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常年少雨,以气候干燥著称。俺在出行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除了身上所穿的就只带了一套换洗的衣裳,一件摄影马甲,一件外套。 装备是必不可少的。相机、镜头、脚架,手提电脑,外加充电器等配件。就这些东西几乎占去了背包三分之二的空间。
到成都的时候还可以穿T恤,坐火车时才加了外套。大西北的阳光充足,早晚的温差大,白天穿T恤都有点热,但是早晚加上外套都冷,不过这种冷却不是冬天的那种透骨的冷,倒也可以承受。
一个人旅行吃饭反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俺在吃的事情上一向也不是很讲究。基本上只以吃饱为原则,至于色香味方面嘛,过得去就行。
从成都上火车的时候没做准备,食品类的东西一样没买,所以只好选择吃火车上的盒饭。盒饭刚开始吃还可以,尚可以解决温饱。到了兰州才寻得一家拉面馆,海吃了一顿,慰劳慰劳早已干瘪的胃。
张掖吃了搓鱼面,敦煌品尝了驴肉黄面,嘉峪关吃到了陕西的biangbiang面,吃得最好的一顿是在额济纳的旗上(所谓旗上是指额济纳旗中心,除此之外都称之为旗下)的一家叫“从头到脚”的羊肉馆。

招牌上最前面的两个字就是biangbiang,在电脑上打不出来。
在“从头到脚”羊肉馆里吃饭是和几个室友们一起,很巧合也很遇缘。俺跟北京的那个兄弟从黑城回来,在旗上就下了车,然后找餐馆吃饭。本着哪里热闹在哪儿吃的原则,就寻到了“从头到脚”羊肉馆那里,可是根本就没座儿。正傻眼时,刚好看到住在一起的上海的四位朋友坐有一张桌子,不待他们招呼,俺俩毫不客气地挤上前去,拼餐。

半边羊头。

羊杂。

清炖羊肉。

羊排。
这一顿吃得,那才叫一个爽!
上海的是两男两女,他们也是在来额济纳的途中拼的团。在这里略作停留后,再去沙漠腹地露营,然后打道回府。原以为他们是两对情侣,吃饭时才清楚他们的关系。
每人抱一瓶啤酒在手,喝着羊肉汤,啃着地道的羊排,不知不觉中竟也有了几分醉意。离家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喝酒呢。
再说住的事儿。最享受的是在成都的两个晚上,住的是在网上预订的7天连锁酒店,可以上网,有热水可以洗浴。在火车上坐了三晚,迷迷糊糊的以打盹为主,倒也可以松筋活骨。额济纳住的虽是大车店,倒也闲适散淡。最惬意的当属在敦煌沙漠里的宿营,虽然遍身黄沙,还被午夜凛冽的寒风惊醒,却也还是够俺回味一阵子了。
北京的小伙子吃羊肉的当晚睡下后又起了一回床,感觉他在外屋溜达了一会儿,俺也没怎么在意,翻过身再睡。哪知第二天的时候他问我:昨天我梦游了,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呢。他又说:我到外边那屋转了一圈就醒了。我问他:如果你梦游的时候我喊你会怎么样?会对你有危险么?他回答说不会,最多只是被吓着。这晚上倒好,他反而睡得很死,倒是我好半天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其实也是自己吓自己。
因为是黄金周,这回出游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太有限了。除了汽车,就是火车。能够走路的时候尽量不坐车,有公交车的时候就坐公交车,不用太赶时间的时候坐在公交车上也很舒服呢。期间包了三回车,到张掖后包车去南台子,到敦煌后包车去莫高窟,然后就是在额济纳包车去黑城和怪树林了。
其实无论是汽车也好,火车也罢,对一个长途旅行的人来说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路途遥远,人多反而会有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