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2 23:04:32
|
只看该作者
两幅作品,差距显而易见:
1.主题突出。摄友片主题诠释的很清楚,两个情侣飘逸的动作,加上缤纷的灯光,很有美感,也有含义,使人得到美的熏陶。个人的照片却是主题不明确,表现的较浅,仅是把迷人的色彩作为主要思想,信息量太多、太杂乱,因此,作品不够深入,显空洞。
2.瞬间把握良好。和摄友在同一地点拍摄,但我们几个等了几分钟,横拍竖拍的扫了一番就此结束,但摄友却是守在哪里,等他认为理想的人物或场景出现,最终收获了这张片子。
3.色彩后期调整完美。摄友一片色彩表现纯正,作为我的片子,相对有很大不足。
几个体会:
1.好照片要有明确而深入的表现手法。如有些名家所言,不仅仅是表现客观的平淡的东西,还要在此以外表现出让别人遐想的东西。因此,经常的学习体会其他优秀摄影家的作品或者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就显相当重要。在拍之前,要想想:我要表现什么?这种表现手法够明确吗?有没有其他渠道或技法增进表现和诠释照片?等等。
2.要会发现,尤其要学会等待。该两张照片说明:不是你的技法特别高明,而是在技法之外的耐心和艺术表现手法要高超,稍微的等待就会获得不一般的作品。许多风光摄影家拍摄的照片尤其能说明这一点,等待一天两天,甚至较长时间的都有,曾经熟悉的地方我为什么拍不出,很大的一种可能就是缺少耐心、缺少更好的表现手段。
3.专注于后期的制作。数码时代,不要轻视了后期制作。许多人说“三分拍,七分做”虽我觉得有点过,但也充分说明了后期的重要性。许多比赛都允许后期作对比度、饱和度等调整,一是考虑到一般的数码呈现本身就带有灰度,得到的照片并不是很透;二是适当的后期加工也使得照片更加出彩,更加满足艺术审美的要求。要不搞绘画的就还是会看不起摄影的,“不就简单的把客观事物作了记录,没什么了不起的”,加上精良的后期制作就会不一样了,能增添你的感受,增强作品表现力。不过,话说回来,有些纪实类的还是要少修饰,一定要忠于实际,但并不排除适当的微调。
开篇之作,如有不妥请版主斧正。
[ 本帖最后由 山水无痕 于 2010-6-22 23: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