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detail.zol.com.cn/picture_index_78/index773343.shtml]

[/url]
使用VR防抖功能
其他:
这两支镜头都是使用尼康的G型镜头接口,也就是说这两支高端镜头都是只能在F5之后的电子相机产品和数码单反产品上才能完全发挥作用。如果你拥有老款的尼康机械相机,不伦是机械之王F3还是保有量惊人的FM2,都只能望头兴叹了。这个对于尼康的老用户来说多少有点打击,想要完美的体现“小竹炮”和“微距小黑”的魅力,只有走进电子时代了。
注: Nikon的改朝换代的技术指标 AF-S可以完全适用的机种,有D2Xs/D1X系列, D200, D80,D100,D70s, D70, F6, F5, F4, F100, F90X, F80, F70。VR性能又仅完全合用于D2Xs/D1X系列, D200, D80,D100,D70s, D70, F6, F5, F100, F80, F65。像机械快门的经典机身如FM2之类的,新“G”系列镜头取消了镜头上的光圈环,仅能由机身上去设定。所以就不再适用了。
MTF50锐度对比:
任何一支[url=http://detail.zol.com.cn/picture_index_78/index773386.shtml]

[/url]
“微距小黑”色板测试
色彩饱和度:
尼康“小竹炮”AF-S VR ED70-200mm f/2.8G(IF) 为117.2%
适马“微距小黑”APO 70-200 F2.8 EX DG Macro为 117.7%
从得到的结果看到,两只镜头在色彩上的表现几乎一致,差距仅仅是0.5%。所谓的适马“色彩浓重”至少从这次测试中没有任何的体现,微乎其微的差别也就忽略不计了。
注:目前数码单反的颜色相比于胶片时代,没有夸张,基本走的是淡雅的路线,这样将会给后期处理留下更多的空间,单从这一点并不能完全区别镜头的优劣程度,只是影像产品特性的一个考察。 看了这么多的有关数据的分析,网友可能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现在来看看使用
尼康D200机身,两支
镜头在70mm 135mm 200mm三个焦端,使用F2.8 F4 F5.6 F8 F11相对应的几个光圈拍摄,在100%原图下截取图像进行相对比测试。
注:同上次测试相同,一共进行了两组选取了两个场景。
中心锐度实拍测试,70mm和135mm使用第一组拍摄的图片截图,200mm使用第二组图片的截图。
边缘锐度的测试,选择的70mm焦端的拍摄第一个场景样张截图。
70mm中心锐度实拍测试:
[url=http://detail.zol.com.cn/picture_index_78/index773431.shtml]

[/url]
边缘锐度上笔者截取的70mm端的边缘,用肉眼观察“微距小黑”的表现并没有和尼康很大距离,和数据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别,这个可能和实验室的灯光和室外光的差异造成的。 已经看了不少的拍摄数据,到底两支
镜头的表现到底如何呢,本着“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我们来看一下拍摄样片。
尼康“小竹炮”AF-S VR ED70-200mm f/2.8G(IF)拍摄样片 适马“微距小黑”APO 70-200 F2.8 EX DG Macro拍摄样片
总评:
在这次的评测过程中,对适马香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威刚科技为本次测评提供的存储装置表示感谢。
从整体上看,适马“微距小黑”APO 70-200 F2.8 EX DG Macro有不俗的素质,除了大光圈和尼康“小竹炮”AF-S VR ED70-200mm f/2.8G(IF)有一定的差距外,其他焦端和光圈条件下几乎没有分别。操作上,适马镜头的操作手感更好,这可能和涂层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尼康的防手抖技术很强悍而且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确实为“小竹炮”增色不少(造价上VR技术会让成本提高的很多),另外脚架接口的设计很有新意,在同级别的产品上是首屈一指的。价格上面适马的优势不言而喻,目前适马APO 70-200 F2.8 EX DG Macro售价为7300RMB,相比于尼康AF-S VR ED70-200mm f/2.8G(IF)12700RMB的报价,绝对是价廉物美的产品。尼康的高端配置,以及精细的做工一样,会是崇尚完美使用感受用户的好选择,究竟是漂亮的“小竹炮”还是实惠的“微距小黑”最终的选择权在您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