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周刊(http://www.chinaweekly.cn/)是团中央主管的主流新闻杂志,推崇独家的报道、独到的视野、独立的观点和独特的报道风格,强调原创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力推视觉元素的思想性、故事性和艺术性。通过文字或影像的深刻表达,讲述一个个体(人或组织)在时代背景下的命运和生活状态。
杂志长期向社会征集两类纪实影像。
一类是“中国影像”故事组照,其要求和特点是:
1、它通过一组图片来讲述一个主题,而不是单张图片;
2、它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或历史流变,而不是国际图片;
3、它是纪实类图片,而不是艺术类、风光类图片;
4、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而不是同类的多个故事的叠加;
5、它讲述的是一个具体的故事,而不是抽象或表面化的现象;
6、它配有一篇大致几百字的文字,而不是简单的图说;
(关于“具体的故事”的释义,以北京胡同拆迁的主题来举例,本栏目推崇的操作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接优先级排序:①反映X胡同X院X家的一个人物,他见证的院落变迁、被拆迁改变的生活;②反映X胡同X院X家,一个家庭在胡同拆迁中的遭遇或者被改变的生活;③反映X胡同X院,一个院落里的几个邻居,在拆迁中的遭遇或者被改变的生活;④ 反映X胡同,一个街巷的变迁史及居民被改变的生活。
本栏目不推崇的操作手法有:①将整个北京胡同拆迁现场的若干影像,组织在一起。这反映的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个体的命运,也不是具体的故事,也缺少人的情感因素。②将整个北京胡同被拆的若干个家庭或人的影像,组织在一起。这样虽有了人的情感因素,但反映的仍只是一种现象,不是一个具体的故事。
本栏目认为,拍摄的切入点愈小,拍摄对象愈具体,就愈是生动的,也是愈能触动读者神经的。)
第二类是“我拍中国”纪实类单张图片,其要求和特点是:
1、它是单张图片,而不是一组照片;
2、它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而不是国际图片;
3、它是纪实类图片,而不是艺术类、风光类图片;
4、它是生活瞬间的生动捕捉,而不是人为摆拍;
5、它必须有味道,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总能触动人的一种情绪,让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而不是寡然无味如同嚼蜡;
6、它是开放的,而不是限定于专业的摄影者或专业的摄影器材。
说明:
以上要求只是针对杂志定位及栏目特点而设计,并非对其他摄影方式的不认同。
欢迎各位网友踊跃供稿、推荐佳作或沟通拍摄题材,一旦刊用,稿费从优。
请勿提供已在其他媒体刊登或已在网上广泛流传的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