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24|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且行且歌【风哥西北行】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5-26 09:4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俺对成都一直很有好感,尤其是对成都人那种悠哉游哉的闲适生活很是向往。不是有句话叫做“少不入川,老不出川”么?在我的想象中,那里应该是个温馨的家园。
  所以,西行第一站便是成都了。
   
   
    最终决定向西向北的行程还是在听了一位小朋友的建议才决定的。一直在考虑着该往哪里去的时候,恰好遇到朋友的女儿回家。听她把敦煌说得跟人间天堂一般,心里面不由得怦然心动了。
    敦煌——那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离出发的日期已经很近了,因此在选择交通工具时已没有多少余地。黄金周时的飞机肯定是不作考虑的,只好“拿时间换金钱”,以火车和汽车为最优方案了。
    距离恩施最近的宜昌和重庆,到兰州的火车票已然告馨,于是再搜成都,幸喜还有,但抢购时也只买到一张硬座,之后在兰州还得停留3个多小时才能到张掖。
    一晚上都没休息好,这大概成了俺每次远游前的通病了。一是激动,二则嘛临睡前细细过滤看是否漏掉了什么没有,因而翻来覆去不能成眠。
    12点30分的汽车,至晚上9点30分终于到达此行的第一站——成都。恩施距离成都600多公里,基本上是全程高速。但据司机说今天之所以快速到达,还是因为路上没有堵车,所以才一路还比较顺畅。
    到达成都汽车站北站,下车一打听才知道距离我预订的旅店差不多还有10多公里的路程,打车居然花去了俺30RMB,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痛快。
    到酒店后放下行李,打开手提才发现无线网卡居然不能上网,鼓捣半天还是不能与老婆在约定的时间网上见,很是不爽。
    郁闷中下楼,在旅店周围转悠了会儿,附近居然没什么餐馆,只得买了盒快餐,草草安慰下饥肠辘辘的胃,爬电脑上敲下这几行文字,关机睡觉,毕竟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影响到明天的行程不是?
    以为序。

[ 本帖最后由 风歌 于 2011-5-26 17:11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46:43 | 只看该作者

杜甫草堂—武侯祠—宽窄巷子

2010年9月30日  成都  天气阴
    今天的时间原本不在计划之列,完全属于多出来的一天,倘若不是因为班主任老师要参加别的考试,这会儿我恐怕还在来成都的车上呢。
    因此,要打发这一天的时光实在是很容易的事情。
    早上起来后上了一小会儿网,然后退房,寄存行李,然后沿草堂的方向信步游走。
    我对城市的方位一向很“懵懂”,除了会记几个大的有高度的建筑物外,像什么路啊街的基本上不怎么分得清,也记不住。
    看路边一早餐店还比较干净,走进去消受了一回,顺便找老板问一下道。
   
    到草堂时还早,里面除了溜达锻炼的老头老太太外,游客还不是很多。我扫了一眼可以免费的项目,很可惜俺没有办老年证,不然也可以省去60RMB的花费了。
    也许是因为老杜一生在官场上不怎么得志,也与他老人家比较关心人家疾苦也有很大关系,以至于在成都这偌大的地方都不能置办下一份像样的产业,还得是穷苦的老百姓七拼八凑的帮他建起了这个草庐。而且住的地方更是一处废弃的和尚庙,你说他老人家的日子能好过吗?
    虽然有小桥流水,也有稀松人家,却总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与诸葛老先生在隆中时的隐居处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了,两位先生当时的际遇和境况也是天壤之别的,一个是振翅欲飞,一个早已是日暮西山,胸中被人间疾苦填满,哪里还有风花雪月的情趣呢。
    游走在草堂的曲折回廊里,心思也跟着老杜的际遇一路叹息。也许有天气的原因在内吧,走在草堂里却总是走不出隐晦的感觉。
    终于离了草堂,然后奔武侯祠而去。
   

    看过一个落魄书生的阴霾,汉丞相的祭祀应该是很风光吧。
    草堂与武侯祠间有一站式的服务,只要在两景点购下一站的门票,就会有交通车接送,当然,车费看着是省了,其实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呢。
    武侯祠比草堂要大气一些,到底是做过宰相的人,顶礼膜拜者当然会多一些了。
    看了三国时期的一些文物,围着刘备的坟茔转了转,感慨一番沧海桑田,然后直奔宽窄巷子而去。
   

