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纳米水晶镀膜 尼康全幅镜头24-70mm测试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11-12 11:3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注定是数码单反市场最不平静的一年。几个大品牌新品发布之后,尼康又重磅出击发布了一系列夺目新品,其中包括尼康第一台数码单反全画幅相机D3以及中端数码单反D300,同时,还发布了5款高品质镜头。分别为AF-S Nikkor 14-24mm F2.8 G ED,AF-S Nikkor 24-70mm F2.8 G ED,AF-S Nikkor 400mm f/2.8G ED VR,AF-S Nikkor 500mm f/4G ED VR、AF-S Nikkor 600mm f/4G ED VR。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24-70mm/2.8这支镜头了,这是尼康近年来首次更新了全幅面的标准变焦镜头。此前尼康一直将镜头研发的精力花费在DX以及部分全幅面长焦镜头的数码化和VR化上,伴随着D3这台尼康首款数码单反的诞生,也给镜头更新带来了新的契机,相信之后尼康会逐渐将现有的定焦镜头阵营作进一步的数码化更新。
  很多用户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24-70mm/2.8没有搭载VR防抖功能呢,根据我们的理解由于24-70mm/2.8是面向较高端的专业用户,而这类用户往往在工作中都会使用三脚架来进行辅助拍摄,所以VR对他们来说作用并不是太大,减少了防抖模块重量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成像质量也可以得到更加稳定的表现。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这款镜头的标识上看到尼康几乎将所有现有的镜头技术使用在了它的上面,纳米钻石镀膜、无光圈镜头、超声波马达、内对焦等等。都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技术,同时也预示着尼康将大量使用其特有的NANO纳米镀膜技术。
  尼康 24-70mm/2.8 主要参数
  镜头结构 11 组 15 片(3 个 ED 镜片, 3 个非球面镜片和 1 个纳米结晶涂层)

  视角 135mm格式:84° - 34°20’DX:61° - 22°50’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8 m (于全部焦距)

  放大倍率 1/3.7

  滤光镜尺寸 77mm
  直径x长度  约 83 x 133 mm

  重量(大约) 约 900 g
24-70mm主要特性
  AF-S尼克尔24-70mm f/2.8G ED 是标准的 2.9倍变焦镜头,它在中等远摄对焦范围内具有非常实用的宽角,从而使其具有极佳的通用性,从紧凑的肖像拍摄到宽阔的场景拍摄都可据此进行调整。尼康独有的高性能变焦镜头系统,具有 f/2.8 的高光圈值和14 mm ~ 200 mm 的对焦范围。
  ·所有焦距的最大固定光圈是 f/2.8
  ·改进了光学计算公式,使锐度、对比度和色彩的表现更出色,带来全面提升的图像。
  ·ED(超低色散)镜片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色差,能产生优美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即使是在最宽光圈值,非球面镜头(包括大直径 PGM 元件)也能消除各种色差。
  ·纳米结晶涂层可以消除内部镜头元件的反射,从而有效降低重影和光晕。
  ·尼康高性能超级镀膜能产生优越的色彩再现效果,同时会降低重影和光晕。
  ·IF(内部对焦)对焦时不会改变镜筒的长度。
  ·尼康特有的宁静波动马达,可使自动对焦既快速又安静。
  ·圆形光圈(9 个叶片)使离焦景物看起来更加自然。
  ·35-50 mm 焦距时,最近对焦距离为 0. 38 m/1.2 ft.
