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52|回复: 1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夷碧水绕九曲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10-18 16: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经星村入武夷山,折为九曲,到武夷宫前汇于崇溪,盘绕山中约7.5公里,水绕山行,自有风情。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可谓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景。景物恬静幽深,色彩淡雅,每曲自成异境,浅的成滩,深的成潭;游览九曲山水,乘竹筏从星村顺流而下,可览尽山光水色,意趣无穷。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所在,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而得名。溪两岸奇峰怪石林立,每一曲都有奇丽景名、山水画意。乘座古朴竹筏漂流而下,抬头可观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则听溪声,垂手即触清流。至浅滩,浪遏飞舟;过深潭,水平如镜。不仅能领略有惊无险的情趣,而且让人在画中游得无比惬意。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理学家朱熹游览此地后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闻名于世。端坐竹筏,只觉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虎跃龙腾,风骨刚健;有的雄踞一方,威武凛然;有的则直矗云霄,俯瞰群山。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偷懒”,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西南麓,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因其上游流域内原生性植被保存完好,水流清澈,所以水质达国家地面水Ι类标准,且水源充沛,常年不竭,即使枯水季节竹筏也能通行。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真可谓是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景,"山耸千层青翡翠,溪摇万倾碧琉璃"。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灵魂,乘上古朴的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游人可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大自然审美的升华。
  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钱其琛副总理游览武夷山后感慨万千,欣然留下"三峡雄伟壁立,漓江清碧秀丽,武夷山水,两者皆备,尽在其中"的赞叹。



[ 本帖最后由 大陆 于 2011-10-18 16:4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08:19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08:37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08:57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09:22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09:48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10:06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10:27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11:10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6:11:2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