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5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秋将至,又是摄影好季节,相关秋色摄影景点介绍:中国最美的画里乡村婺源(二)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9-19 12: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位于赣东北,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其中就有婺源。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祖籍地!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

        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婺源在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县一样,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徽州有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直观的标本,不仅是旅游和经济资源,而且也能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自古以来,婺源就是礼仪之邦,民风俭朴,讲究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的“三不”礼节;与人交往,诚售为上;与人交谈,书往往来,对人尊呼,对已谦称;入私塾学馆,尊师为父。

        婺源的经济作物中历来以茶叶为主,所生产的绿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旧有“祁红婺绿”之称。祁红,是指安徽祁红的红茶,婺绿则是婺源的绿茶。婺源自古即为徽饶古道必经之地。周边有著名旅游景区庐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鄱阳湖、千岛湖等,涵盖了“名山、名水、名镇、名村”四大看点,景婺黄(常)两条高速公路2006年11月已建成通车,婺源周边1个小时内有三个机场(黄山-景德镇-衢州),1个半小时可以到达周边名山、名水、名镇,5个小时内可达武汉、上海、杭州等周边所有名城,武汉至婺源的公路交通已实现全程高速,婺源被旅游界称为“中国旅游精品线路上的明珠”,是江西对外开放与发达地区对接的前沿和精品花园。

         婺源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在凡地名的由来,或因地形状,或袭方位,或取画情诗意,或纪念名人,或托兆仙迹。一地的得名,又与该地的文化、知识、风情、习俗有关,犹如生活在为婴儿取名。

         计较者,往往挖空心思,既有祝福,又寄于期望,如此等等。婺源是千年古县,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大,文化底蕴渊厚,因而取地名或雅或俗,颇为考究。
2#
发表于 2010-9-19 12:09: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介绍精彩,对要去婺源的影友来说,非常有帮助!让我们对那里更多了几分了解!
3#
发表于 2010-9-19 12:27: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介绍精彩
4#
发表于 2010-9-19 13:10:02 | 只看该作者
摄影人苦命,既要吃苦,还要花钱,还要买这些所谓“门票”。
5#
发表于 2010-9-19 13:27:12 | 只看该作者
婺源好地方,再苦也要多去去
6#
发表于 2010-9-30 09:34:04 | 只看该作者
金秋婺源,风光秀丽,别有韵味,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7#
发表于 2010-10-5 09:36:19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婺源,摄影的好去处!
8#
发表于 2010-10-8 10:56:25 | 只看该作者
摄影人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9#
发表于 2010-10-9 01:05:41 | 只看该作者
对皖南之旅有帮助,认真研读!
10#
发表于 2010-10-15 09:38:56 | 只看该作者
画里乡村,出好片片的地方,值得一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