  ·滤光镜配件尺寸为 77 mm
  ·即使在 AF 伺服操作下,M/A 模式也允许直接从自动对焦转换到手动对焦,而且几乎没有时滞。
  ·专用花瓣形镜头遮光罩可有效降低散射光
  ·镜筒把持舒适,并加入了防滑设计;变焦和对焦环可提供平稳的操作
  ·按照尼康专业 D-SLR 标准设计,可有效防尘和防潮
外观赏析
  从AFS70-200/2.8VR(俗称:小竹炮 XZP)开始,尼康镜头的外形就开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走“细长”的路线,对于这一点众口不一,有的认为没有了尼康一贯的粗大风格,缺少了一点威猛。当然也有很多用户认为稍细之后更容易握持,操作起来也更为顺手,从我们评测的角度来说也确实如此。而巨大的遮光罩安装上去之后,还是威猛依旧,“亮骚”自然是不在话下。
  一般的遮光罩都可以反插在镜头上以方便携带,而尼康的遮光罩产品经过多次设计演变,到如今的HB-40插刀式遮光罩,耐用性和稳定性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再也不用担心硬卡遮光罩而损坏镜头马达了。
  自从尼康第一次在105/2.8 macro VR使用了NANO纳米钻石镀膜技术之后,这一尼康的秘密武器便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使用NANO镀膜之后可以有效改进高亮环境的不良光线反射。24-70mm的第三片镜片为NANO镜片,从外观不能看出明显的区别,整体看去依然是尼康一贯的浓郁墨绿色。
  24-70mm/2.8采用内对焦设计,并且前镜组不旋转可以使用莲花式的遮光罩。不过考虑到镜头长度的问题,所以没有采用内变焦设计,好在变焦伸出的部分被掩盖在了遮光罩内,所以拍摄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也不容易损伤镜头。另外尼康对24-70mm作了很好的防护处理,具有一定的防尘防水溅能力,当然这也是一款专业镜头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细节分析
  尼康也为这款专业镜头设置了距离窗,在抓拍盲拍对焦的时候非常有用处,有效提高了对象捕捉的成功率,通常专业镜头上才会有这样的设计。同样G头也尼康镜头全面更新的标志,去除了光圈环由机身控制光圈精确度更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坏。
  虽然尼康目前所有的镜头都实现了电子化,但是与奥林巴斯佳能等的不同,并没有完全彻底的电子化,还保留了光圈联动拨杆,这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尼康从手动胶片机时代就保留到现在F卡口,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尼康系统很强的延续性。
  尼康AFS镜头独有的M/A对焦模式,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不过自动对焦是否正在工作)都可以实现手动对焦的操作,这样的设计使得对焦既快速有随心所欲,让用户的操作方便不少。
  超声波马达、ED镜片、非球面镜片已经成为了尼康高端镜头的标准配备。而全新的纳米水晶镀膜也是令光学表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适应数码的感光元件。
技术特点
  从官方提供的MTF曲线来看,长焦段的表现非常出色,无论中心和边缘都是较高的分辨率和锐度,特别是锐度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没有任何下挫。而广角端便稍逊于长焦端,特别是分辨率在边缘时下降非常明显,伴随着一些色散的出现。以往在看着一参数时可以不太重视边缘,毕竟DX的系统很少用到镜头边缘的成像,而用在D3这类全幅面机型上就要关注边缘的情况了。
  24-70mm所采用的镜片组合可以说是豪华阵容,多达三片的非球面镜片之外,还有三片抗色散ED镜片,有效的保证了镜头的畸变控制和色散控制。而一片经过纳米水晶镀膜的镜片也使得不良的光线反射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通过演示图,我们可以看到经过纳米水晶镀膜处理的镜头在逆光环境下已经周围光线非常强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避免鬼影、眩光、以及光斑的出现。使用户在大逆光的情况下也可以放心的工作拍片。
畸变测试
长焦畸变实拍
广角畸变实拍
我们拍摄标准方格纸,并采用Imatest软件进行量化分析
广角畸变
广角畸变:-1.96%
  拥有三片非球面镜的矫正,24-70mm在广角端的表现非常的好,一般来说我们评测的范围在-3%到3%之间,而显然这款镜头24mm端的畸变值在-2%以内。
长焦畸变
长焦畸变:0.209%
  长焦端的表现相信看成绩就已经一目了然了,从视觉上来说这样的成绩几乎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畸变发生,完全终于原景的透视表现。
  总体来说,70mm由于比较接近50mm的标准焦距,所以理论上畸变不会太大,这样出色的表现是在情理之中。而24mm端的表现则更为体现出一款专业镜头的风范,无论使用在建筑拍摄还是风景上表现都会很不错。
分辨率测试之广角端
广角分辨率标板
广角分辨率标板截取
