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性价比标变 新适马17-70/2.8-4 OS评测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3-9 15:2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适马公司在2006年的时候就推出了一支17-70 mm f/2.8-4.5 DC macro镜头,由于具有17mm超广角,而且带有微距功能,焦距范围也很实用,再加上适马一向具有的高性价比,在成像和价格上提供了良好的平衡,因此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这只镜头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而且销售状况也非常好。

    到2009年年底,适马终于将这只广受欢迎的镜头进行了升级。升级版镜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改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适马17-70 mm f/2.8-4.0 DC Macro OS HSM。

适马17-70 mm f/2.8-4.5 DC macro
    从名称上看就可以发现新镜头相比老镜头有了重大改进。HSM超声波马达的植入终于让这只镜头的对焦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尤其是尼康卡口之外的**用户,终于可以一偿心中的遗憾(老版本镜头的尼康卡口有超声波马达)。其次,新镜头加入了OS防抖功能,因此这只镜头在暗光和慢速快门时,手持拍摄的稳定性大为增加。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适马17-70 mm f/2.8-4.0 DC Macro OS HSM
    当然,除此之外,新镜头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也从原来的F4.5增大到F4,很显然,这并不仅仅是参数的改变,镜组结构、镜片使用等也都有所变化。要是我们查看参数的话,还会发现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放大倍率等都有所变化。当然,除了这些参数的提升外,新镜头的价格也跟着有所提升。

本次评测用镜头由适马(香港)有限公司提供,存储卡SanDisk独家提供,特此鸣谢!
    那么这支镜头到底表现如何?蜂鸟网借来这支镜头的佳能卡口和佳能EOS 7D机身一起做了如下测试。
外观
    从外观看,新的适马1770和其前辈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镜身直径增大很多,感觉也更加粗壮。当然,对焦环、变焦环的位置和设计也都大体相同,没有太多变化。除了长胖了一些外,新镜头的体重也有所增加,因此拿在手里感觉很有分量。

适马17-70/2.8-4广角端

适马17-70/2.8-4长焦端
    这只镜头依然采用对焦环位于镜头前端,宽大的变焦环位于其后的设计。对焦环和变焦环都有着良好的操作手感。此镜头采用了两节内镜筒的设计,在长焦端会伸出相当于本身高度1/2的距离。在内镜筒上也有放大倍率刻度尺。

适马17-70/2.8-4的功能键
    在镜身下部还有该头的自动对焦切换键、防抖开关和变焦锁定键,以避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镜筒出现自动滑出等问题。

适马17-70/2.8-4的卡口

适马17-70/2.8-4的前组镜片
    镜头的卡口部分采用金属卡口,使用起来大可放心。
对焦
    在对焦方面,由于使用了HSM超声波马达,这支镜头和EOS 7D搭配时有着安静快速的对焦,很少有对焦迟疑或是拉风箱的情况出现。至于镜头的对焦准确性,佳能的高低端机身都一经配备自动对焦微调功能(最新的EOS 550D也有了自动对焦微调功能,因此对于这些机身的佳能用户来说则完全不用担心镜头是否跑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毕竟这支镜头并不是适马的高端镜头,因此在防尘防潮方面需要多加注意。
镜组结构
    适马17-70/2.8-4这支镜头在镜组结构上也做了较大调整。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新镜头的镜片实用更多,从原来的12组15片增加到了13组17片。变化主要在于镜尾的镜组,因为加入了防抖组件,因此结构相应做了调整。

新旧适马1770镜组结构对比
    在特殊镜片使用上,新镜头比原来多采用了一枚非球面镜,原来的SLD超低色散镜片也升级为ELD极低色散镜片。
MTF曲线
    从官方提供的两只镜头的MTF曲线来看,新镜头在17mm端的反差对比依然保持较高水准,但是边缘解像力没有老版本下降得那么迅速。而70mm端的长焦端比较靠中心的部位有较好锐度,但是极靠边缘的地方下降较快。

新旧适马1770MTF曲线对比
参数对比

名称

适马17-70 mm f/2.8-4.5 DC macro

适马17-70 mm f/2.8-4.0 DC Macro OS HSM

镜组结构

12组15

13组17

特殊镜片

2片非球面、1片SLD玻璃镜片

3片非球面、1片ELD玻璃镜片

光圈叶片

7

7

最小光圈

F22

F22

视角

20°12’-72°24’

20°12’-72°24’

最近对焦距离

20cm

22cm

放大倍率

1:2.3

1:2.7

滤镜口径

72mm

72mm

直径×长度

79mm×82.5mm

79mm×88.9mm

重量

455g

535g


17mm端成像、色散
    我们在实验室用适马17-70/2.8-4 DC OS HSM这支镜头佳能EOS 7D机身搭配拍摄了ISO 12233分辨率标版。拍摄使用最大JPEG、自动白平衡、标准色彩风格、关闭暗角控制和降噪设置,使用ISO 100,自动对焦拍摄。

