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7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忆父亲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4-13 21: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忆父亲
对父亲的印象还是这张发黄的老照片,以及他对我那谆谆的教导和寄于厚望的音容。因为父亲去世时我才十三四岁。那是一九六四年的春天;当经历了灾荒的一九六零年,年仅40多岁的母亲和16岁的哥哥被饥饿夺去了生命;父亲承受着失去亲人和饥饿的双重折磨,本来就非常瘦弱的身体终于支称不住得了一场重病而倒下了,享年54岁。
父亲去世时家里穷得一贫如洗,我随姐姐进城上学、下放,进厂。参加工作后,随着生活的好转,作为他的子女们对父母的早逝十分痛惜,遗憾父母亲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没留下一张好照片,特别母亲;连一张影像都没有,好在二姐不知从何处弄到了父亲的一张发黄的一寸照片。这还是4O年前的事,作为父亲的儿子,我一直如获至宝,珍藏到如今。从照片上看,那时父亲四十岁左右,这是父亲留给我们子妹四个唯一的一张影像,虽然只有一寸大小,但我则把它视若珍宝。
回想起父亲在世时常对我寄于的期望……,因为在他的眼中作为男孩我是他传递香火的唯一。那时家在农村,“穷”可以说是如今的人难以想象;“人民公社、生产队”那阵子,整天人们就是一个“穷忙”!特别从小就上学、长大从事私书教育的父亲,解放土改后,对种地这行一时还很难适应,加之我们又小,家里没劳力就意味着没有工分,因此我们家可以说是生产队最穷的,粮不够吃,每年春天“青、黄不接”(即陈粮吃完,新粮还没接上)人们只有靠找野菜、剥树皮充饥,家里穷得没一件象样的东西,据说连过去父母结婚的一张床也因阴天下雨没柴烧锅给劈了当柴烧了,后来在我的记忆家里睡的一直是土坯支起的“炕”。
转眼时光飞逝了近60多年,父亲的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还始终在我的老相册里珍藏,因为这是我父亲留给我除了我身体以外的另一份值得纪念的“纪念品”。如今我学会了摄影,曾做过老照片修复的尝试,但这张发黄的老照片实在是把我难住了,因为它不但发黄,像素低、且斑驳,年代久远……

[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1-4-13 21:19 编辑 ]

DSCN0171.JPG (168 KB, 下载次数: 237)

DSCN0171.JPG
2#
发表于 2011-4-13 21:15:05 | 只看该作者
好珍惜的照片,值得好好保管。
3#
发表于 2011-4-13 21:56:54 | 只看该作者
不变的是永远对父亲的那份情怀,父爱如山啊!
4#
发表于 2011-4-13 22:36:14 | 只看该作者
最美好的记忆。。。。。。
5#
发表于 2011-4-15 07:33:28 | 只看该作者
照片虽年久而模糊,但父亲大爱永清晰的心中!
6#
发表于 2011-4-15 07: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哈哈一笑 的帖子

那个年代,我们都经历过,老照片很珍贵,好好保存!
7#
发表于 2011-4-18 07:43:46 | 只看该作者
一组值得珍藏的老照片,纪念那些过去的美好时光!
8#
发表于 2011-4-21 10:01:41 | 只看该作者
模糊的照片承载的却是永恒的记忆!
9#
发表于 2011-4-22 09:25:19 | 只看该作者
睹物思人,值得珍藏的老照片,寄托着厚厚的情感!
10#
发表于 2011-4-24 15:27:1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珍藏的老照片,深厚的亲情,感谢楼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