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6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在路上”作品【 印记 - 初识老茶馆(一)】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7-9 15: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和在路上因摄影而结缘多年,也非常喜欢他的摄影作品,钦佩他对摄影的那一份挚爱。最近,反复点击他的【初识老茶馆】欣赏,想说两句吧又恐有为好友吹捧之嫌。不说吧又觉得对不起这组作品。左思右想觉得还是要抛开杂念,凭心而论说一说读后感。

      我觉得作品有五好:(一)环境交代得好。作品中老房子的框架结构,文革期间的毛主席像、语录,川蜀风格的竹椅、桌子、茶具。。。。。。。构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氛围,是“老茶馆”独有的表达元素。(二)人物刻画得好。既然是环境人物纪实作品,环境有了,关键就看人物刻画了。作者很注意选择典型人物,用长焦抓拍了几位老茶客非常有特色的坐姿和抽烟的表情瞬间,达到了“近摄其神”的效果,为组照提了神。(三)镜头运用得好。作者深谙摄影语言之妙,善于运用侧逆光表现环境和人物,或广角表现全景、中景,或长焦抓拍局部和人物,或用前景来延伸空间,镜头变化有节奏,视觉效果有张力。(四)虚实处理得好。有的照片既有坐着喝茶的静静的茶客,又有行走在茶馆里虚动的人影。虚实对比的处理,是摄影功力的体现,又增加了环境里的动感,活跃了画面,激活了空间感。(五)内涵表达得好。环境也好、人物也好、光影也好、镜头也好。。。。都是为了表达作品的内涵思想,这组作品做到了。

      我从组照中悟到:老茶馆承载着成都人世代传承的喝茶习俗,无论特殊年代给他烙上多深的痕迹,斗转星移,人们追求轻松自由、淡定从容的生活状态没有变,在追名逐利的当下世俗中,这种追求也足以抵挡一切侵蚀老茶馆的诱惑,因为扎根于民间的茶文化实质上是草根化的人本文化,只要社会上还有草根,这种文化就有顽强的生命!

      这组作品还给人以启示,摄影纪实作品并不等于自然主义的作品,好的纪实作品必须有摄影语言,在纪实中审美,在审美中纪实。


作品展示:


28#
发表于 2011-10-13 23:25:03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值得学习..............
27#
发表于 2011-8-21 05:04: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范文!!点评得精彩,让我们明白了好在哪里!!
26#
发表于 2011-7-11 17:17:52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文字 精典的作品 让人受益
25#
发表于 2011-7-11 09:15:0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作品还有第“六”好,版主解剖入木三分,受众得益醍醐灌顶。
24#
发表于 2011-7-11 06:33:30 | 只看该作者
海啸版给我们上课讲的透彻 五点分析的细致 我们听课受益非浅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9:03: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鼓励。。。。。。。。。。。。。。
22#
发表于 2011-7-10 07:2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海啸 的帖子

评述精彩,从中能悟出许多道道
21#
发表于 2011-7-9 20:00:37 | 只看该作者
作品的觧读深刻,让学生受益颇多,仿佛又回到教室聆听老师的讲授,享受了!
20#
发表于 2011-7-9 18:50:06 | 只看该作者
作品耐看 作者功力深厚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