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创新:在参照中反弹琵琶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1-7 16:0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创新:在参照中反弹琵琶
齐太平
主题词:摄影创新、参照比较、寻找差异性、避免雷同和重复。
内容提要:通过与以往的、他人的摄影作品的参照比较,反映和表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表现过的题材,注重表现别人没有认识到并表现过的事物的某一层面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或者采用有别于前人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方法来拍摄,就能避免雷同和重复,获得创新作品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而雷同和重复则是艺术的大忌和天敌。造成摄影作品雷同和重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作者缺乏艺术创新精神,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拍摄的对象大多是或类似于别人已成功用照相机反映和拍摄过的,而且对事物反映的层面、方位、角度、特征、内在关系以及环境背景、动态变化等方面都没有逾越前人的雷池,在艺术手法又陈陈相因,呈现出视觉的趋同性、恒常性、单一性。
在这里,我们不否认有影展影赛“金牌效应”带来的模仿、迎合评委口味带来的趋同性,但绝大多数人则是在创作中不自觉的与前人的作品“撞车”,造成题材、风格、手法和艺术形象的雷同和重复,因为他们在事前并没有熟读、甚至根本不了解前人已有的类似的作品。我身边有一些影友到黄山进行摄影创作,他们拍摄的迎客松照片,与一位著名的黄山风光摄影家的迎客松照片竟是惊人的相似,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刻意模仿这位摄影大师的作品,而是拍摄对象的同一、方法和角度的雷同(可能是客观地理环境所限定)、表现手法的庸常所致。我倒认为,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熟知、不研究他人已有的反映类似生活对象的成功作品,才使得他们对自己镜头前的生活和对象的反映缺乏一种参照和比较,从而不能有意识地回避雷同和重复,不能目标明确地追求、寻找与这些作品不同凡响的特点,拉开与这些作品的“距离”,增强差异性,减少盲目性带来的意外的“撞车”,真正以创新思维来构建自己的作品。
作为个体存在的摄影创作都是整个摄影创作体系的一分子,任何摄影创作者都不应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有些摄影者看似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实际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或许你敢为天下先时,实则天下人早已为之。因此,我们在摄影创作时,需要把他人相关的作品作为自己预期作品的参照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同”者,是作为一个类的整体存在的特征;“异”者,是作为个体存在的特征。如果一个摄影者的作品只有与他人作品的“同”,而无“异”,也就是雷同和重复,就会失去个体存在的必要。摄影创新,就是要通过这种参照和比较,寻求、发现和表现所能灌注在自己作品中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异”。当你的作品与他人的作品差异性越强,“距离”拉得越大,你的作品就越具有独特性,越具有艺术创新的价值。我们不仅不能雷同、重复他人的作品,也不能雷同、重复自己以往的作品。因而,我们在艺术创新时不仅要以他人的作品作为参照物,也还需要以自己以往的作品作为参照物。
一、从题材方面参照。对于他人已成功用镜头表现过的同类或类似的题材(客观生活和反映对象),除非在艺术上能超越它,赋予它新的意义和美感,否则就是做重复的无用之功。现实生活和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复杂的,是摄影艺术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拓宽视野,把镜头从他人已经成功表现过的对象转移探入到尚未被人发现和触及的领域。不仅新生的事物、突发的事件、独特的生活、奇异的景观、个性化的人物,就是那些隐匿在平凡生活中的不被人注意的意外细节,寓于必然性和常规中的偶然性或异常变化,往往都会给摄影者带来创新的机遇和好运。
二、从反映事物特征和相互关系方面参照。事物在空间是立体的存在,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特征。摄影是二维空间的平面艺术,只能反映事物某一层次、某一侧面、某一方位的特征。从时间上来说,事物在时间延续线上有无数个运动变化的特征,在一般意义上摄影是瞬间艺术,只能截取事物在时间延续线上某一个瞬间的运动变化特征。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上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与周围事物有众多的、变化的密切联系,摄影只能反映事物间的某一视点、方位、距离、某一瞬间的联系。我们在反映某一事物时,要从与他人反映的同类或类似事物的照片的参照中,有意识地回避他人已成功反映过的特征和事物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反映那些他人还没有发现和表现过的特征和事物间的联系,才能出新存异。天安门是许多摄影家先后拍摄过的伟大的题材,有许多成功的照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袁毅平拍摄的《东方红》,不同于那些反映天安门雄伟、庄严、辉煌或与庆典活动相联系的照片,把天安门与日出东方满天霞的广阔天空相联系,磅礴、雄浑、绚丽,表现了如日东升、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灿烂前景。而八十年代乔天富拍摄的《开放》则以新的思维、新的视点,选取普通百姓登上往日只有领袖检阅群众才能登上的天安门城楼自由参观的局部特写,把悬挂在城门之上的伟人画像不仅表现得不完整,而且还呈现在城楼观众的下方,使天安门的形象具有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大胆创新。这些以天安门为拍摄对象的照片,由于作者对事物的特征和外部关系各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反映,互不重复,因而各具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三、从艺术构思和表现方法方面参照。一幅摄影作品,若反映他人已经反映过的同样或类似的客观生活和对象,立意构思和表现方法又陈陈相因,那无疑就是他人作品的翻版。即使反映的是那一事物具有自己独特发现的特征,若艺术手法平庸、落套,反面削弱、以致消解了这一特征,仍然不外乎是一幅似曾相识的照片。显然在同类或类似题材的摄影创新时,要通过与他人相关作品的参照,去“同”求“异”,不能在艺术构思上炒别人的“现饭”,不能在表现方法上守旧、陈陈相因,要采取和运用他人不曾运用过的艺术表现方法,而且这个表现手法还要有助于强化和渲染自己所要反映的事物的那个特征,有助于建构和营造由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生发出来的艺术构思。胡乃昌拍摄的《忆江南》,反映的是他人多次拍摄过的皖南宏村古民居,但作者头脑中不可重复他人的创新观念明确,于是他舍弃人们通常所用的影像与景物准确对应的摄影手法,在后期制作中采用虚实二次放大的技法把皖南古民居及其水中的倒影处理成虚朦的水墨画效果,以创造自己对美丽的江南忆想的幻象和抒发迷恋的情思。因此看来,对于他人多次反映过的事物、或特征表现得不鲜明、不突出的事物,只要表现方法新颖独到,也同样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创新作品。
综上所述,以他人成功的摄影作品作为参照物,“反弹琵琶”,是摄影创新的一种途径。通过阅读摄影书报刊、参观各种影展、点击摄影网站、和影友开展广泛交流等方法,广泛接触、认知、研究他人成功的摄影作品,是非常必要的。

2#
发表于 2012-1-7 16:45:2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的分享,精彩的文章,值得细读!
3#
发表于 2012-1-8 06: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九华光影 的帖子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学习有益
4#
发表于 2012-1-10 11:37:22 | 只看该作者
创新是永恒的话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