    此时的宽窄巷子里节日气氛浓郁,大门边和窗户上到处是五星红旗,一种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感觉油然升起。
    宽窄巷子其实就是旗人驻军时留下的宅子,因保存比较完好加上后来的修缮,于是就成了外地游客观光休闲的一条步行街了。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个巷子组成,三巷子自成一体却又各个相通,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如迷宫般的巷区。俺本来就晕方向,在这里更是被转得七晕八素了。
   


    好在门楣上的名字各各不同,才不至于令俺迷路。那些旧时的天井和四合院,那些已经离我们很远或是比较远的记忆,那些行将丢失的旧式手艺,如捏泥人,所不同的是泥巴被置换成了橡胶泥罢了。
    每一处都令人流连......

[ 本帖最后由 风歌 于 2011-5-26 17:12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47:57 | 只看该作者
10月1日-2日 成都-兰州-张掖
    有感于成都节假日的车流状况,早上起来后不敢在宾馆过多停留,10点钟就开始往火车站赶。
    成都的雨很是细腻和体贴,先是很大颗大颗的下,但到我出门的时候却又变得若有若无的飘着了。在路边摊子吃了碗排骨面,还是很成都的味道。
    这是一个很让我回味的城市,不独因为她的细腻,也不仅昨夜与老婆的表弟在成都不期而遇,被他硬拉上茶馆泡了几个小时的铁观音,还因为成都还有很多值得一去却还没来得及去的地方。
    火车上的前半程是孤独的,从中午上车一直到下午,各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坐在一个车厢里,而且目的地也各各不同,彼此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很小心地“绷”着。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人们也慢慢放松下来。于是开始聊起天来,开始询问起彼此的行程,开始了旅程中的正常交流。
    这时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两位外国美女走进我们车厢,径直站在我的对面,用比较流利的汉语告诉坐在我对面的两位说;这位子是我们的。弄得那两位一愣一愣的,立马站起来走人。
   


    不说话的那位美女很有些羞涩,她很歉意的向两位让座的人欠了欠身,然后冲我们微微一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坐不大一会儿,先前说话的美女与她的同伴交谈了几句,然后袅袅娜娜的走开了。这一下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那女孩从包里拿出两本书和一个笔记本,开始看起书来。我们一看是学习汉语的资料,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打开芝麻大门的钥匙。
    最先搭讪的是坐我旁边的那位大学生,他用比较蹩脚的英语询问那女孩,结果那孩子用很标准但不是很流利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她正在学习汉语。通过交谈,我们知道了她的中文名叫马英,随父姓,他的父亲是中国上海人,住在洛杉矶,她目前正在西南民族大学学习汉语。
    小姑娘才来中国两个月,但普通话说得已是有模有样,只是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还有点生疏,毕竟汉语博大精深,岂是她一个小姑娘三两月就能够学会的?
    我们问她,为什么不跟朋友一起住硬卧,她的回答很可爱:因为我没钱。
    这应该算是旅程中最令人开心的一件事。以前也见过洋人,他们表现得也很友好,但交流往往止步于语言不通。现在可好,虽然她的中文半生不熟,但毕竟是面对面的交流,怎不令人激动?
   

