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视野取景器、高清拍摄功能以及全天候防水、防寒和防尘功能,让人自然而然的将K7归到中高端单反相机行列。而除了具备顶级设计的“金刚不坏身”,K7在成像系统上采用了1460万有效像素CMOS传感器、高速PRIME II图像引擎和全新的对焦模块,相对于师兄K20D,可说是小有进步。
图为:宾得K7套机
握在手中的宾得K7给笔者一个非常独特的感觉。这源于其130.5×96.5×72.5mm的小巧机身,以及接近1公斤的套机重量,这感受有点像手持一台缩小的K20D或者说是台略重的K200D。在近些年的中高端相机里,这种非同寻常的设计思路还是第一次出现,毕竟在很多初级玩家嫌自己手里的器材不够专业的同时,也有一批发烧友在抱怨专业器材过于笨重。
经过一番把玩,我们发现K7在机身设计以及功能调整方面做得非常专业,甚至令一些售价过万的顶级相机汗颜。今天的文章,我们就照例从K7的外观开始。
·整体外观:小巧+扎实 “专业相机的设计+中档相机的重量+入门相机的大小”是我这几天对宾得K7整体外形的印象。虽然看起来不够威猛,甚至还不如K20D“专业”,但是这个“小铁疙瘩”握在手里却是相当的有分量。并且从相机左下角的“SR”标识上我们看出K7支持宾得独有的CMOS位移机身防抖技术。
图为:宾得K7
图为:宾得K7背面
K7的做工非常的扎实,这个很多被称为“塑料拖鞋”的小单反形成很大的反差。覆盖面积较大的橡胶蒙皮不但增强了握持手感,而且让K7看起来十分专业。相机背面复杂繁多的按键在用熟练之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各种操作,这和低端单反相机易用简单的键位布局完全不同。
3.0英寸、92万 像素VGA液晶屏幕在两年前第一次出现在 索尼A700上时,还是个十足的新鲜玩意儿。但时过境迁,到了2009年,即便是入门级的 佳能500D都用上了这种高清晰LCD,作为专业相机的宾得K7更是没有理由拒绝。

图为:宾得K7侧面
图为:宾得K7上下面
宾得K7在机身背带环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相机的耐用性,简易的皮垫不仅能有效地保护相机不被金属环划伤,而且看起来也很专业。
图为:宾得K7电池
用过K20D的朋友对其续航能力颇为满意,虽然机身变小了很多,但是K7的电池容量却是实实在在的增加了不少。因此在正常拍摄情况下,笔者使用K7拍摄了近350张照片也未见电池容量下降(K7一共可显示3格电)。相信一些专业用户在不开启屏幕,只用肩屏拍摄的情况下,K7完全可以保证1000张以上续航能力。这个成绩在同档次相机中属于中等偏上,当然这也和K7的专业定位相符。
·外观细节:专业+严谨 这几年,宾德一直在推行“全天候单反相机”的概念,虽然不论技术怎么发展,单反都很难像“三防DC”那样既潜水又防摔,但是在宾得去年主打的入门相机K200D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明显的防滴、防溅设计。作为旗舰,K7也必然具备比之前相机更强大的综合防护能力。
图为:宾得K7模式转盘
无论是按键、拨轮、电池仓还是各种接口,宾得K7都做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防水设计。除此之外,在抗寒性能上,宾得K7的特殊设计也能让其在极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虽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K7上的这些防护措施基本起不到什么明显作用,但是对于专业摄影师,一部可以让他放心并能在任何恶劣环境下都能工作的相机是十分必要的。
·由内到外的强——新18-55套头详解 和其他高端相机略有不同,宾得K7发布时提供了一个搭配18-55mm镜头的套机。在很多人眼中“18-55”就是“狗头”的代名词,似乎与K7这样的专业相机有些不搭调。但是此18-55非彼18-55,这次和K7所搭的DA 18-55mm/F3.5-5.6 AL WR是一颗不折不扣的中端镜头。

