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9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端数码单反相机评测专题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5-19 16: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ikon D90


       在综合衡量了各款产品的画质表现、功能特性、操作性能和价格因素之后,我们认为Nikon D90的表现最为出色,最终获得了我们的编辑选择奖。

       如果你对数码单反相机的画质以及功能丰富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预算并不太多的话,不到7000元的D90是你很好的选择。它和万元级的产品尼康D300一样拥有本次专题所有产品中最为出色的面质表现。而且作为开创性地第一款引入视频短片录制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还拥有包括实时取景、面部优先对焦等在内的多项富有诱惑力的功能,非常适合那些从普通DC过渡到单反相机,习惯于录制视频短片的用户。另外,如果你家里有婴儿或者小孩子,那么录制短片在很多时候也比照片效果更好,具备视频短片录制功能的D90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虽然D90的塑料机身和其它产品相比稍有不足,但依然不可否认是一款性能优异且性价比突出的产品,无可争议地获得了我们的编辑选择奖。

      除了D90外,机身性能、操控等方面更加出色而且画质优异的尼康D300同样是准专业级用户的好选择,只是将近万元的价格显得不是那么平易近人。奥林巴斯E-3高大明亮的取景器、优异的对焦性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在操控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预算有限,而且专注于摄影,主要关注机身操控、画面质量这些方面的用户,我们则向您推荐佳能的EOS 40D。作为一款上市已经一年的产品,它的市场口碑良好,而且机身价格不到6000元,性价比出色。

FUJIFILM S5 Pro

[/td]
由于采用了尼康AF开口,因此我们在测试中使用了尼康AF-S DX Nikkor 16-85mm f/3.5-5.6G ED VR镜头。

      富士S5 Pro可以说是一款非常特别的产品。说它特别,首先是它在图像传感器上就与众不同。它使用了富士自行开发的Super CCD SR Pro图像传感器,它的像素为六边形,而且采用了蜂窝型的排布方式,与普通图像传感器四边形像素形状,马赛克式的排列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它的像素被分为了S像素和R像素两种,各617万个。其中一个S像素和一个R像素为一组,在曝光时,两种像素接收光信号的时间不同,R像素要短一些,这样就可以保证R像素捕捉到的画面中的高光部分不会过曝,曝光之后通过软件将两种像素上的图像信息合成到一张照片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宽容度,保证在大光比的环境下,高光和暗部都能保留足够多的细节。

[/td]
正面
[/td]
[/td]
背面
[/td]
[/td]
顶部

      S5 Pro的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富士和尼康合作的方式,采用了尼康D200的机身。当然,它的“内涵”和D200完全不同,从图像传感器到菜单都有着天壤之别。另外,富士自己不生产镜头,而是使用尼康的镜头卡口以及镜头,不过这样做也保证了S5 Pro拥有丰富的镜头资源。

[/td]
S5 Pro提供了多种胶片模拟风格供用户选择,不过各选项只是以代号标出,难免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td]
[/td]
结构与众不同的富士SuperCCD SR PRO图像传感器

       虽然S5 Pro是本次专题中“年岁”最大的产品,但得益于D200的良好设计,在机身操控等方面,S5 Pro依旧表现抢眼,各种常规操作都可以通过专门的按键加双拨轮实现,非常方便快捷。另外,它的对焦和测光系统也都继承了D200的设计,和最新的产品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另外,S5 Pro还具备面部识别功能,但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面部优先对焦,而是在回放照片时,如果照片中有正面人脸的话,在放大观看的时候会首先显示人脸部分,用以观察脸部是否准确合焦。当然,由于“年纪”原因,它在一些功能配置方面显得有点过时,例如LCD屏幕只有2.5英寸,也没有如自动除尘等功能,LCD实时取景也被限制在了30秒内。而在使用过程中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它的存储速度比较慢,拍摄一张最大尺寸的JPEG图像都需要3至5秒进行存储,而如果使用RAW格式或者连拍的话,等待的时间实在让人有些难以忍受。

      作为老牌的胶片厂商,富士生产过很多在摄影爱好者中口碑极佳的胶片。为了发挥这一优势,富士在S5 Pro中设计了胶片风格模拟功能,在这项功能中,你可以选择使用富士几种著名胶片的风格:比较中庸,可以适应各种场合的PROVIA;色彩艳丽,适合风景的Velvia;自然柔和的ASTIA以及适合人像的肖像风格。虽然照片风格的选择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只是富士借用了其在胶片领域强大的影响力,能够让很多人回忆起那曾经的胶片时代,更加亲切了些。不过S5 Pro在菜单中对各种风格的描述却只是F1a、F1b这样简单的代号,而不是像我们曾经介绍过的S100FS那样直接给出胶片的名称,多少让初次使用的用户有些摸不着头脑。

