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防抖超广角 尼康16-35/f4VR实测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4-11 09: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唯一超广角VR镜头新登场
    泡泡网镜头频道4月11日 摄影从来都不应有太多的规限,说到超广角镜头,又有谁说只能限于拍摄风景?尼康最新推出的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便首次配备了VR 防震,以同类镜头中独有的防震功能,镜头不单可拍摄风景,更可应付光线不足的手持拍摄,用途上可谓更加广泛。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尼康“小三元”初现?
    对于大光圈的变焦镜头,全段恒定f/2.8光圈在规格上当然漂亮,不过伴随的重量却未必是人人可以接受,以佳能为例,一系列恒定f/4.0光圈的变焦镜反而更受一般用家欢迎。在完成了“大三元”(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及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的更新后,尼康似乎亦有意向光圈小一级的“小三元”进军,而首发的正是今次送测的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相比起重量达1000g的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仅有680g的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明显要更为轻巧,举例用于旅游拍摄,整个行程便会轻松得多,至于厂方未来会否陆续推出恒定f/4.0的标准及远摄变焦镜,大家只好拭目以待了。


首支超广角VR镜头
    要为"小三元"打响头炮,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在造工上当然不能马虎,镜头不单在外观上有一定的气势(体积甚至比得上自家的AF- S Zoom-Nikkor 17-35mm f/2.8D IF-ED),镜身亦用上镁合金制造,配合防尘防滴等设计,令镜头无论于可靠及耐用性上都达至专业水准。



镜头变焦时整体长度不变

对焦距离窗设于镜身前端

镜头变焦环设计算是宽阔

支援全时手动对焦

滤镜的口径为77mm

    值得一提的是,镜身虽然于变焦时长度不变,不过前组镜片却会前后移动,要提升镜身的密封性,笔者便建议大家同时加装保护滤镜


防抖效果很出色
    配合顶级的D3s,加上镜头本身采用了环形SWM超声波马达驱动,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的对焦绝对称得上是快而准,其中透过全时手动功能,用家更可随时转动对焦环进行对焦微调,特别对于近距离的特写拍摄便相当有用。作为首支内置防震的超广角镜头,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最受关注的可说是其VR II防抖,以广角端16mm为例,系统4 级的防震理论上便能保持1秒手持的稳定!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为首支配备VR 防震的超广角镜头

VR 功能并未设有如小竹炮2代的Normal及Active模式供用家选择

对焦模式切换及VR开关

备有防尘防水滴设计

采用9片圆形光圈

ISO 200、f/18、1/4s,防抖效果出色

    为了验证一下镜头这方面的实力,笔者便特别以1/4s的快门手持拍摄瀑布。在慢快门之下,流水已化为丝状,而令人惊喜的是,即使是如此低的速度手持拍摄,画面依然相当清晰,可说是打破了已往此类题材必定要配合脚架拍摄的“定律”。

上乘画质
    除了专业的造工与操控,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同样亦重视内涵,镜头于12组17片的设计中,便用上了多达2片ED及3片非球面镜片,其中针对内部反射问题,更采用了尼康引以自豪的Nano Crystal coat纳米涂层技术,用料之足跟定位更高的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可说是不相伯仲。

采用纳米镀膜

色差测试,16mm,ISO 200、f/4.0、1/3s

此图为上图红框处100%截图

暗角测试,16mm、f/4.0

畸变测试,16mm

畸变测试,28mm

畸变测试,35mm

    超广角镜头由于视角比一般镜头要宽,以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为例,广角端的视角便达到107°,当中中央跟边缘的画质难免会有一定的落差,而对于变焦镜头,要同时兼顾两者可谓难上加难。跟大部份同级镜头一样,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广角端于全开光圈下边缘解像便只算一般,幸好收缩1-2级光圈已有明显改善,假如主要用于拍摄风景,影响相信不大。


实拍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随着焦距移向远摄,镜头中央跟边缘表现上的差距明显有所收窄,其中值得一赞的是,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全段色边及眩光的控制都相当理想,画面中光差强烈的射灯亦未有明显的紫边及鬼影问题,唯一是镜头的桶状变形比较明显(16mm),对于建筑拍摄一类对变形要求较严谨的题材,用家便可能需要事后再以软件进行修正。

ISO 200、f/6.3、1/50s

ISO 200、f/4.0、1/60s

ISO 200、f/9.0、1/50s

ISO 200、f/5.6、1/80s
总结
    花上万元购买一支镜头,不难理解用家对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有一定期望。经过一轮测试,正好证明镜头在造工以至质素都达至相当高的水平。当然,部份用家可能觉得f/4.0的光圈不算突出,不过独有的VR防震却为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争回不少分数,随着越来越多用家转用全画幅,相信此镜绝对会不乏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幽谷山人 于 2010-4-11 09: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