  从实拍图来看,中心部分的分辨率和锐度相当的不错,配合D3的全幅面优势,整体画面的感觉非常细腻。但边缘的表现略微的有些不尽如人意,紫边弥散现象较为明显,但是毕竟全幅机身不同于以往的DX可以将边角的不利隐藏起来,这样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来看从光圈全开到F16的小光圈,主观感觉分辨率和锐度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表现非常的稳定。
24mm光圈2.8中心分辨率
24mm光圈2.8边缘分辨率
光圈2.8时分辨率 中心:1882线 边缘:1297线
  大部分镜头最大光圈时的分辨率会相对较低,24-70mm在这部分顶得很紧,中心高达1882线,但边缘受到色散、弥散等情况的影响下降到了1297线,不过也高于1000线大关。
24mm光圈8中心分辨率
24mm光圈8边缘分辨率
光圈8时分辨率 中心:1990线 边缘:1244线
24mm光圈16中心分辨率
24mm光圈16边缘分辨率
光圈16时分辨率 中心:1898线 边缘1592线
  纵观在各档光圈下的表现,24mm端的表现非常的稳定,中心分辨率的差距都在100线上下。边缘在光圈16时候的表现略有提升,回升了300线左右。虽然局部有些不足,但是依然不能抹煞这支镜头整体的高端表现,只有稳定才是专业摄影师所追求的使用感受,令人可以安心得拍摄。
分辨率测试之长焦端
长焦端分辨率测试图
分辨率测试截图
  长焦端的实拍图,没有太多惊喜和不满,可以说无可挑剔的高端表现。全开的时候成像略微偏“软”。实际操作从3.5开始就非常的锐利,如刀片划过般。光圈8的时候达到了锐利的极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长焦端的中心和边缘变化不大,非常的均衡。
70mm光圈2.8中心分辨率
70mm光圈2.8边缘分辨率
光圈2.8时分辨率 中心:1778线 边缘:1589线
  软件测试也证实了实拍分析的结论,光圈2.8时长焦端的分辨率比较中庸,但是边缘的表现很不错,较为接近中心。稳定的表现才是专业镜头的立命之根本。
70mm光圈8中心分辨率
70mm光圈8边缘分辨率
光圈8时分辨率 中心:1991线 边缘:1760线
70mm光圈16中心分辨率
70mm光圈16边缘分辨率
光圈16时分辨率 中心:1907线 边缘1765线
  光圈上升到8以后,分辨率也有了急剧的提升,达到了顶点直逼2000线大关,边缘也相应提高。光圈16这样的小光圈理论上会有些许下降,不过24-70mm还是坚持在较高的水平1907线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总体来说,24-70mm在70mm端的表现令我们很兴奋,全开表现出色。光圈收缩后分辨率上升迅速,并且达到了光端镜头的巅峰。相对来说在70mm端光圈2.8虚化也会非常不错,适合拍摄人像。
镜头色散
广角中心色散
广角边缘色散
长焦中心色散
长焦边缘色散
  由于拥有多达三片ED镜片,所以24-70mm总体的色散控制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全幅面机身上镜头边缘得到了利用,所以边缘的色散会比较明显。所以在广角端的边缘色散显得比较明显,不过实际拍摄并不是太严重。
试用总结
  经过初步的技术部分测试,我们唯一的感受就是尼康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迈进,虽然他每次推出新产品的间隔总是很长,但每一次的产品都没有令用户失望。这款全新的镜头也是这样,由于相机的全面数码化,以往的专业镜头无论从结构还是镀膜上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感光元件的特性,当然这样的问题难不到尼康,凭借近百年的光学制造经验,尼康很快便采用纳米钻石镀膜的新技术,来解决高光环境下的反射问题,使得数字成像的色散、眩光、鬼影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随着评测的更加深入,相信尼康的这一系列新镜头都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2#
发表于 2010-11-13 08:34: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精彩的介绍,值得拥有的好头!
3#
发表于 2010-11-14 09:31:06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利器,值得拥有!
4#
发表于 2010-11-20 09:25:46 | 只看该作者
好镜头,介绍详尽,可以考虑!
5#
发表于 2010-11-30 09:02:5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详细的介绍,值得拥有的好头!
6#
发表于 2010-11-30 09:11:22 | 只看该作者
加上纳米就灵的,哈哈……
7#
发表于 2010-12-2 09:02:07 | 只看该作者
好头,可以入一支!
8#
发表于 2010-12-6 08:41: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详尽的介绍,不错的镜头,不知价格如何?
9#
发表于 2010-12-8 09:07:22 | 只看该作者
详尽的介绍,令人心动!
10#
发表于 2010-12-16 08:32:18 | 只看该作者
高科技,真材实料!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