      由于图像传感器结构比较特殊,S5 Pro的1200万像素和其它产品相比在细节表现能力上有一些差距,它在分辨率测试中的成绩和其它产品相比不算很高,而通过观察静物台样张我们也认为它的细节表现能力和1200万像素产品应有的表现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也正是因为它图像传感器的特殊结构,当我们在打开动态范围增强设置后,高光部分的层次的确有不小的改善,原来有些过曝的地方展现出了完整的细节。它最高提供了3200的ISO设置,在高ISO下的表现比较令人满意,ISO 1600时画面纯净以及细节保留程度都令人满意。

       富士的数码单反相机因其在成像方面的独到之处,一直深受影楼用户的喜爱,S5 Pro同样是一款有突出特色的产品。不过和其它同等级的产品相比,它的价格实在是贵了一些。

测试结果


[/td]
红线:相机Adobe RGB   黑线:Adobe RGB标准色域   蓝线:相机sRGB    绿线:sRGB标准色域
[/td]
[/td]
相机与Adobe RGB标准比较
[/td]
[/td]
相机与sRGB标准比较

ISO样张
[/td]
[/td]
[/td]
[/td]
[/td]
[/td]
S5 Pro提供了从ISO 100到3200共6档ISO设置。它从ISO 100到400的画质都不错,画面也比较纯净。ISO 800开始噪点数量开始增多,并出现较明显的降噪痕迹。从ISO 1600开始暗部开始出现较多的彩色色斑,细节也有一定的损失。在最高ISO 3200下噪点继续增多,暗部细节有较为明显的损失。不过总体而言,它在高ISO下的表现还算不错,还是具有一定可用性的。

Nikon D90

[/td]
尼康AF-S DX Nikkor 16-85mm f/3.5-5.6G ED VR镜头是一款专为DX画幅(即APS-C画幅)相机设计的镜头,配有超声波驱动马达,对焦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安静。它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焦端范围也不错,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拍摄要求。这支镜头的解析力非常出色,而且做工也很好,值得向第一次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用户推荐。

      尼康D300是本次专题中最为高端的一款产品。在外观上,D300和前代产品D200相比轮廓略有变化但不明显。针对D200用户提及较多的快门线接口盖在多次开合后变得容易脱落、丢失的问题,D300将其改为了和机身一体的胶皮盖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脱落、丢失的问题发生。

      在机身操控方面,D300双拨轮加上模式转盘配合众多功能按键,使得几乎所有的常用操作都可以一步完成。虽然用户在刚上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按键众多而感觉不知所措,但只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十分方便、快捷。

      D300对菜单系统也进行了改进,其中 “优化校准系统”可存储的自定义设置数由D200的一种增多到了9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包括锐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在内的多项参数并分别存储起来,也可以将别人已经调整好的设置载入到相机中使用。加上相机已经内置的标准、鲜艳等4种模式,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照片风格。另外,新加入的焦点微调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遇到镜头焦点偏移,即俗称的跑焦问题时可以自行进行调节。

[/td]
正面
[/td]
[/td]
背面
[/td]
[/td]
顶部

      在配置方面,D300使用了一块1230万有效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同时配备了图像传感器自动除尘功能。D300采用了和尼康顶级机身D3上相似的Multi-CAM 3500DX对焦系统,这也是D300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点。该系统提供了多达51个对焦点,覆盖了画面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配合3D追踪对焦功能,可以轻松准确地对运动物体进行跟踪拍摄。当然,众多的对焦点也让用户在切换对焦点时显得有些费力。另外,D300的51个对焦点中间的15个对焦点为环境适应性更高的十字型对焦点,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感觉这15个对焦点和其它点相比在环境适应性以及对焦速度上都高出一筹。不过我们也对D300将这15个对焦点全部集中在画面的中间区域感到有些疑惑,如果遇到如T台走秀或者体育运动等需要竖拍并使用靠上的对焦点进行拍摄的情况时,D300的对焦能力会有所下降。

      和前作D200相比,D300电池续航能力有明显地提高。在基本不使用闪光灯,使用最精细JPEG格式进行拍摄,并每张拍完后都进行回放观看的情况下D300可以拍摄至少600张的照片,表现令人满意。

      在拍摄文件格式方面,D300同样提供了多种选择。它提供了一般中端产品少见的TIFF格式。而且RAW格式也有压缩、不压缩以及14位、12位数据等多种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4位数据RAW格式下由于数据量较大,最大连拍速度会下降到2.5张/秒。

