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经过百年风雨洗礼和十年开放磨砺,满洲里市已经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口岸名城。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
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
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