    2日早上8点45分,车到兰州,与这些素昧平生的朋友挥手告别,然后转道直奔张掖。
    从兰州下火车的第一件事是改签火车票。以前也坐过几次火车,但对改签一事倒是第一次遇到。站在窗口前我心里还颇为忐忑,老以为自己在做一件令别人为难的事情。没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火车票从下午3点的改签到上午11点,为我争取到了4个小时的时间。
    上火车后就给张掖的雷先生打了个电话,老雷在电话里把大巴的时间也告知了我,一盘算,虽然赶不上大巴,但打的还是可以赶上看日落的。只是要多花上一点银子而已。
    办完退票就去找拉面馆。兰州拉面也算是一方名吃,兰州这个地方虽然没多少可看的景点,但拉面却不可不尝的。叫了一碗兰州拉面和一碟牛肉,然后大快朵颐之。
    兰州至张掖的火车始发站是河南的郑州。记得在成都与成都的的士司机交谈时,那老师傅还声言他最不喜欢河南人云云。上得车来看到车厢里一片狼藉时方记起那老师傅所言非虚,不仅如此,座位是横七竖八倒了很多的旅客,全然不顾及像我们这样半途上来又没有座位的人。
    到张掖一下车就有的士迎候在站台外,一问价还真是100RMB,得,上车,为了南台子美丽的丹霞日落。
    出租车司机比较健谈,大抵他也看出我是为摄影而来。他说起昨天也遇到了三位摄影人租车的事情,言语中很有些愤懑,说那几位不但斤斤计较,而且还颇为傲慢。我冷不丁的问他一句:他们是河南人吧?倒把他给弄得一愣:你怎么知道?我补了一句,也只有河南人才敢这么横。
    到南台子时老雷已经送人去了景区,在家里帮衬他的小姑娘告诉我可以超近路进景区的,没多想,抄起家什就往景区赶。
    老远就看见夕阳的余晖下七彩的丹霞迷人风光,掏出相机就准备拍,没成想电池电量已不足,20分钟不到就跟我罢了工,我当时就恨不得给自己个耳刮子,怎么会这样不小心呢。
    只得怏怏地返回,在住的农户家里遇到了两位河北的朋友,他们来这里已经是第二天了,他们自称已经“踩点”成功,问我有没有兴趣明天打早一起去。我当然愿意啊,毫不犹豫就点了头。
    晚饭是在农户家里吃的他们自己手工做的面条,味道虽不咋样但很地道,也算是比较甘肃的东西吧。
    隔壁住了四女两男广东人,一直用很张扬的粤语大声说笑着。他们也是坐了30多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的,和他们交谈后得知他们的下一站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比我要先一步到达那里。
   





[ 本帖最后由 风歌 于 2011-5-26 17:13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48:33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0月3日星期日  南台子-张掖-敦煌
    早上闹钟响时正做着好梦呢,为了眼中的七彩丹霞我不得不放下继续做美梦的打算,披衣而起。
    与两位老哥收拾停当,便一起向目的地进发。
    两位老哥一位姓杨,一位姓马。杨老哥在前面健步如飞,根本看不出已是六十出头的人。老马哥就显得很不济,一路上老是喊停。从驻地到达目的地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
    我们正待上山去,就看见后面的大部队也跟了上来。他们很快超越了我们,往路边的一个最高的平台爬去。
    于是也跟着往上面爬,自始与两位老哥分开了,直到拍摄完成再也没见到他们的身影。俩老哥之所以起那么早,原因有二:走路既锻炼身体又省去了车费,走小路可以逃脱门票。有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一个人在后来的路上还遭遇到检票,俺急中生智说是团队统一行动的,票大概应该或许在领队手里吧,才逃脱他的纠缠。其实俺也不是舍不得这几个门票钱,主要是这里的门票收得有点蹊跷。丹霞地貌在两个县境内,居然不能够统一管理,门票也各自收各自的。与其40元的门票收两回,倒不如卖一个80元的大门票,然后两县分成,既节省人力又省去了查来查去的烦恼。
    俺一路走着,一路拍怕。走到住宿的农舍时,尚不到一个小时,其实3号台也并不像两位老哥说的那般远呢。
    结账,赶车去张掖市,然后再转道去敦煌。
   


