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品尼康D300s+18-200 VR II镜头评测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5-11 15: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尼康发布的新品几乎都是小幅度升级的,除了D300s(报价参数评测图库)和D3000外,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和AF-S 70-200mm f/2.8G ED VR Ⅱ也都是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升级。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

  今天,我们的主角正是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各个品牌中,18-200焦距的镜头都是大变焦比镜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它覆盖的焦距范围大,用途广,满足了很多人“一镜天下”的旅游之便。但是这种大变焦比镜头几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镜筒会在使用久一点后自由滑出,尤其是尼康旧版本的18-200,因为没有设计变焦锁定键,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新版本的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针对旧版本的一些问题做了改进,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改进后的镜头有什么样的特性。


新老版本外观对比

  从外观上看,新旧版本的尼克18-200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在镜头尺寸上,两者的长度和口径都是完全一致。镜头名称的标识、LOGO位置、对焦距离标识窗乃至对焦环和变焦环的宽窄、纹理都一模一样。


左: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右: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

  但是也有一些区别,最明显的就是旧版本的18-200的“VR”字样为红色,而新18-200的“VR”标识是金色。而镜身中部的焦距指示刻度也比旧版本的小圆点更大更明显。当两支镜头变焦到最长焦段时,内镜筒的深处长度也完全一致。


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和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内镜筒的设计、长度一样

  从外观上看,两支镜头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就在于镜头按键的设计。新旧版本都有对焦方式切换键以及防抖开关、模式键。而新版本的这些按键上方还新增了一个LOCK锁定键。很明显,该头可以在18mm端锁定镜头变焦,让我们在携带或者拍摄中不至于出现内镜筒自由滑出的情况。


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和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的按键设计


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和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使用相同型号的遮光罩

  除此之外,两支镜头采用相同的滤镜口径,相同的遮光罩。


变焦设计
  正如前面所述,这只新版本的尼康18-200VRⅡ镜头依然采用了两节镜筒的设计,变焦到最远焦距时镜头长度几乎是原来的两倍。变焦环都位于镜头前端,大约有一指宽,变焦阻尼适中,但是感觉从18mm端200mm端的变焦阻尼略有不均,两只镜头在变焦手感上差不多。



 
新旧版本尼康18-200镜头变焦前后

  旧版本的尼康18-200VR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内镜筒会变得松散,在俯拍或者仰拍或者单间挎机携带时容易导致内镜头在用户无意识的状态下下滑,这样很容易损坏镜头。而新的尼康18-200VRⅡ在镜身中部设计了一个变焦锁定键,在18mm端可以锁定以防止内镜筒滑落。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的变焦锁定键

  因此,在变焦上,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基本就不存在太大问题了。

对焦设计
  尼康18-200VRⅡ的对焦环位于镜头后部,只比变焦环略窄。对焦环的阻尼还不错,由于采用内对焦设计,因此对焦时镜头长度不再发生变化。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的对焦环

  在对焦速度上,此头依然配备宁静超声波马达,不过,在和尼康D300s(报价参数评测图库)使用时,此头的对焦速度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迅速,作为一支使用超声波马达的镜头来说,这样的对焦速度并不能够让人满意。


防抖设计
  新版本的尼康18-200VRⅡ配备了尼康最新的防抖组件,这种VRⅡ减震组件可以提供约4挡的防抖能力。在镜头尾部同样有两个防抖相关的功能键,一个事开关,一个事防抖模式选择键。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的防抖功能键

镜头镀膜
  官方介绍中宣称新的尼康18-200VRⅡ镜头使用了尼康的SIC超级多层镀膜,但是我们在对比中,凭肉眼并没有看到新的镜头和旧版本镜头的区别,至少两支镜头的反光几乎完全一样。


尼康18-200VRⅡ和18-200VR的镜头反光上几乎一样

  而在镜头尾部,两支镜头的卡口处设计也无丝毫差别。


尼康18-200VRⅡ和18-200VR的卡口设计也一样



 
尼康18-200VRⅡ镜头的前端和后端正视图



 
尼康18-200VRⅡ镜头的附件

  事实上,这两支镜头在各种参数上都是完全一致的。新镜头比老镜头略重了5g。


镜组结构
  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的镜组结构依然采用原来的12组16片设计,其中有2片E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也就是说,新镜头在镜组结构和设计上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了SIC超级多层镀膜以求优化镜头的成像质量。


