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42|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欣赏、评论摄影作品【转载】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2-21 22:4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欣赏摄影作品
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以为,欣赏摄影作品大概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较大众化的
如普通民众看挂历那样,只能说出风景漂亮,妹妹漂亮、颜色鲜、照片清楚之类的评价,其实只要掌握好天气,只要你到了风景点,或者妹妹长得漂亮一些,是较容易拍出好看照片的。拍摄的人也容易产生成就感。难怪一些导师不主张初学者多拍这样的片子。
第二种是摄影爱好者
  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照片的构图、影调、色彩、用光的技巧上。一般说来,他们拍出的照片已开始向艺术摄影方向发展,这些照片有些看头了。
第三种是发烧友
  他们对摄影的执着追求,让人敬佩。他们非常关注摄影器材的选择。如相机、镜头、胶卷、相纸、药水等。因为他们已懂得,摄影作品的质量与器材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切不能唯武器论。
第四种是摄影艺术家
  他们更注重摄影作品构思、思想内涵,拍摄时机与人物神态的把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主题的手法技法、后期制作等等。因此这些大师的作品总是很耐看,越看越有味道了。


一幅照片的好与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
  第一,构图要美,要新颖。一幅好的照片,首先吸引你目光的一定是它的构图。好的构图不会沿袭别人的手法,应该是有个性的、独特的。它所反映的主题应该突出,不呆板。
  第二,对于彩色照片,应该色彩丰富、鲜艳、冷暖搭配得当;而黑白照片则应该对比明显、柔和。
  第三,主题突出。每一幅照片都有它的主题和主体,不是主体的部分都应该虚掉或暗淡下去。背景要干净,不能喧宾夺主,避免包罗万象,什么都照下来,结果什么都没突出。
  第四,要有时代感染力。一幅好的照片出现在你的面前,应该使你感到非常震撼。它不仅反映的画面有时代气息,而且很有独特的个性。
  第五,光源运用恰当。逆光、侧光、顺光、顶光、底光、自然光、反射光等光源,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反映主体和整个画面的内容。一般来讲,一幅好照片,运用逆光和侧光的比较多。除非是纪实性的新闻片或艺术照片,顺光是很难出好效果的。
  第六,照片的层次要丰富、分明。前景、中景、远景都要清晰明朗。
  第七,关于广告片,主题要突出,色彩要鲜明夺目。可以运用夸张、虚构等手法加强号召力。简单明了、幽默、含意丰富、大众化、独特、有个性,这些都是广告片的要素。
  第八,要处理好照片的特殊效果。如黑白效果、油画效果、水彩画效果、版画效果、雕塑效果、条纹效果、水纹效果等等。这样,照片就有了特殊的美术效果。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47:4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点评摄影作品
许多优秀正直的照片评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试图通过分享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来帮助其他的摄影师。很多人文采飞扬能够让他们的评论非常的贴切流畅。可是实际上作评论不一定非要有文学学位才能对提高别人的照片水平给与帮助。关键是要诚实的评价一幅作品。需要知道的是:当你评论一幅作品时,你是在花时间帮助另外一个摄影师。你的意见不是废话。你到这里来是指出该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的。一幅完美的作品属于凤毛麟角。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优秀的作品。完美远远超越优秀。完美意味着不论你再怎样努力,都不能让这幅作品更好了。
  看到一幅作品的第一眼时,注意体会一下你的注意力落到画面的那个角落。这需要一些训练。非常值得训练训练。同时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吸引我的第一注意力的,是不是照片的主体?
2.吸引我眼神的是什么?
3.我的眼睛下一步要看什么?为什么?
4.主体聚焦和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有没有理由要虚焦,在这幅照片里这样做是否有必要?
5.背景聚焦清楚吗?曝光正确吗?如果没有,对这幅作品时有利还是不利?
6.主体和背景的颜色看上去自然吗?如果不自然,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
7.照片看上去很平还是有些(景)深度?真实吗?不真实的话,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
8.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是不是特别吸引人,或者这样构图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总的来说,这样构图对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
9.图片所要表达的或是要冲击的表现出来了吗?
10.照片剪裁的宽些或者紧些有没有帮助?拍摄角度不同会不会有帮助?