    到张掖市的时候尚早,12点多一点。在代办点买好去敦煌的火车票之后就去市里闲逛。
    去敦煌的车是凌晨0点48分的,从我购票开始到启程中间有11个小时要打发。打听一下张掖市内的景点,不是太远,就是太阿弥陀佛,开个房间吧也不划算……正犹豫时就看见不远处有一网吧,得,泡网吧去吧。
    于是从下午1点多一下子就泡到7点钟,上了会儿QQ,与小朋友聊了会儿天,然后就开始在土豆网上看电视。
    聊天的时候知道张掖有一特色小吃,叫搓鱼面,据说很好吃。于是从网吧出来就直奔搓鱼面而去。
    面端上桌的时候有点傻眼。菜是菜,面是面,就是不见一条鱼的影子。拿筷子在面碗里再搅和还是没有,再仔细一瞅,原来那面条倒像是一条条的小鱼儿呢,搓鱼面原来是如此得来的啊。也不知道该怎么吃,吃一条小鱼儿在嘴里也就面条的味道,而且很淡。叫服务员来一问,原来要把菜和面条拌在一起吃。
    不过面条倒是很好吃的,那些小鱼儿吃在嘴里松松软软的,比前些日子吃的面条强很多呢。
    吃过面条,时间还是比较早,围着市场转了转,买了盒烟,然后赶到了张掖火车站。
    张掖火车站可真够简陋的,大抵也是因为主楼在装修的缘故吧,进站口用铁皮临时的围了几个屋子,候车室里的凳子也不多,好在空位还不少,于是找了个地儿把包放下,四处溜达起来。
    终于等到车来,此时已经是凌晨1点矣,得赶紧上车找铺,养好精神才能逛莫高窟不是?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49:12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  敦煌
    一觉醒来,看场外已是鱼肚白,车厢里已有旅客来来往往了,于是再无睡意,遂穿衣而起。
    看窗外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想些有关自然和环保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敦煌也就到了。
    在张掖等车的时候遇见一个自称在敦煌教书的小伙子,大概他也是听说我去了张掖还拍了些片子后才对我关注吧。(在张掖等车很无聊,所以看到被相机包或是背包客俺就与之搭讪,可能被他听见了吧。)他说他去了肃南,说那里的景色很不错,还打算把他拍得片子拿给我欣赏。可找了半天,电池也没找着,只好作罢。他倒是想看我的片子,可我放包里了实在不愿意往外拿,另外呢,还有一层意思,怕露怯。
    后来上车的时候,他约我下车后直接去他家给电脑充电,然后看我的片子,顺便也给我看他拍的肃南的美景,再然后他用摩托车送我去莫高窟。当时我也没多想就答应了。早晨起来一想这事有点玄,敦煌俺是人生地不熟,俺对他也不甚了解,去他家安全吗?所以不管他是出于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俺下车就直接把行李寄存后奔莫高窟去得了。
    出敦煌站,刚把行李寄存好,那朋友就过来了,问我怎么打算,我说我下来时没看见他就直接奔行李寄存室去了,所以我感谢他的好意,我还是直接去景区算了。看他怏怏的离去,心里也多少有点不落忍,再怎么说,他都没表现出恶意来啊,也许俺的这次决定也会打击他对朋友的看法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俺一个人出门在外,小心一点总是有必要的。天下就没有白吃的午餐吧。
    打的去莫高窟,俺在离景点不远处下了车。
   
    莫高窟的门票平常80RMB,节假日居然涨到了160RMB,而且不能带相机进入洞窟。在门口犹豫了会儿,觉得不花这个冤枉钱,就围着洞窟拍拍算了。再说,俺也不是专家,既或是进去了也不过是看个稀奇而已。
    不让带相机是对的,为了保护文物也是必须的。
   

    逛完莫高窟,上门口坐上公交车就奔火车站取行李。再然后坐公交到市区,本来想找驴肉黄面来着,可俺实在是饿了,没心情去找那店,据说很偏僻不太好找,于是随便找了家店对付一餐了事。
   

