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里!是灵魂最终的归宿! 阿里!是摄影人的终极梦想-2012.8月走进阿里花絮集中帖

[复制链接]
821#
发表于 2012-8-31 23:54:00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22#
发表于 2012-8-31 23:54:34 | 只看该作者
823#
发表于 2012-8-31 23:58:49 | 只看该作者
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期待老师们带来更多更美的作品!
824#
发表于 2012-9-1 00:00:54 | 只看该作者
祝愿祖国大好河山既留下老师们的靓影,也留下精彩的佳作,问好各位老师!!
825#
发表于 2012-9-1 00:03:42 | 只看该作者
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826#
发表于 2012-9-1 00:06:20 | 只看该作者
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17世纪的时候,古格里面已经有了西方来的传教士,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其实是国王的弟弟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
而建在一座山上的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没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的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最终拿下古格了。
没有修完的原因是因为在修的时候,上面的古格王出了变故。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继夜的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地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
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是,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
不管国王最后的下场怎么样,古格老百姓的结局却都很惨,古格下面的无头藏尸洞就是证明。 但是藏尸洞里的尸体远没有十万之多,而现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恶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确,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问题还是那10万人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但是这些人也都并不是古格后裔。看样子古格的秘密短期内是难以解开了。

827#
发表于 2012-9-1 00:09: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走进阿里见到这片遗迹的人,是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杜奇教授。上世纪30年代,当他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境中的庞大王国遗址群时,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感慨在生存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生命的禁区,居然存在过一个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杜齐教授徜徉在阿里先人留下来的文明之中,在宫殿、寺庙、城堡的遗址间流连忘返,三年之中数进阿里,对古格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调查并没有深入下去。杜齐最后临走的时候,曾经这样预言古格的后来人和古格的未来:“虽然他们要经受艰难困苦,但经过他们的努力,古格有一天终会为世界所知,并成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50年后,考古学家张建林接过他的考古接力棒的。
阿里的古格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国家的重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在年轻考古学家张建林率领下,对古格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当张建林率领着他的考古队员们长途跋涉,强忍着几乎难以承受的高原反应,历尽艰辛来到阿里,重新找到这片遗址时,他们眼里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距离古格亡国已有三个半世纪之久,这座依山而建的王宫,任凭西藏干燥的天气所蒸发,风化加剧。如果仅仅是干燥也就罢了,在雨季的夏天里又时常暴雨如注。就这样年复一年,曾经致密的土质材料变得松脆,一点一点粉碎,纷纷扬扬化作尘埃,断壁残垣一应突显的部位皆被磨损了棱角,昔日的都城正在悄无声息地回归自然。古格遗址的考古和保护工作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
张建林带领着他的队员们,首先进行清理编号工作。编号相对来说简单,只消搬来一块大鹅卵石,在上面写上阿拉伯数字,摆在各处遗址中即可。但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其意义就在于第一次有人来从事这项工作。古格王宫遗址大大小小的殿堂洞窟遍布整座山坡,最后大大小小的殿堂洞窟都被张建林和他的队员们一一走过,并且用工具一一测量过。古格都城遗址总计残存有各类殿堂房屋445座,各类洞窟879孔,碉楼58座,各类佛塔28座,另有塔墙1道, 防卫墙10道,隧道与暗道4条,遗址总面积共达72万平方米。 
1985年首次对古格遗址进行的全面踏勘,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奋,相应地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但当为解决这些新问题第二年重返古格时,考古队却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张建林一行在阿里的考古活动受到了阻挠。受阻原因是阿里地方忽然意识到古格遗址的重要性,从而空前珍视它,张建林手持的自治区有关部门介绍信被认为不够资格,并由札达县公安局出面,监视他们的行动。在等待请示自治区政府回电的日子里,张建林和他的考古队心急如焚,就这样困守了7天。
张建林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大家背上了行李,避开大路,绕山间小道潜往古格。考古人员到达古格后,古格看守人旺堆老人前来干预了,老人已奉了上级严令,劝阻擅自前来的一应人等。老人用汉话说:“我们关系的不错,你们工作的不行。”随后就是漫山遍野的追赶,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拉萨方面的电文到达为止。     
古格考察进行3年后,在北京一招待所36级台阶下的地下室里,张建林和骨干队员仵君魁执笔写出了上下两卷本皇皇考古学巨著《古格故城》。这部巨著的问世,在考古学界所引起的震动和赞誉自不待说,就连江泽民总书记出访美国时,都随身携带了10套该书,作为礼品郑重地赠送给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


828#
发表于 2012-9-1 00:10:21 | 只看该作者
古格王国遗址。。。。。。

829#
发表于 2012-9-1 00:11:03 | 只看该作者
古格王国遗址。。。。。。

830#
发表于 2012-9-1 00:11:26 | 只看该作者
古格王国遗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