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家吴芳纪实作品集《路过》将在第六届文博会上签售
纪实摄影作品集《路过》是我省摄影家吴芳的新作,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250P,23cmX23cm,雅昌印刷,价格198元(精)和186元(平)
签售时间:2012年9月20日上午9:30,签发当日有折扣。
地点:合肥市滨湖新区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合肥第六届文博会现场
也可邮购:详细请发邮件至xawbsyb@163.com,免邮费。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里,没有绚丽的风景,没有奇妙的画面,有的只是真实生活,或悲或喜,或痛或伤。近日,本报著名摄影记者吴芳的纪实摄影作品集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曾经路过,却未必看得见”,这是吴芳纪实摄影作品集封面上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精炼成了他这本作品集的名字——《路过》。
1 直面人生关注普通
《路过》一书有《活着的纪念碑》、《家有植物人》、《毕业季》、《大棚里的夫妻床》、《与煤共舞》、《被冷漠的平民英雄》、《粉尘民工》、《矽肺之痛》、《有种葬礼叫不眠》、《被遗忘的时光》、《夜店里的女孩们》、《青春有悔》、《徽剧后生》等22个图片专题,从抗美援朝老兵、植物人、毕业生、工棚里的民工到见义勇为的英雄,再到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夜店女孩等,吴芳摄影镜头下的人物多为普通人,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他们很普通,也很艰难,但却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对他们,除了心存敬意之外,也表示感谢,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
2 拍什么和怎么拍
德国著名战地记者、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获得者、路透社全球图片总编瑞恩哈德·克劳斯在《路过》的序言中表示:一张好照片既要符合美学观点又要主题清晰易懂,寄情感于拍摄主题从而感动观者。吴芳将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用于对真正好照片的追求。他是一位光影大师,他的视角、感觉和构思都有过人之处,他的作品符合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以摄影的方式记录着中国近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同时,他的作品遵循了人道主义精神,对摄影主题包含深深的关切。
记得6年前的春运,当大多数记者将镜头对准车拥挤、票难买等场景时,吴芳却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跟随父母跋涉在返乡路上的孩子,那组“迁徙的小鸟”一经刊登,令无数读者动容。拍什么怎么拍是新闻摄影的“六字箴言”。吴芳在“拍什么”上有他成熟的、独特的选择标准,形成了关注民生、直面社会的鲜明风格,《路过》中的22个专题,每一组都能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每一组都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对于“怎样拍”吴芳更是运用自如。在用光、构图、色彩、影调等方面,他都能处理得相当有技巧,每一张照片的出炉,都能让读者耳目一新。
3 奔忙的摄影民工
记者仔细阅读了《路过》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吴芳镜头下的每一张图片无疑都倾注了他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而详细的文字则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图片背后的来龙去脉。
吴芳说自己是讲究完美的人,一旦署名,就必须要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对读者负责。正因为如此,这本书的出版他经历了反复斟酌和犹豫,更让他倾尽心血。吴芳说,作为一个摄影师,犹如一个漂泊的江湖人,亦犹如一个奔忙的民工,不同的是,路过这些地方,看到这些人,他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