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8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800入手,详细使用感受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9-25 10:3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机缘巧合,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在秋叶原买到d800,折成人民币21500机身。之前从论坛学习了不少东西,这次相机买到的较早,也回馈些使用感受给大家。我用过的相机还是挺多的,d80,450d,d700,5d2,呵呵典型一个器材党。每个机器使用都在一年以上,所以对canon,nikon都较熟悉,文中会涉及一些对两家的个人看法,如您不同意,还请见谅,纯属个人看法。


外观:
之所以换d800,是因为受不了5d2恼人的操控(个人习惯,呵呵)。

 1.d800的外形基本同d700一样,用过dxxx,d7000机器的同学应该很快能上手。
 2.重量轻了100g,也小了一些,还是挺明显的,我觉得是好事,特别爬山的时候,能轻一点是一点啊。
 3.放大和缩小对调了位置,到现在还没适应过来。
 4.因为加入了录像,原来调对焦范围的按钮,改为了录像,lv;而这个功能放到了af/m的坐下角拨杆上,没原来方便了。因为加入了人脸识别,所以对焦范围应该会经常用了,所以有点点不方便。再说录像,需要录像需要先切到录像档上,再按lv,再按红点录像,有点麻烦啊。不开lv,在录像档上,就是拍摄模式,我现在都一直放这档拍摄用。这样上面的拍摄档似乎除了lv模式,就用不到了,这么好的位置放一个不常用的切换,有点浪费了。还是af区域放这里方便。像canon一样,设计一个独立的lv按键就好了。
 5.增加了sd卡,sd卡比cf便宜3倍,很好的改进。
 6.连拍从5张降为4张,不过对我没什么影响。
 7.红三角裤变成了丁字裤,越搞越性感。
其他和d700区别不大,不多说了。

镜头:

  我买的28300套机,没的选,就这一个。以前没用过大变焦,对这种镜头印象不好。这次用,感觉这个镜头还是出乎我意料的。长焦端分辨率还是不错的,我一般锁定到f5.6,或f8用,加上d800的超高像素,出来的片子细节分明,不错不错。防抖太好用了,100端1/13不糊。原来想卖掉,现在有点舍不得了,呵呵。]正好没有xxzp,就拿它这么顶着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1:39 | 只看该作者
功能:

一句话,彪悍啊。当年在d700上我想有的各种功能都加上了,还有更多惊喜。

 1.增加了暗角自动机内消除,不过大把的同学喜欢暗角,呵呵,从5d2的经验,开了暗角会在相应地方多出更多噪点。
 2.增加了机内自动镜头畸变校正。这个功能超好用,特别28300的28,1635的16,这些焦段镜头变形大,后期调还是麻烦。d800加上了,我非常喜欢的功能。测试了一下,效果非常明显。就是这个功能和暗角消除应该是需要镜头数据的,可是说明书里没发现怎么增加镜头数据啊,那以后新产的镜头怎么办啊?现在的镜头数据都写入了?那是不是有些镜头没有数据呢?
 3:杀手级应用来了。自动iso最小安全快门,nikon独门绝技一,这项功能可以说是独步武林。自动iso有几个选项,iso起步值,最大iso浮动值,安全快门。程序先保证iso最小,如果光线变差,则降低快门值,直到最小安全快门,这时开始提高iso值来保证安全快门,如果到了iso最大设定值,则突破安全快门来保证曝光正确。d800在安全快门上更近一步,不但可以设置一个定值如1/40,也可以根据焦段浮动,可以设定1,1/2,1/4,2,4倍安全快门,而安全快门在1倍时是焦段的倒数分之一。这样关于曝光,您的各种需求都保证了。保证iso,保证不抖,而且程序自动调整,最终的效果就是不用为快门不够糊掉或iso太高而手忙脚乱,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从容拍摄了。

  如果用过canon,就会对这项功能赞不绝口。例如5d2也有类似auto iso功能,但只能a档用,而n可以在m档,神级功能啊!而且c的安全快门不能设,例如17-40在17端就是1/20,而此值太低,手抖倒没了,而人要动啊,再例如防抖镜头长焦端设个1/200就太浪费了,此时n可以设置一个例如1/50的定值或1/2,1/4安全快门,设置就是1/100或1/50。
  4. f8中心十字对焦。关于对焦器,有过两个重要升级。一个是f2.8十字对焦,就是说对焦器针对大光圈镜头有范围更大的感应器,使得大光圈镜头特别是f1.4镜头的对焦能够更高。简单说来,对焦器可以理解为一把尺子上,在中心点两侧开了一系列小洞,小洞是对称的,有间距的,f5.6就是例如洞的两侧据中心1cm的位置开两洞,这里有测距仪,而f2.8位置就是更大了,需要在例如2cm的地方开洞了。我记得d80是f4还是f5.6的精度,而对于大光圈,没有更精准的    对焦单元,使得此类镜头的实力更不容易发挥出来,更容易跑焦。到了d700增加了2.8对焦单元,使得大光圈镜头对焦实力大幅增加,效果相当明显。

