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尔桥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加尔河的桥梁,而加尔河则是因为加尔省而得名。加尔河是由许多支流汇集而成,而当中有几条支流被叫做加登(Gardon)。 在奥古斯都全盛时期,当时古尔南边的尼姆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奥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个城镇,公元前19~20年,阿格里巴占有这个城镇及周边地区。当时,城内有许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证城内居民的饮用水得到足量的供应,还必须从尼姆以北50公里外修建渠道,将泉水运送到目的地,加尔桥便是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许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经过周密谨慎的计算和设计,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这就是运用一个简单的地势落差避免了安装、设置压力系统来排除水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和促进水流动的动力。位于地表的一段横渠需跨越加尔河(附近约21公里处),于是加尔桥被建造。它是这输水管道的一部分,当然,也是跨越加德河的通道,供敞蓬双轮马车、行人通行。在尼姆的城墙内,人们仍能见到一个圆形水池。它带有一个沉淀槽以及一系列闸门和出水口。这些设施曾在需要时用于将水引到城市的供水系统。 加尔桥总共有三层,高49米,最长的一层(上层)长度为275米。建筑该桥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岩。 下层:6个拱,142米长,宽6米,高22米。 中间层:11个拱,242米长,宽4米,高20米。 上层:35个拱,275米长,宽3米,高7米。 在第一层有一条道路,在第三层则为输水道,输水道为1.8米(6英呎)深,1.2(4英呎)米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