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的镜组结构

MTF曲线
  在官方公布的这支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镜头MTF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在18mm端,这只镜头有着极高的反差和解像力,尤其是解像力上,画面绝大多数部位都能达到0.9-0.95,可以说非常优秀。边缘部分的画质只是在离中心很远的边角上才开始急剧下降。因此可以说,这支镜头在18mm端有着非常优秀的反差和锐度。


 
左:广角端MTF曲线,右:长焦端MTF曲线

  而在200mm端,反差依然不错,中心解像力还能保持较高水平,但是稍微偏离中心后的其他地方解像力就会有明显下降。但是对于一款具有11.1倍的大变焦比镜头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我们还是看看这支镜头的实际成像如何吧。


详细参数:
  物理焦距18-200mm(等效27-300mm)
  最大光圈f/3.5-5.6
  最小光圈f/22-36
  镜组结构:12组16片(ED2枚、非球面3枚)
  视角: 76度-8度
  最近对焦距离:0.5m
  光圈叶片:7枚(圆形光圈)
  滤镜口径:72mm
  镜头尺寸:约77mm×96.5mm
  重量:约565g
  附件:72mm镜头前盖LC-72、镜头后盖LF-1、镜头遮光罩HB-35
  软镜头袋CL-1018



锐度测试
  我们用这支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在和尼康D300s(报价参数评测图库)搭配下,拍摄了ISO 12233分辨率标版。拍摄使用相机的默认设置,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关闭所有降噪、D-lighting和防抖。图片经过软件处理,得到了这支镜头在MTF50下各个焦段的锐度值。


18mm端MTF50锐度值


50mm端MTF50锐度值

  如前面官网公布的MTF曲线一样,这支镜头在18mm端的锐度表现非常均匀,不仅中心和边缘差距不大,中心和边缘在各级光圈下的锐度差距也不大。而且绝对值非常高,已经非常接近标头的表现力。在50mm端时,锐度表现也很不错,中心部分并没有明显下降,但是小光圈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中心和边缘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135mm端MTF50锐度值


200mm端MTF50锐度值

  当变焦到中长焦时,各级光圈的锐度又进一步下降,但是200mm端F5.6和F8的中心锐度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是F8之后的光圈就不那么理想了,这也是这类大变焦比镜头的正常表现。


色彩倾向结果
  当D300s在上述设置下,使用标准色彩风格时,我们拍摄了色彩标板,并用软件进行了读取。得到了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和D300s搭配时的色彩倾向结果。


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色彩倾向

  结果表明,这两者的搭配色彩饱和度高达139.7%,其中,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偏移量都非常大,因此它会更加适合拍摄风景等类照片。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he D300s(报价参数评测图库)在18mm、50mm、135mm和200mm端、各级光圈的样张,并截取了中心和边缘部分来看看在实际拍摄时的锐度和解像力。中心和边缘部分尽量截取画面中处于平行于镜片的同一平面上的位置。18mm端F3.5-5.6中心边缘表现


18mm端中心和边缘截图位置示意


F3.5-5.6中心和边缘截图

  从截图来看,18mm端F3.5的中心就已经有着非常高的锐度和表现力,靠近画面边缘的截图除了由于暗角造成边缘截图略微偏暗之外,最大光圈下的边缘表现也很令人满意。当光圈逐级收小到F4、F5.6时,中心和边缘锐度都进一步提升,整体表现非常好。



 

左F3.5;右:F4


F5.6

18mm端F8-16中心边缘表现
  这里是F8-F16的中心边缘截图。如果和上一页对比,我们会发现F8时的中心锐度已经略有下降。因此,在18mm端,这支尼康18-200VRⅡ的最佳光圈应该是F5.6。


F8-16的中心边缘截图

  随着光圈逐级减小,到F16时中心锐度已经不是那么理想了,但是在F11时,中心和边缘的表现都是可以接受的。



 



左:F8;右:F11  F16

60mm端中心边缘表现


60mm端中心和边缘截图位置示意



 

