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池州傩戏是古老稀有的剧种之一,主要留存于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青阳等地,尤其集中在贵池的梅街、刘街、棠溪等乡村,它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目前,贵池区仍有40多个自然村开展傩事活动,此前,贵池区已被命名为“安徽省傩文化之乡”。
贵池傩戏蕴涵着典型的社祭色彩和宗族色彩,数百年来当地朴实的山民们,以这同样朴实的艺术形式娱神娱人,以这样宗教式歌舞展现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尽展了古老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 贵池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它以戏曲演出的形式出现,娱神娱人,“人神共赏”。贵池傩戏流布在佛教地九华山北麓的贵池县境内方圆百十里偏僻清寂的山区,主要流传在诸湖姜、茅坦杜、唐、元四章,刘街姚、汪、刘、桃坡王、谢、潘、柯、叶、邱、吴,棠溪韩姓,清溪汪、程、杨等十几个大姓宗族中。近些年来发现的贵池傩戏是国内迄今为止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代戏曲。
贵池傩戏有其独特的封闭演出体系,它无职业班社,几乎都是各氏族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亦很少经文人加工,风格古朴粗犷原始蛮赫,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这些珍贵的活化石,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贵池傩戏蕴涵着典型的社祭色彩和宗族色彩,从面具造型、祭仪、剧目内容等方面看,它又深受儒、佛、道三教渗透和影响,其中受佛教影响尤甚。它默默地潜藏深山五百余年,经历了多次历史风雨的洗礼而终未断流干涸,而今又发扬光大,蔚为“中国傩戏之乡”,这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数百年来,朴实的山民们以这种朴实的艺术形式娱神娱人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企望。以古老的傩戏来作为他们思想意识的文化载体,以这种宗教工的浑浑沌沌的歌舞呼号来倾渲慰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贵池傩戏独特的风格和表演,尽展了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
怀着对傩文化的敬仰,《影像中国摄影网》于2012年1月28日,又一次踏上这片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傩文化丰富历史底蕴的土地。。。。。。。
这次傩戏摄影活动网站很重视,知足、老沁、吴悠,三位老师和资深领队悉数参加,在创作和组织中有了质的保证,他们都是拍摄傩戏专题多年,加之网站在这里有着丰厚的人脉资源,相信此次傩戏摄影创作活动一定圆满成功!
参加会员: 白雪、拉普拉斯妖、三果、地瓜、星蓝海、吴悠、老沁、知足、金鹿、李班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