6#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49:58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0月4日-5日  沙漠露营  
    吃过午饭就直奔【风非沙青年旅店】而去,看那里是否真有小余说的那般好。
    从市区有直达月牙泉的公交车,1元RMB,很便宜的。只是车不是很大气,小中巴而已。下了车七拐八拐终于到了风非沙,看那里的环境还真不赖。一幢幢木屋坐落在果园里,看上去虽不是很惹眼,但很温馨。
    风非沙的老板老四正好在,问起房间的事情,他说正在调。不经意间瞥见黑板上有沙漠户外野营的信息,细看之下是今天的信息,已经有两人报名,问了下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久报了名。
    于是给手机和电脑充电。
    这时,一个小伙子进得门来。他一看我就冲我乐,问我是不是从莫高窟下来的,我说是啊,他说我也是,我在车上见过你。于是大家也就熟识起来,一说露营的事情,他犹豫了下决定一起参加。
    经历过很多次的野外露营,但是还没有在沙漠里露过营,能够骑着骆驼在沙漠里露营一直是我向往的事情,没想到这回出来居然就可以圆这个梦了,真是兴奋异常。
    因为坐了一整晚的火车,本来想在“风非沙”洗个澡换一下衣裳的。但服务员提醒我在沙漠里露营后回来肯定还要洗澡,我一看时间也不是很充裕才作罢。大抵在这里,节约用水已经成了每个人的习惯吧。
    入乡随俗,俺也节约一回。
   
    骑在骆驼上的感觉非常奇妙。骆驼走得很慢,基本上和人在陆地上行走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在沙漠,没有动物可以跟骆驼一较高下了。
    在向导的示意下,骆驼蹲下身子,由俺爬上背去。骆驼要完成从蹲下到站立需要几个分解动作。先是前腿蹲,接着再趴下,然后是后腿也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骆驼的步幅很大,但非常平稳。人骑在上面就如同在平路上走一样,随着骆驼的节奏有韵律的运动着。
    到了营地,向导要我们爬到沙山上看日落去,他自己在下面一个人搭帐篷,生火,准备晚上的吃食。
    登沙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看上去不是很陡的沙山,人的脚踩在上面随沙子一块儿往下滑落,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在沙漠里爬山,走三步退两步,实际只走了一步而已。好不容易爬到沙山顶,鞋里早已灌满了细沙,咯吱得脚丫子生疼。
   

    赶紧脱鞋,不知是谁提议了下。穿鞋不如光脚,大家齐齐地将鞋子从山上扔了下去。
    光脚踩在沙漠里的感觉太舒服了!
     就这样一直光脚站在沙漠里,站累了就骑坐在沙脊上。把脚伸进靠阳的那面沙子里,那种暖暖的感觉立时传遍了全身。
   

    太阳渐渐地没入到沙坡后面,地表的温度也随之降了下来。渐渐地起了风,吹得身体有了种簌簌的感觉。于是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向火堆靠近,开始享受起沙漠里的“篝火晚餐”来。
    大家吃饱喝足之后,也渐渐地抵御不了越来越冷的沙漠风了,大家急忙往帐篷里钻。
    “咦!怎么只有三顶帐篷了?还有一顶帐篷呢?......”不知是谁叫了起来。
    在夜色里大家的确只看到三顶帐篷,毫无疑问,有一顶帐篷已经被风刮跑了。
    大家既兴奋又好奇,于是四下里去寻找。结果在离宿营地约50米的一个洼地里看发现了那只四脚朝天的帐篷。原来那帐篷是空的,里面没有压重的东西,所以才很容易被吹走。
    躺在沙漠里看天空,那种感觉太奇妙了。天空比在内地看时要近很多,有一种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的感觉。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50:32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从营地回来,在半路就和营友们分手了。俺从看上去有点隐晦的墓地里穿过去,1小时后就到了鸣沙山脚下,再直走约两公里就是月牙泉所处的位置。
    一转过沙丘,眼前突然就豁亮了起来。
   
    在沙漠的腹地里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汪清泉,实在难得的很。
    只是跟所有的景点一样,人总是太多。拍了两张片子,里面也老是人头攒动,于是兴味索然,转过身直奔敦煌市内而去。
   
    对于敦煌的名吃——驴肉黄面,昨天已是打听得很清楚,但“顺张”店也确实难找。俺光在宏泰市场里都打听了三回,才七折八弯的找到。
    是时,10点40分,迎客的伙计很羞涩地告诉俺,要俺过10来分钟再来,因为铺子还没开张。
    既愕然又无奈,只得出去在市场里溜达了一圈,抽了支烟,然后再走进去,乖乖,俺还是今天的第一个顾客。
    点了半斤驴肉,大碗的黄面。驴肉很快就上上来了,只是面条老不见来。回来老板看俺半天不动筷子,大抵才知道俺不会吃,于是亲自过来教俺。
    驴肉黄面的吃饭与一般吃面颇为不同,驴肉跟黄面是分开吃的,这俺如何晓得呢?驴肉得蘸着酱先吃,驴肉吃完,黄面才就会上上来了。
    这一顿面吃得,不光让俺体味了美味,还让俺长了不少见识。驴肉黄面,真是名不虚传。
    腆着肚子找到敦煌汽车站,直奔嘉峪关和酒泉而去也。
   