图为:宾得K7和套头

图为:宾得K7套头细节
6个光圈叶片、附赠的花瓣形遮光罩、自动对焦前镜组不转动、金属镜头卡口,十足的分量……DA 18-55mm/F3.5-5.6 AL WR在做工上完全藐视其他的18-55套头。然而该镜头最大的特点是如K7一般采用了防水设计,这一点从卡口上的密封圈和镜头名字后两位的WR(Water Resist)字母就能看出。
图为:宾得K7套机焦外成像效果
由于采用了独家的smc镀膜技术,DA 18-55mm/F3.5-5.6 AL WR具备宾得镜头独有的德味,在焦外成像上,K7套机也集成了宾得相机如“奶油般散开”的效果。可以说DA 18-55mm/F3.5-5.6 AL WR虽挂着“18-55”的名号,但是却是一只内外兼修的优质镜头。当然,在售价上DA 18-55mm/F3.5-5.6 AL WR也是比其他低端套头要贵不少的。
·K7套机成像能力测试:最强18-55套机
在详细分析了DA 18-55mm/F3.5-5.6 AL WR外观后,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K7套机的解像力到底如何。我们在CBSi中国实验室,测试了K7+DA 18-55mm/F3.5-5.6 AL WR套机广角、长焦端各档光圈的成像分辨率,在最高最优画质下拍摄ISO12233分辨率板,通过HYres软件测试出最后得分。
图为:宾得K7套机广角端各档光圈成像分辨率
图为:宾得K7套机长焦端各档光圈成像分辨率
不出所料,这款 镜头的最佳光圈在F8左右,此时宾得K7+DA 18-55mm/F3.5-5.6 AL WR拥有非常强大的解像能力。而即便是在光圈全开的时候K7套机依然拥有很不错的成像效果。可以说在市售众多18-55镜头中,宾得DA 18-55mm/F3.5-5.6 AL WR拥有最优秀的光学素质。

图为:宾得K7对焦屏
虽然不具备镜身马达,但是K7套机凭借强大的机身马达 驱动能力可以获得异常迅速的对焦过程,上图所标明的就是K7焦点大致分布。除去不经常使用的左右两个对焦点性能稍弱外,K7中间的9个对焦点均拥有相似的性能,以及比K20D强不少的对焦速度。不过虽然已经可以避免K20D经常“拉风箱”的尴尬场面,但是在合焦速度和暗环境下对焦性能上,宾得K7和同档次的 佳能50D以及 尼康D90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电子水平仪+宽动态范围 宾得K7具备非常多的专业功能,而其中比较实用的一个就是电子水平仪功能。K7的电子水平仪不但可以提示拍摄者照片是否水平。还能够对照片进行简单的自动水平补正。下面我们就通过视频来为大家解析电子水平仪功能。
图为:宾得K7水平仪菜单
·动态范围设定
图为:宾得K7动态范围设定菜单
虽然在动态范围方面,单反相对于DC有着传统的优势,但是现在很多单反相机上也都提供了类似于动态范围优化的功能。宾得K7也不例外,它可以对高光区域和阴影区域进行分别的校正和调整,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很实用的。
·专业菜单+7种滤光镜 在宾得K-m上,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数码滤光镜功能,通过这个滤光镜,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后期调整,也可以直接使用某种滤光镜拍摄照片。虽然是专业相机,但是在K7上,这个简单又好用的功能还是得以保留。

图为:宾得K7滤光镜菜单
图为:宾得K7滤光镜菜单
图为:宾得K7滤光镜菜单
图为:宾得K7菜单
宾得K7的菜单非常的强大,几乎我们可以对相机的任何参数进行修改。如上图,我们可以分别设定在各种曝光模式下的电子转盘功能。由于和类似上面菜单的功能调整选项过于繁多,因此限于篇幅,本次K7的评测中就不和大家一一说明了。
·感光度测试:比K20D略有进步 虽然没有换用最新的CMOS,但是K7还是搭载了更加先进的图像处理引擎,因此在控噪方面理论上会有一些进步。在这个环节,我们使用相机的各档ISO拍摄了标准静物台以完成感光度测试。测试过程中,笔者采用了K7套机的程序自动模式、自动白平衡、最优最高画质拍摄,并截取相同区域进行对比。
图为:宾得K7传感器
图为:宾得K7感光度测试截图
如果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即便是在ISO100-ISO200时K7都会出现轻微的画质降低,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ISO400。而当感光度上升到ISO800的时候,宾得K7在照片的暗部开始出现一些杂色,并且在ISO1600时杂色开始明显并伴随有较为严重的颗粒。
K7在ISO3200感光度和ISO6400感光度下已经基本失去了实用价值,照片细节下降严重并且噪点非常的多,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笔者建议大家使用ISO800以下进行拍摄。
·丰富而明显的机内降噪功能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日益发展,现阶段高端相机的机内降噪能力越来越强,以至于达到令人惊讶的效果。而宾得K7也具备非常专业且全面的降噪功能,不知道借助这些功能我们能否让相机的画质更上一层楼。
图为:宾得K7降噪菜单

图为:宾得K7降噪菜单
宾得K7除了可以对较高ISO的 照片进行降噪,还能对长时间曝光的照片进行噪点清除。并且我们还可以设定开始进行降噪的感光度,而相机的默认设置是当感光度高于ISO800时(不包括ISO800)开始进行中等级强度的降噪处理。

图为:宾得K7降噪能力测试截图
通过上面的截图,我们发现在开启降噪后,相机的画质提升非常的明显,并且随着降噪等级的加强,照片上的杂色、噪点、颗粒依次消失。在细节方面,当开启中等和高强度降噪时, 图片的细节会出现轻微的损失。
[ 本帖最后由 天涯任我行 于 2010-4-1 14:4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