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少宁
“傩”,这个不常见的汉字,以其神秘、粗犷和新奇,唤起人们无尽的思索和遐想。
古老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蕴育出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安徽省贵池县的乡傩,便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瑰宝。自九七年起,我就开始关注并拍摄这一古老习俗“傩戏”。精美的傩面具、缤纷的纸伞、古朴的舞步、野性的高腔,无不使人置身于幽古、神秘的氛围中,无法跳脱又无法抗拒,使我被深深震撼!
池州傩戏沉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等多个领域,隐藏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令人扼腕的是,受现代文化的冲击,目前傩艺人才严重缺乏,傩戏很难维系下去。或许,再过几年,我们再也看不见这斑斓的傩面具,看不见这空灵玄秘的傩舞。
以手中的相机为武器,记录、抢救、保护中国文化遗产,难道不正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人该做的吗?我真正领会到,只有将摄影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其作品才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生命力。
此后每年春节,我都赶到贵池县的姚街、刘街和梅街村一带,深入了解傩文化。十年来,我拍摄了大量傩戏照片,并做了详尽的文字记录。
通过拍摄傩戏,我深深体会到摄影不只是艺术,而是我们了解人类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而摄影师的焦点应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状态的关注,这是每个摄影家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我眼里,民俗摄影的意义不仅仅是以艺术的手段表现那些精美绝伦的瞬间,更重要的是,记录、保留和延续人类的记忆。我愿通过不断搜索、选择和分析综合,寻找形式美、文化含义深、寓意巧妙的民俗视觉符号,采用独特的拍摄技巧,创造出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视觉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享受,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 本帖最后由 影像中国摄影网 于 2010-2-27 13:4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