    敦煌快客煞是了得,2点30分发车说6点半到嘉峪关当真就到了,俺伸出头看天空灰蒙蒙一片,夕阳隔着厚厚的云层有气无力的,俺想着也拍不了夕阳下的城楼,于是干脆直奔酒泉而去,先找个地儿住下,打理一下俺在鸣沙山的一身细沙。
     到酒泉买好第二天赴额济纳旗的车票,便在街上溜达起来。原打算找酒泉宾馆的,后来看见飞天酒店,进去打听了下,有网线可以上网,价格也不贵,于是住下。洗澡换衣等杂事且按下不表。
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50:56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  酒泉-额济纳
    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是在酒泉找火车票代售点,购买几天后回重庆的火车票。计划在额济纳停留3天,然后坐10号的火车。
    到底还是人生地不熟,问路也有诀窍。不能什么人都问,找那些早上起来四处溜达的老年人问路比较合适。代办点倒是很容易就找到了,可是票却没有,只得怏怏地回酒店。
    回酒店的路上叫了碗清真拉面,尝试之下才晓得那味道还真不是让俺吃的,难以下咽不说,还差点弄得回头来......只得扔下大半碗面条落荒而逃。
    于是再换个地儿,这回咱不吃面条改吃饺子吧。
    然后回宾馆收拾行李,出发——
   

    上午11点的车,到额济纳旗的时候差不多下午4点。
    从酒泉到额济纳的路上要经过酒泉火箭发射中心和茫茫戈壁。许是天气的缘故吧,俺一路上都是昏昏然,发射中心的影子都没见着。
    车到额济纳,下车就遇见了一位面目和善的大嫂,不待俺问价格,她那边笑着说:“60块钱一晚,通铺,有卫生间,住不住?”俺跟着她到地儿看时,感觉还不错,于是住下。
    放下行李然后直奔胡杨林,从住的地儿到那里约莫一盏茶的功夫。
   

    彻底被震撼了——被额济纳,被胡杨林,被额济纳的胡杨林震撼!
    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呢?
    无边无际,黄得透彻,红得耀眼,白得透亮……顿时陶醉在这无边无际的胡杨林里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51:30 | 只看该作者
  
    额济纳是摄影人的天堂。
    我住宿的地方是房东大嫂租的地儿,我到达的时候已经走了好几拨客人。从时间上算,拍摄胡杨已接近尾声了。据大嫂介绍,她本来是做工程制图的,在国庆期间才第一次做旅店生意,就这十来天她就挣了近万元,把她一年的房租都挣回来了。
    大通铺房间里共有四个床位,床是那种比较简陋的木板床,不过看上去还算干净。比起我在火车上的那几个晚上,这里的条件已经是很不错了。
    额济纳除了胡杨林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外,还盛产哈密瓜。因为土地沙化严重且阳光充足,哈密瓜个大且甜,很受商家亲唻。听出租车司机讲,他一年仅哈密瓜的收入就有10多万,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旅游旺季开车还可以多结识些朋友。他说,新疆的哈密现在已经不产瓜了。
    额济纳的胡杨林分布在八道桥里。我住的地方就在一道桥附近,步行到林区不过10多分钟的时间。
    房东大嫂帮我联系的车,早上接我上八道桥拍日出,下午送我到黑城和怪树林拍日落,拼车价150RMB。倒也不贵。
    车到八道桥时天刚朦朦亮,但沙丘上早已站满了人。原以为八道桥也是胡杨林,走到那才知道是沙漠跟戈壁。有点发懵,却还是耐着性子等待日出。
   