截图示意
    拍摄结果我们分别截取了画面的中心和边缘查看镜头的中心和边缘成像,并从另外一个截图查看该头的解像力。

适马17-70/2.8-4OS HSM在17mm端成像
锐度和解像力
    从各图前两张截图来看,这支新镜头在17mm端的F2.8时中心锐度较差,和1800万像素的EOS 7D搭配的中心分辨率只有不到1800LW/PH。不过当收小光圈到F4时,锐度大大提高,中心解像力从不到1800LW/PH一下子提升到2400LW/PH左右。F5.6时锐度进一步提升,肉眼看来解像力和F4差不多。
    从F8开始,解像力从2400LW/PH下降到2100LW/PH,锐度和反差也有所下降。不过直到F16时,这只镜头在广角端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
边缘色散
    从中间一张的边缘截图来看,这只新镜头的边缘锐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不过色散并没有消失,但是也不算明显,还能接受。
35mm端成像、色散 
    依然跟17mm端一样截取相同的部位,机身设置不变。

适马17-70/2.8-4OS HSM在35mm端成像
锐度和解像力
    当焦距变为35mm时,我们明显感觉到镜头的解像力大幅度提升。此时最大光圈F3.5的解像力也能达到2200LW/PH左右。而中心和边缘的成像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太大差异。明显能感觉到,35mm的最佳光圈是在F5.6,此时的解像力已经突破2400LW/PH。而F4、F8和F11时的锐度都非常接近,解像力也都在2300LW/PH以上。这样的表现可说非常优秀。
边缘色散
    和17mm端不同,35mm端画面的边缘已经完全看不到色散的迹象,边缘锐度非常高,解像力也很高。
70mm端成像、色散 
    现在我们来看看70mm端的锐度和解像力。依然跟17mm端一样截取相同的部位,机身设置不变。


适马17-70/2.8-4OS HSM在70mm端成像
锐度和解像力
  70mm端的表现和35mm端近似,但是整体比35mm端的成像略低。最大光圈F4时,锐度和反差比收小一级光圈略差,但是解像力能够达到2200LW/PH以上。F5.6和F8的成像差不多,但是仔细分辨还是能觉察到F5.6略占优。F8开始反差有所下降。令人惊讶的是,此时镜头的边缘成像依然惊人的好,锐度相当高。
边缘色散
    和35mm端的情况一样,70mm端的各级光圈下都看不到色散。
    总之,从这三个焦段各级光圈的截图可以看出,适马17-70 OS这只镜头在最佳焦距是在35mm-50mm左右,最佳光圈是F5.6,尽量不要使用最大光圈,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尤其是要避免使用广角端的大光圈。
畸变

17mm

35mm

70mm
    我们分别测试了这支镜头的17mm、35mm和70mm端。17mm端有着比较明显的桶形畸变,而35mm端和70mm端则几乎察觉不到畸变。因此,可以说这支镜头的畸变控制得比较理想。
暗角
    尽管EOS 7D有暗角控制功能,但是我们还是关闭了这一功能,对适马17-70的四角失光现象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虽然各级焦段的最大光圈下都难免会有一定的暗角,但是收小一级光圈后,暗角就能基本消除。
逆光
    我们进行了多次逆光拍摄,很少能够看到逆光下的鬼影和眩光。而下面也是在极端条件下,才勉强看到了一点影子。但是这一点点的鬼影并不影响画质,笔者对其逆光表现还是深感满意。

17mm,F3.5

28mm,F8

50mm,F8

70mm,F8
成像展示
    拍摄使用佳能EOS 7D,机身设置为自动白平衡、最大JPEG、自动对焦、开启暗角控制,高感降噪为标准。

左:38mm,F3.5,1/50s,ISO 200;右:31mm,F8,1/60s,ISO 200。人像拍摄时,面部细节刻画非常清晰,解像力很不错。

28mm,F3.5,1/8s,ISO 400。OS防抖功能使得1/8s的快门速度下也能手持拍摄获得清晰影像。由于有22cm的最近拍摄距离,放大倍率达到1:2.7,因此拍摄一些近摄镜头时也有不错表现。最大光圈带来的焦外虚化也还令人满意。

42mm,F3.5,1/125s,ISO 100。此图最想说明的是左侧老人脸部细节的描写非常深刻,胡子、皱纹……质感非常强烈

左:50mm,F4,1/800s,ISO 100;右:17mm,F5,1/640s,ISO 100。在广角的高反差边缘并没有查看到明显色散或紫边现象,表现令人满意。

70mm,F4,1/160s,ISO 200
    17-70的焦距范围非常实用,从建筑、人像到特写,这支镜头都能对付。色彩很艳丽,对比反差也非常好,而且画面中没有出现偏黄的现象。解像力非常高,层次过度也很不错。
2#
发表于 2010-8-16 16:39:5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3#
发表于 2010-8-23 09:08: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镜头,值得拥有!
4#
发表于 2010-8-28 08:58:15 | 只看该作者
成像优,高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5#
发表于 2010-8-29 09:16:37 | 只看该作者
看评测,学习拍摄技巧!
6#
发表于 2010-9-2 08:57:48 | 只看该作者
好镜头,可以考虑!
7#
发表于 2010-9-5 10:40:52 | 只看该作者
再次研究一下,汲取营养!充实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