60mm端各级光圈中心边缘截图

  60mm端,从肉眼看来,除了F4.8和F16两级光圈外,其他各级光圈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中心和边缘的差距也不明显,整体锐度都比较高,而F4.8和F16的锐度表现也是可以接受的。在边缘部分,也没有很明显的紫边和色散。



 

左:F4.8;右:F5.6


 

左:F8;右:F11

F16

135mm端中心边缘表现


135mm中心和边缘截图位置示意  


 

135mm端各级光圈中心边缘截图
  135mm端,F5.6时的中心锐度很不错,但是边缘不太理想,中心和边缘的差距较大。而收小光圈后,中心和边缘的差距缩短。这个焦段的表现虽然不算很优秀,但是在这类镜头里算是非常不错的表现。


 

左:F5.6;右:F8

 

左:F11;右:F16

[ 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 于 2010-5-11 15:0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5:10:48 | 只看该作者
200mm端中心边缘表现


200mm中心和边缘截图位置示意


 

200mm端各级光圈中心边缘截图
  对于用户来说,这支大变焦比镜头在长焦端200mm时的表现最令人关注。让我们欣慰的是,在200mm端,中心和边缘截图的锐度表现还不错,当然,F11-F16两级光圈下的锐度和前面两级光圈有着较明显的下降,但是并没有降到一塌糊涂不能接受的地步,尤其是边缘部分的表现在这张截图上看起来值得表扬。



 

左:F5.6;右:F8



 

左:F11;右:F16


18mm端暗角对比
  刚才的室外风景样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支镜头在各个焦段上都会有一定的暗角,我们特意选择一块光线分布较为均匀的天空进行了对比拍摄。


 

左:F3.5;右:F4



 

左:F5.6;右:F8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除了在F3.5时,四角有比较明显的四角失光之外,F4时的暗角已经非常不明显了,到F5.6之后,暗角已经基本没有。200mm端暗角对比



 

左:F5.6;右:F8



 

左:F11;右:F16

  200mm端在F5.6时的暗角较为明显,收小光圈到F8后,情况也大为改善。因此应该说这支新镜对于暗角的控制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风景摄影中,逆光的场景是经常要面对的,此时镜头对于眩光和鬼影的控制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次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镜头在使用原有的2片E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的基础上,还增加了SIC多层镀膜,那么它在面对逆光的严酷环境下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在一个小树林里拍摄了这支镜头18mm端各级光圈下的逆光表现。




 

左:F3.5;右:F4



 

左:F5.6;右:F8



 

左:F11;右:F16

F22

  我们所面对的是正逆光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中部偏上的位置出现了比较轻微的鬼影,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画面质量。整个画面的对比度、反差都比较好。


样张

F5.6,1/320s,200mm




 

左:F5.6,1/400s,200mm;右:F5.6,1/800s,70mm


F5.6,1/125s,82mm



 

左:F5.6,1/800s,135mm;右:F5.6,1/160s,62mm


F5.6,1/400s,200mm


总结:
  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我们简短的试用了这支镜头。事实上,我们很难单从样张上感受到这支镜头有什么明显提升,至少在成像上,它依然保持着尼康在这个焦段镜头上的一贯特点,兼顾大变焦范围和能够让人接受的画质,表现中规中矩,却也可圈可点。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

  但是新头增加了一个小小的变焦锁定装置,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其变焦环在长时间使用后是否也会有一些小麻烦,变焦锁定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至少让我们在以后的使用中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作为一支经典的“一镜天涯”镜头,旧版本的尼康18-200的性能本身就已经经受了用户的检验,得到了用户的肯定。这一次进行细节上的改进以及新的VR Ⅱ防抖效力的提升,使得这支镜头的实用性能有很大提高,而这些是参数所看不出来的。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Ⅱ+D300s(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

  当然,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就是这支新镜头的价格了,目前,此头市场报价为6000元左右,比旧版本刚上市时的价格还略低,假以时日,相信这支镜头的性价比就会更加突出。


[ 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 于 2010-5-11 15:12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5-12 12:08:56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典的套机,方便、实用!
4#
发表于 2010-5-14 11:18:21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性价比很高的一款机子!
5#
发表于 2010-5-14 16:07:37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的机子!不错的选择!
6#
发表于 2010-5-15 15:19:02 | 只看该作者
好机器,值得拥有!
7#
发表于 2010-5-17 15:56: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好机器,我也想有一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