    在冷风中看完日出,随车来到四道桥,据说那里是张艺谋拍摄电影《英雄》的外景地。
    到处都是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友,四道桥边也都拉上了铁丝网。铁丝网据说是为了防止羊群进入,破坏胡杨林里的植被。但在我看来,那却是一道掏游客腰包的鸿沟。
    没从大门进去,我沿公路溜达着,走走拍拍。
   

    一直走过一个灌区,才找到一个临时搭建的浮桥,我又一次成功地进入了胡杨林里面。
    因早上走得匆忙,手机也忘带在身上,也不知道时间,就这样走走停停,把自己完全融入在这一片胡杨林里了。

    回到驻地时已是下午1点,赶紧泡上一碗快餐面,安慰一下饥肠辘辘的胃。
    在电脑上刚把照片收藏好,又一位房客来到,姓樊,北京人,也是出差时开了小差跑额济纳来了。
    这位仁兄也是逃票的高手,在去黑城的路上快靠近怪树林的时候,他下了车,在司机的指点下抄近路进了怪树林。
    黑城与怪树林是一票制,我因为要拍黑城被迫买了票,80RMB。
   

    一个人溜达在这个荒漠中的古城中,看着身边来来去去的人们,想象着古城曾经的辉煌与过去,不由得有了一种悲怆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子昂先生的《登幽州台歌》来。
    “[size=+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只是,这里不是幽州而已。
    从黑城折返回来就是怪树林。怪树林其实就是一大片死去的胡杨林。听大漠上的老人介绍,胡杨有三千年的生命——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嘉峪关在俺的想象中应该是雄伟的,肃穆的,甚至更应该有几分悲壮在那里的。夕阳下,亦当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势。但相见之下,心里的那份失望竟无以言说。
    从敦煌到酒泉的时候,本打算在嘉峪关略作停留的。据同行的摄影人说,夕阳下的嘉峪关很美,俺也是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计划在嘉峪关拍完夕照后再去酒泉。
    车到嘉峪关的时候,俺只看见灰朦朦的一片天,太阳的影子都不见,哪里还有拍摄的欲望?失望之后连车都没下,便直奔酒泉而去了。
    从额济纳回酒泉的车上遇到两位mm,她们都是从嘉峪关转车,而且都是晚上的车,在嘉峪关还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在她们的建议下,俺决定随她们一起去嘉峪关。
    先到火车站把票买了,没有座位,只有站票了。管它,上了车再说吧。然后寄存行李,出站口看时,两位mm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了。
   

    站在嘉峪关的入口处,我们都没有进去的打算。看着远处装饰一新的嘉峪关城门,大家似乎都有些兴味索然。商量之后,决定一起打车去看闻名已久的“悬臂长城”。

   

    从远处看,借助道路两旁的红叶,长城还有那么点味道。

   

    还在建设中的雕塑园。

   

    长城却原来只可远观也。

   

    嘉峪关城楼。据司机介绍,这里才是嘉峪关城楼的前门,但因为正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所以不允许游客从这里进入。

    没有找到感觉,但时间已是下午5点了。肚子里早发出了强烈的抗议,要知道我还是早上在额济纳吃了一个夹肉馍的,解决温饱就成了当务之急了。于是与两位mm一起又踏上了寻当地美食之路。
    在公交车上询问司机,回答说大市场里的羊肉串很好吃。这下很对mm们的胃口,她们似乎一下就找到了感觉。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羊肉串终究也只能解馋,却不能充饥。两位mm只要了一碗酸辣粉丝,俺的biangbiang面就是在那里吃的,味道很是不错。

    闲聊中俺只晓得一位mm是上海人,她坐的是晚上8点的火车。另外一位mm是四川人,定的是晚上10点的火车。她们都是途径兰州转车,而且约好第二天早上一起去吃兰州拉面。俺却没有这样好的福气,火车票是12点直达重庆的,已不会再在兰州停留。俺也没问她们的名和姓,倒是留了四川mm的QQ,因为她也是一位热爱驴行的驴友。
   
    回程的路漫长而寂寥,至达州转车到万州,然后直抵恩施,已是第三天的午后了。

    经过兰州时看窗外,那些山头上已经是白雪皑皑,西北的冬天来得可真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