      在分辨率测试中,D300的表现让我们非常满意,使用最佳JPEG格式时的成绩超过了2500,而如果使用RAW格式拍摄的话,成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样高的分辨率成绩使得D300拍出的照片具备非常出色的细节表现能力。另外,D300在高ISO下的表现同样是本次专题中最为出色的,即便是使用最高的ISO设置,也能得到画质可以接受的照片。

     无论如何,尼康D90都会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产品。在它身上,数码单反相机第一次实现了视频短片录制的功能,而且可以达到720p高清分辨率,实在非常有诱惑力。现在,普通DC相对于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也仅剩下体积了,考虑到数码单反相机在画质、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数码单反相机。

[/td]
D90提供了专门的GPS设备接口,用户通过GPS,可以将拍摄地的位置、海拔高度等信息写入到照片信息中。
[/td]
[/td]
尼康单反相机让我很欣赏的一点就是随即附送LCD屏幕保护盖,可以有效保护屏幕不被弄脏、划伤。

      虽然是第一部能够拍摄短片的产品,但D90拍摄短片的规格可不低。它最高可以拍摄分辨率为720p的高清短片,但每段视频的最长录制时间会限制在5分钟,不过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很多情况下拍视频都是分段拍摄的,这样的长度也完全足够了。如果希望连续录制更长时间的内容,可以将分辨率降为640×424,这样可以连续拍摄20分钟。比较遗憾的一点是,录制短片时不能自动对焦,用户只能使用镜头的手动对焦环手动对焦。从短片的实际效果来看,D90拍摄的720p高清短片比大多数普通DC 640×480短片的效果要好,虽然和1080i高清DV的效果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满足普通家庭用户的需要完全没有问题。另外,D90拍摄出的短片尺寸和DV相比要大许多,每分钟大约需要100M的存储空间,不过考虑到现在大容量SD卡已经几乎是“白菜价”了,8G的高速SDHC卡也仅仅100元出头,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大。

      在外观上,D90的身材比大哥D300要小一些,机身按键尺寸、数量和D300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操作上不像D300那么快捷,不过和价格相近的产品比并没有什么差距。它采用塑料机身,做工很好,虽然没有像D300一样使用铝镁合金机身,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不像D300那样坚固,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塑料机身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D90的LCD屏幕采用了和D300相同的3英寸,92万像素屏幕,效果异常出色,以至于我们几乎不能相信这块屏幕上回放照片的效果,因为在相机上回放的效果在很多时候比计算机上看的效果要好很多。在对焦和测光系统上,D90和前代产品D80相比,没有什么改进,依旧是11点对焦系统以及420点3D矩阵测光系统,不过效果非常出色,和同档次产品相比丝毫不落下风。另外,D90同样具备时下流行的自动除尘和LCD实时取景功能,另外,D90还引入了在小DC上常见的脸部优先对焦功能,这在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非常有用。不过我们认为在使用实时取景功能时操作还不是太人性化,不能调整ISO,一些参数还要借助机顶小屏幕才能完成设置,而且每次回放照片都要先关闭实时取景功能才行,比较繁琐,希望尼康在今后的产品中能够改进。

      尼康D90使用了一块1230万有效像素的CMOS传感器,焦距折算系数为1.5。在画质方面,D90的表现和D300大致相同,无论是分辨率成绩还是高感光度下的表现,都在本次专题中名列前茅。虽然没有机身防抖功能,只能依靠镜头来提供光学防抖,但考虑到它在ISO 6400下也可以接受的画质表现,即便使用的是不带防抖功能的镜头,在弱光环境下的表现也可以让人放心。

      尼康D90实在是一款让人心生好感的产品,虽然在机身材质、操控的便捷性等方面相对于更高端的D300来说有所简化,但它的价格更加平易近人,而且画质表现出色,和D300几乎没有差别,加上曾经是小DC上专利的面部识别以及视频短片录制功能,获得我们的编辑选择奖可谓实至名归。

测试结果


[/td]
红线:相机Adobe RGB   黑线:Adobe RGB标准色域   蓝线:相机sRGB    绿线:sRGB标准色域
[/td]
[/td]
相机与Adobe RGB标准比较
[/td]
[/td]
相机与sRGB标准比较

ISO样张
[/td]
[/td]
[/td]
[/td]
[/td]
[/td]
D90的表现和D300非常相似,从ISO 100到3200的范围内,画面中噪点都比较少,细节也保留得较好。可以说,尼康的两款产品是本次专题介绍的8款产品中高ISO表现最好的。
Nikon D300

[/td]
由于D300没有套装镜头以及为了保证测试的相对公平,我们在测试中采用了和D90相同的AF-S DX Nikkor 16-85mm f/3.5-5.6G ED VR镜头。

