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数码技术日渐成熟,胶片照相机可能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记录了百年沧桑的老式相机,却成了玩家李崧愉收藏、把玩的艺术珍品。记者到李崧愉的家小叙,发现他已经把客厅变成了照相机的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架上,几十台不同年代、不同国籍的相机向客人展现着相机的历史和主人的收藏历程。
藏家李崧愉和他心爱的相机 李崧愉是摄影器材世家出身,对摄影有关的各种“家伙”都了如指掌。在李崧愉的藏品中,有中、德、英等国家多种型号老照相机,他收藏的相机可能不尽是精品,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收藏理念:我的藏品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每个年代最流行的相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机体,它们见证了大众相机发展的历史。
李崧愉认为,收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千万不能心急。收藏相机的来源除了自己家传和二手相机店外,到旧货市场去“淘换”与“捡漏”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一段时期,李崧愉痴迷于中古照相机,常去香港的鸭寮街和尖沙咀香槟大厦“淘捡”,不时有喜出望外的收获。李崧愉认为这两处卖点并没有流于像百老汇那样庸俗,比如在中古相机方面就有几分功力,买少见少的半格相机和135相机这里存货不少。
如何用简易的方法判断相机的价值?李崧愉的经验是:先看品牌,名牌机子只要保存完好,就应该没问题。国产相机最具升值潜力且市场上每年都会露脸的,要属新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大来和七一,还有红旗20和东风相机;其次是看产量,自然是产量越少越值钱;三要看是否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同时最好也要注意相机成色如何。
经典的徕卡M3,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是做工极好的照相机 宝丽来SX-70即拍即出照片的特性吸引了诸多藏家的眼球 玛米亚C22外型敦实可爱,价钱也不贵,是藏家们的好选择 相机已经进入了数码年代,但是李崧愉还是无法放弃用手动老相机制造出来的快乐。李崧愉认为,照相机本身就是光学和机械学的完美结合,要体验真正的摄影乐趣,还是要操控起相机的各个功能,拍摄的时侯才会感觉“过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