民风纯朴、人文独特的:乡村茶馆 - 临涣!
【采风组织】《影像中国摄影网》摄影创作部。
【采风领队】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影像中国摄影网》版主、职业领队:(待定) 【摄影指导】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合肥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温金涛(网名:在路上) 【技术支持】《莫高影像》工作室
【创作时间】 2015年10月17日- 19日(时间:3天)
【交通工具】 自驾,带车者参团费减半,过路费、油费统付,带车会员请说明。
【报道地址】《影像中国摄影网》安徽省分站。
【采风费用】 合肥报到:580元、临涣自行往返:360元。租车则AA制,领队1人费用大家均摊。
【出发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网站安徽省分站南侧大门(寿春路与蒙城路交口)。 【出发时间】 2015年10月17日:上午6:00整。 【友情提示】
(1)、报名结止时间:2015年10月5日。
(2)、10月17日(星期六)、18日(星期日)、19日(星期一、逢集)
(3)、本行程是专为摄影人而设计,人文独特,谢绝非报名者临时参加。
(4)、住宿:二人标准间、独立卫浴、空调、电视等,部分房间有线网络,最好自带无线网卡。
(5)、三大元的镜头基本都能用上,长焦、中焦为主,有传统相机、黑白胶卷来表现也十分精彩。
(6)、请带上充足的储存设备、储存卡、电池、胶卷等,充电器不要忘记,三角架要带上。 (7)、如特殊情况则取消行程,网站会在本帖后跟帖通知。 (8)、《莫高影像》工作室为每位参团会员免费后期调整作品:5幅,但所调作品要求在本网发帖交流。 (9)、带车和不带车,是否在网站集中同行,请跟帖说明!如果未跟帖报名,则不享受后期调整5幅作品的待遇!
(9)、报名后需经常留意《影像中国摄影网》摄影创作俱乐部及公告栏目相关信息发布。
《影像中国摄影网》创作部
2015年8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