      尼康D300是本次专题中最为高端的一款产品。在外观上,D300和前代产品D200相比轮廓略有变化但不明显。针对D200用户提及较多的快门线接口盖在多次开合后变得容易脱落、丢失的问题,D300将其改为了和机身一体的胶皮盖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脱落、丢失的问题发生。

      在机身操控方面,D300双拨轮加上模式转盘配合众多功能按键,使得几乎所有的常用操作都可以一步完成。虽然用户在刚上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按键众多而感觉不知所措,但只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十分方便、快捷。

[/td]
正面
[/td]
[/td]
背面
[/td]
[/td]
顶部

      D300对菜单系统也进行了改进,其中 “优化校准系统”可存储的自定义设置数由D200的一种增多到了9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包括锐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在内的多项参数并分别存储起来,也可以将别人已经调整好的设置载入到相机中使用。加上相机已经内置的标准、鲜艳等4种模式,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照片风格。另外,新加入的焦点微调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遇到镜头焦点偏移,即俗称的跑焦问题时可以自行进行调节。

      在配置方面,D300使用了一块1230万有效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同时配备了图像传感器自动除尘功能。D300采用了和尼康顶级机身D3上相似的Multi-CAM 3500DX对焦系统,这也是D300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点。该系统提供了多达51个对焦点,覆盖了画面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配合3D追踪对焦功能,可以轻松准确地对运动物体进行跟踪拍摄。当然,众多的对焦点也让用户在切换对焦点时显得有些费力。另外,D300的51个对焦点中间的15个对焦点为环境适应性更高的十字型对焦点,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感觉这15个对焦点和其它点相比在环境适应性以及对焦速度上都高出一筹。不过我们也对D300将这15个对焦点全部集中在画面的中间区域感到有些疑惑,如果遇到如T台走秀或者体育运动等需要竖拍并使用靠上的对焦点进行拍摄的情况时,D300的对焦能力会有所下降。

[/td]
D300提供了复合1.3a标准的HDMI接口,可以连接高清电视。
[/td]
[/td]
针对D200用户提及较多的快门线接口盖在多次开合后变得容易脱落、丢失的问题,D300将其改为了和机身一体的胶皮盖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脱落、丢失的问题发生。

      和前作D200相比,D300电池续航能力有明显地提高。在基本不使用闪光灯,使用最精细JPEG格式进行拍摄,并每张拍完后都进行回放观看的情况下D300可以拍摄至少600张的照片,表现令人满意。

      在拍摄文件格式方面,D300同样提供了多种选择。它提供了一般中端产品少见的TIFF格式。而且RAW格式也有压缩、不压缩以及14位、12位数据等多种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4位数据RAW格式下由于数据量较大,最大连拍速度会下降到2.5张/秒。

     在分辨率测试中,D300的表现让我们非常满意,使用最佳JPEG格式时的成绩超过了2500,而如果使用RAW格式拍摄的话,成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样高的分辨率成绩使得D300拍出的照片具备非常出色的细节表现能力。另外,D300在高ISO下的表现同样是本次专题中最为出色的,即便是使用最高的ISO设置,也能得到画质可以接受的照片。

测试结果


[/td]
红线:相机Adobe RGB   黑线:Adobe RGB标准色域   蓝线:相机sRGB    绿线:sRGB标准色域
[/td]
[/td]
相机与Adobe RGB标准比较
[/td]
[/td]
相机与sRGB标准比较

ISO样张
[/td]
[/td]
[/td]
[/td]
[/td]
[/td]
D300在ISO 100-400的范围内,画面纯净,细节丰富,画质非常的好。从ISO 800开始,暗部出现一些软件降噪的痕迹,但对细节的损失并不大,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倒ISO 3200。只有在最高的ISO 6400时,画面噪点才明显增多,而且细节也有明显的损失,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 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 于 2010-5-19 16:1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5-20 00:02:39 | 只看该作者
平民相机,适合俺!
3#
发表于 2010-8-15 09:30:58 | 只看该作者
尼康D90  值得考虑!
4#
发表于 2010-8-16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流离人生 于 2010-8-15 09:30 发表
尼康D90  值得考虑!


大众化的选择~
5#
发表于 2010-8-16 08:48:54 | 只看该作者
画质效果好,性价比高,值得选择!
6#
发表于 2010-8-23 16:24:53 | 只看该作者
对选择相机有很大帮助,学习了!
7#
发表于 2010-8-24 08:42:04 | 只看该作者
价格更加平易近人,而且画质表现出色。
值得拥有的相机!
8#
发表于 2010-9-10 08:54:54 | 只看该作者
画质好,功能丰富,操作性能强,不错的选择!
9#
发表于 2010-9-10 09:08:55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大帮助,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