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尼泊尔的气候:尼泊尔的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式气候,一年两季。5-9月为雨季,比较湿热。10月至第二年4月是旱季,气候宜人,鲜花盛开,处处是春天的气息,是摄影的黄金时节。但是早晚温差较大,白天可能有16-18度,有的地方晚上只有1-6度。行程中部分拍摄地点在山顶,早晚比较冷,请带一件棉衣或者抓绒御寒。
尼泊尔的用电:尼泊尔电压为220V AC,50Hz,和中国国内一样。但使用的是两圆头插座,属于欧洲标准,不同于美标与中标。所以需要购买一个转接插头,一定带多用插电板一个,要不然到时候相机、手机等等都无法充电影响使用。尼泊尔是个电资源匮乏的国家,停电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要带足够的电池,在有电的情况下,要及时给电池充电。
尼泊尔的习惯:尼泊尔人不太习惯喝热的开水,但是因为水质问题,自来水管中的水千万不能直接饮用。白天在拍摄时,我们会提供免费的矿泉水,用餐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吃生的沙拉一类的食物,容易造成腹泻。习惯喝热水的朋友,最好自带一个小电热水壶,现在一般酒店都配备。
尼泊尔的语言:在尼泊尔学会一两句当地的语言更有利于沟通,一般见面的时候,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说一声:那玛斯待,意思是“您好”。
尼泊尔的风俗:尼泊尔的妇女比较保守,问候的时候一定不要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注重着装,尤其女子不要穿着肩部、胸部和大腿过分暴露的服装。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不要用左手拿食物,也不要用左手与人握手。头部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地方,因此对方即便是小孩子,也不要随便地触摸他们的头部。尼泊尔人表示同意的时候不是点头,而是把头左右轻轻摇动,类似于我们的摇头。
尼泊尔的常识:在参拜寺庙和佛塔的时候,需要右肩朝向寺庙或佛塔进行顺时针参拜,以表示尊敬。进入印度教寺庙之前务必征得同意,因为寺庙是不向非教徒开放的。部分寺庙内部的拍摄要额外收费,拍摄前最好了解清楚。
尼泊尔的交通:尼泊尔的车辆行驶是靠左边的,和国内正好相反,加上很多地方交通非常混乱,摩托车、三轮车到处闯,在拍摄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贵重物品和钱一定要随身保管好,人群拥挤的地方要注意防止丢失。
尼泊尔的住宿:行程中全部安排三星级以上酒店(尼泊尔标准,含三星级),如果有手提电脑,部分酒店提供免费WIFI。尼泊尔环保意识很强,酒店一般不提供一次性用品,所以牙刷、牙膏、沐浴液、洗发水、拖鞋、梳子等请自己准备,乘坐飞机一定跟随行李一起托运。在尼泊尔期间当您离开酒店自由活动时,建议携带一张酒店名片以及领队电话(发给参团会员行程表中会提醒),以备迷路时使用。
尼泊尔的通讯:从尼泊尔打国内电话:0086(中国国际代码)+区号(不带0)+电话号码,如果是拨打手机:0086+手机号码即可(手机号码前也不加0)。最好带上可用中国移动卡的备机,到达尼泊尔后可购买当地电话卡,往国内打电话每分钟约:0.5元,非常便宜。用国内手机往国内接、打一律2.99元一分钟,发短信:1.99元一条,接收免费。
所需摄影器材:尼泊尔摄影资源丰富,可拍摄题材较多,广角、中焦、长焦都可以用上,14-24、24-70、70-200三支镜头可以满足创作需求,请带上充足的储存设备、足够的储存卡等,充电器、读卡器不要忘记,三脚架是必备的,快门线最好带上。头灯或手电筒一定带上,一双合脚的登山鞋很有必要,它可以应对各种自然和天气条件,确保你的行程轻松、愉快。最好带上一个小摄影包,在创作中可以把大摄影包放在宾馆或车上,使您轻松创作。
赴尼泊尔须知:在尼泊尔的饮食跟国内差不多,米饭每顿都有。每人可以适当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食品,如咸菜、真空包装的肉类食品、巧克力、茶叶等。带些常用的药品,例如感冒药、腹泻药及自己日常服用药品等。每人可带一、二斤左右中国的糖果和少部分的小文具,最好有中国文字的外包装,如“大白兔”奶糖,拍摄时当地的孩子们会很喜欢。
尼泊尔的货币:尼泊尔通用货币叫尼泊尔卢比,人民币兑换卢比的汇率大概是1:15-16,在机场可以适当兑换一些尼泊尔卢比,但是注意机场的汇率是最低的,兑换大笔的数目还是到市区较好。尼泊尔是个小费国家,适当兑换一些零钱,在得到私人服务的时候可以给一些小费(比如服务生为你提箱子上楼),一般付给小费:20到50卢比,5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3元。
尼泊尔的生活:尼泊尔经济比较落实,所有工业品、日常用品完全依赖进品。生活节奏非常慢,人民生活相对艰苦,但尼泊尔人的幸福指数却非常高,知足常乐,是对他们最准确的定义。一但你来到尼泊尔,你一定会热爱上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尼泊尔纪念品:尼泊尔的特产有:红茶、供香、香草茶、围巾、沙丽、香辛调料、米提拉绘画、唐卡、地毯、佛像、山刀等,购买时一定确认是否能出境。在尼泊尔真正的古董是不准出口的,购买年份未满一百年的佛像、唐卡画、黄铜制品等,必须向尼泊尔考古部申请,取得未满百年的证明文件才可携带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