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ikon 1”揭秘(上篇)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11-11 16:4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ikon 1”揭秘(上篇)
       作者: nickwolfe 译  责任编辑: 黑眼圈
  专访“Nikon 1”揭秘(上篇)——耗时5年构筑、以“最佳均衡”为目标的新体系

  原文出处:
  http://dc.watch.impress.co.jp/docs/news/interview/20111109_487716.html

  尼康10月20日上市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Nikon 1”系列,是该公司第一代无反光镜相机(尼康自己称为“镜头更换式高级相机”)。这也是尼康采用F卡口52年以来,头一次采用新卡口技术应用于小型化相机。此次我们就此产品规划过程中的原委、辛劳之处,采访了尼康方面。此次接受我们采访的,从左至右为野岛章先生(负责整体设计指导)、内山重之先生(负责AF部分)、野崎弘刚先生(负责商品化规划)、铃木政央先生(负责开发整体的协调)、守山启二先生(负责镜头相关)、井村好男先生(负责机身设计以及开发)。

  此次产品线包括机身内置电子取景器EVF的Nikon 1 V1、以及镜头/机身颜色有五种选择的Nikon 1 J1两个机种。

  记者:首先想了解一下命名中“1”的由来
  野崎:尼康此前有数码单反D系列和小DC的COOLPIX系列。这次Nikon 1作为一个新领域开辟出来。这是我们进入数码时代后,从零开始审视用户需要所得到的定位。设计也是完全从零开始进行,从零到一的这个过程将引领数码时代,我们取其意将商标定位为1了。

  记者:你们是怎么定位这个新产品线和市场位置的呢?
  野崎:V1和J1作为Nikon 1系列最初的两机种已经投放,我们考虑先从这两机种开始,然后一边听取用户的意见、一边慢慢扩大市场。

  记者:当初怎么构思Nikon 1的呢?
  野崎:其实我们很早以前就一直构想提出这个新价值方案了,Nikon 1的构思则是5年前的2006年。
  铃木:基础研究开始于4年前(2007年),在此之后经历了两年的基础研究、两年的设计,因此这个团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之久了,就是D200推出那会儿成立的。

  记者:一开始进行基础研究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去掉反光镜了的么?
  铃木:最初考虑“做个全新领域的产品”的时候,虽然时不时有提及“无反”这事儿,但一开头的确没有纠结于是不是要搞无反结构。
  野崎:(考虑无反结构)是在M4/3体系发布之前开始的。

  记者:那镜头可更换这事儿,总是一开始就想好了的吧?
  野崎:因为是要提供一种全新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可更换镜头式、不可更换镜头式的结构都进行了研究。最初的时候到底哪个更好,什么都没有决定。

  记者:那你们最初构思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到“光凭数码单反和小DC,将来什么时候肯定要行不通的”呢?
  野崎:那会儿数码单反也好、小DC也罢,都是在高速成长期呢。所以我们根本没意识到它们将来会不行的。数码单反实际上只是把胶片单反的胶片部分换成图像传感器而起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走向下、相机根本没有什么改变的。而与此同时,数码相机开始可以能拍录像了,说明时代还是在改变的。这样的话,当然要考虑用户怎样使用才用着方便,对吧?我们就是这样考虑着开始起步的——从确定用着最好的东西应该是怎么样的开始。因此,与其去考虑将来的数码单反和小DC会变成什么样、不如以一个全新产品的形式进行提案来着好。

  记者:Nikon 1是D系列或COOLPIX系列哪一边的负责人规划的呢?
  野崎:从规划到市场、设计,这次的Nikon 1都是建立的新团队来进行的。新团队里面,从前负责COOLPIX的人和负责数码单反的人都有,以做个新东西为目标而起步,现在也有相当大的规模了呢。

  记者:那D系列和COOLPIX系列有没有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呢?
  铃木:Nikon 1是继D系列和COOLPIX系列之后稿出来的新领域数码相机,当然也不会让D系列、COOLPIX系列的开发停顿或是机种减少的啦。铃木政央先生是负责开发整体协调工作的,他说“一定要让大家能体验一下新Nikon 1系列、然后就能理解其长处了”

  记者:从数码单反移植到Nikon 1的技术都有哪些呢?
  野崎:从结构本身看,已经全部重新设计了,不过AF、AE、AWB这些方面还是单反来的。也就是说对数码单反最好的技术,Nikon 1都要有。除此之外,为了能实现新的表现手段,还要追加一些技术的。

  记者:那么从COOLPIX移植过来的技术有哪些被采用了呢?
  野崎:小型化技术当然是来自COOLPIX的咯。
2#
发表于 2011-11-20 11:54: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转载  感谢分享
3#
发表于 2011-12-1 09:08:26 | 只看该作者
深入了解,感谢分享!
4#
发表于 2011-12-19 10:53:52 | 只看该作者
万分感谢。
5#
发表于 2011-12-19 11:04:56 | 只看该作者
深入了解,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