11.你的评论能否给原作者一些特别的反馈,帮助他提高作品质量?
  重要的是要注意评论的策略,不要冒犯作者。原因非常简单:你是在对别人的时间,花费的精力和努力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作评论。
因此,作评论的法则是: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更不要因为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淡化了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意见和建议同样是你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努力达成的。与摄影师所付出那部分没有差别。如果摄影师是到这里来学习提高的,他不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对他个人的攻击,相反,他们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经验的学习,是用来提高自己新作水平的经验。
好照片的共同特点有下列几点:

主题明确
照片的主题一定要明确,能从背景跳脱出來。
浓度范围大
要在照片上有很大的浓度范围。
线条有秩序
画面上的线条不能太过零乱,最好是有方向性,或辐射状的排列。值得注意这里的秩序的是视觉上秩序而非概念上的秩序。画面上要能表现出丰富层次的变化。
造形重复
造形的重复
,能使照片富有节奏感。
有立体感
能在照片上表现出立体感。拍出质感要將物体的特殊质感表现出來。
有想像空间
物体的局部能给观者更多的想像空间。
图与地的比例适当
图与地的比例必须适当才不至于显的空洞或过于拥挤。
有光影感
能捕捉光影的变化。反差不能太弱
反差太弱,整个画面的力量就显的不够。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48:4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摄影爱好者在刚刚踏上摄影之路时,面对众多优秀的摄影作品时,不是很清楚如何欣赏它,往往会忽略了作品中隐含的其他内容,学会欣赏是一个摄影者必修的基本功之一,只有学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今天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摄影是一个还原现实事物、景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讲究摄影器材、技法外,更要求摄影者瞬间的感觉。当我们面对不同种类的摄影作品时,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评价?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自然、社会、艺术的美,这样的作品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更能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当然也有一部分如抓拍、纪实类的作品对于构图、光线、角度不做苛刻的要求。面对不同题材、风格的的摄影作品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欣赏它?
由于摄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有它独自的艺术特征,从而决定了它自身的艺术规律,摄影艺术欣赏的要素为:基本造型因素、技术技巧、艺术表现手法、主题思想四个方面。
首先,摄影艺术是通过色彩、影调等来塑造形象。因此,欣赏摄影艺术首先要从构图、用光、影调等能被欣赏者直接感观的基础要素入手,这些要素不光是构成一幅作品的基础,也是欣赏者感受和认知摄影作品的艺术前提。
其次,摄影艺术也是技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一幅优秀作品离不开技术与技巧的应用。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中的摄影作品所采用的拍摄技巧,使画面主体突出、背景虚化,让整个画面更具动感效果,使人身临其境。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摄影知识,一看便知照片拍摄时所运用的拍摄方法,并进行评价和推敲,从更深层次去感受和认识。反之,如果你对于相关摄影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看到照片时,只会感之照片虚实之间的动感效果而忽略了作品中精彩瞬间、人物神态的等内容,而错过了一次学习的宝贵机会。
第三,艺术的表现方法也是欣赏照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摄影家在艺术观、主题的指导下,根据主题创作的需要所运用的不同表现手法。在当今很多商业摄影作品和艺术类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艺术的表现方法,对于欣赏这一类作品,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及个人的艺术修养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从而从作品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主题思想是摄影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是贯穿从构思到完成作品的全过程,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般新闻类题材的主题思想比较明显,风光类的作品有时候主题不是很突出,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实,无论摄影艺术还是摄影作品欣赏都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形成自己独立的创作风格。在我们所看到的众多摄影作品中,我们不必苛求每一张摄影作品都是具有美感的,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感情去欣赏,相信每一张摄影作品总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美丽和感动!
4#
发表于 2011-2-21 23:36:08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感谢问版分享!
5#
发表于 2011-2-22 00:02:33 | 只看该作者
问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教材,学习并收藏!
6#
发表于 2011-2-22 15:29:4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学习教材,认真拜读!
7#
发表于 2011-2-22 19:56:52 | 只看该作者
极好的教材,谢谢问超版!
8#
发表于 2011-2-24 09:35: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分享,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欣赏作品!
9#
发表于 2011-4-8 08:53:12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谢楼主分享!
10#
发表于 2011-4-13 08:45: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