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镰”,顾名思义就是祭祀割茅草用的镰刀。据史料记载,杜氏原本姓祁,为尧的后裔,虞时为陶唐氏,夏为御龙氏,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贵池杜氏是其支系,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杜绍先从太平迁居贵池茅坦。当时,茅坦虽然遍地都是茅草芦苇,一片滩涂,但怡然自得的山水,使杜绍先决定定居于此。于是,他带领家人开始了割草、平地的活动。原本杂乱无章的田地山川,在经年累月的“整修”之后,方显现出了青山绿水、适得其所的世外桃源之景致。山水相间,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到了清朝,茅坦杜位居贵池四大姓氏“杜、李、姜、章”之首。后来,为缅怀先祖们坚强的生存毅力和卓绝的创业功绩,杜氏后裔们将当年祖先传下来的7把毛镰刀作为象征物,奉在祠堂里,便有了“祭毛镰”这一活动。这一活动多在每年的腊月廿五举行,成年男子皆参加,并进行一系列祭祀灯舞活动。“祭毛镰”有点类似于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像纳西族与牛,保安族与雪白神马,满族与马神等,这种活动延续了几百年。
带着对这独一无二“祭毛镰”的崇敬和好奇,《影像中国摄影网》会员又一次走进茅坦,感受这独特的民俗活动,并预祝摄影创作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独一无二难得而又独特的民俗摄影题材“祭毛镰”摄影创作活动全体参团会员合影
(左起:三果、我行我摄、深蓝海、金戈、拉普拉斯妖、 白雪、老有才、逗‘你’玩、古木、在路上、幽谷山人、茶杯)
《影像中国摄影网》创作部
2012年1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