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虎草原西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北与俄罗斯毗邻,东与鄂温克草原山水相依、牧草相连,是呼伦贝尔草原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巴尔虎草原是因到这里驻牧的巴尔虎蒙古部而得名。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他们最早在贝加尔湖一带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3796名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迁驻呼伦贝尔牧区,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人,便称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为“陈巴尔虎”;后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为“新巴尔虎”。
巴尔虎草原曾是成吉思汗的历史舞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几次重要战役均发生在这里。这里又是元王朝最后消亡之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后,元朝残余势力被迫退回蒙古草原,并不时派兵攻袭内地,直到20年后,明朝才在巴尔虎草原将元朝残余势力彻底打败。
清朝时,这里的巴尔虎蒙古人组成巴尔虎八旗兵镇守边疆。他们勇猛善战,为防御沙俄入侵、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巴尔虎草原是呼伦贝尔最好的天然牧场,也是呼伦贝尔天然牧草出口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牧草出口国外或调往全国农牧区。
然而,由于近年来人口激增,自然灾害频繁,草原利用不合理,现在草茂花香的自然景色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如星辰的牛羊,成群结队的打草队伍,以及风沙四起的草牧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