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于中国摄影报2012.8.31)
随着摄影队伍不断壮大,各类摄影网站应运而生,为广大影友搭建起了一个个施展才华、交流技艺的缤纷舞台。但走近观看,总感觉还有些许缺憾:雷同多、特色少;发帖多、互动少;板块花样多、成果少。对网站来说,“一哄而上”虽赚人气,但也要防止“一哄而散”。常常浏览摄影网站,笔者有几点感受。
其一,莫让“沙龙”人去楼空。如果把网站看作是个“沙龙”,“主人”的操办和主持必不可少,这样人们才会汇聚一堂,就感兴趣的问题各抒己见。可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摄影网站把“客人”请进门后,却常是群龙无首,影友发了照片,只是“献花”声一片。上网站多是为了交流和提高,自己的作品受到鼓励和赞扬并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多了、过了,久而久之,谁都会感到索然无味。
其二,“伯乐”和“千里马”一个都不能少。摄影网站要敢于和善于当伯乐,通过慧眼发现千里马,通过培养把八百里马、五百里马变成千里马。再进一步,有计划地推介他们的作品;或就商业图库需要的图片,振臂一呼,必会形成“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局面。这比只关注自己的点击率、推销些装备、搞几次采风要好得多。
其三,摄影网站是摄影爱好者最常光临的“根据地”,既然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影友搭建了舞台,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摄影网站可以借鉴“影友沙龙”的做法,侧重某一专题解疑释惑;影友出现了共性的问题,可以像中国摄影报的“讲堂”栏目一样去会诊、点评;还可以借鉴QQ聊天室的方法,让情趣相投的影友在网站开辟专区实时互动交谈;对于好的作品,可以有选择地正式出版一些画册或有偿印发如交流类的月刊、专刊。凡此种种,办网站的心有多大,为影友们搭建的舞台就会有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