  第二个就是此次的f8对焦单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光圈的时候,可以对上焦了。刚才说了,光圈越小,在尺子上据中心的半径距离就越小,如果f8的话,就很小,其透过光圈,在尺子上只能留下0.5cm的半径光,这下好,照不到f5.6的那个测焦点了,所以就无法对焦。几种情况会出现这个问题。第一,加了增距镜的小光圈镜头,增距镜会使原镜头的光圈更小,所以其都说明了,什么什么镜头加了增距镜就不能自动对焦了,就是这个原因,我记得canon的xxbis就不能上2x增距镜,f4再打折在2x上就变f8镜头了。而d800增加了更小距离的测距仪,这时这些镜头就可以用了。第二,手动对焦镜头,虽然手动,但nikon都有合焦提示,d700是出现一个绿点,而d800除了在合焦是出现绿点,还在没合焦的时候,告诉你距离焦点是近了还是远了,强大吧。除了zeiss给nikon设计的那几个手动头,可以自动控制光圈。其他手动头,需要把光圈拧到需要的光圈,例如拍风景时f8,再对焦拍摄。这时,对焦提示就工作不了了,而d800增加的这个f8对焦器,对于手动头来说,真是作用巨大啊。可惜的是nikon法兰距大,可转接的手动头少,如果是canon上,就不得了了。

 5.点测快门锁,点测范围。

  这个是nikon一直有的老功能了,但其对比canon的操作,是十分提高效率的一点,所以这里特别写一写。
简单说,就是点测的时候可以半按快门同时锁定曝光和对焦。就这么一个小功能,其作用却是巨大的。为什么点测?说明这时候有大光比,或需要精确对某点曝光。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3:08 | 只看该作者
我经常有这么几种用法:
 1.大逆光的时候,对着云彩或什么地方,调到点测模式,半按快门,焦点和测光都锁了,然后再构图。
 2.有人的场景,只要人特别是人脸正确曝光,人们就认为这张照片是正确曝光的,哪怕背景是过爆或是欠爆,这是人的视觉习惯。而肤色在人的视觉系统中又特别敏感,只要有一点不合适,例如曝光或色彩,都会觉得问题很大,就曝光来说,就需要更精准的曝光。据我的经验,人脸一般都属于环境中较暗的部位,这就需要针对人脸那一小块区域来测光,于是点测就大派用场。此时显然人脸还应该是焦点,也就是说需要同时在人脸这点正确曝光并且还是焦点。而拍人像往往不会把人脸放正中间,于是就有了先锁定曝光对焦,再构图,于是点测锁就在这时用起来了。不仅人像,小品也往往需要这个拍法。这是我最常用的功能,而canon恰恰就不把这个做上去,只有1d系列才有,canon只能在评估测光,也就是nikon的矩阵测光下才可以锁。还一点,canon的点太大,我记得是3.5%,而nikon是2.5%。这么大的一个点,往往不能把我要的那点爆正确,而nikon可以做到对在黑眼球和白眼球上曝光值不同,强大啊。用5d2我经常苦恼于精确曝光问题,还好dpp挺好用,于是经常回来自己调raw。
 3.nikon还一个强大的地方,就是多点自动找焦点的时候,可以在焦点同时锁曝光。也就是说51个对焦点每个都可以锁定曝光。而canon只有中间那个点。5d3把对焦升级了,而测光这重要的几点都没动,所以我认为升级不大。

6.支持人脸自动识别了。

  这个加上上面说的,快门点测锁,再加上多点自动找焦点同时锁曝光,简直就是抓拍人像的利器啊!抓拍的时候,甚至没时间慢慢半按快门锁焦点和曝光再构图,往往要求构图焦点曝光一下完成。而d800提供了这种可能。现在我是这么用的,拍人的时候,直接构图,按快门,然后机器用人脸模式找到脸,在这点测光对焦并锁定,一气呵成。d800的af范围开关,从d700的右下角改到了af/m切换上,不如从前方便了,原来的位置给了录像切换。

补充说明一点:

  不少同学问,人脸识别是否只在录像中有用。答案是录像和照相都有用,请看下图。一般的用法是,开到宽区对焦,然后点测光,这样自动就找到脸了,并且以脸部焦点为测光点,一气呵成。此过程不需要再liveview下,当然lv下也能用。


拍了以后怎么知道是不是人脸识别了呢?目前找到最简单的办法是,回放的时候,放一下放大键,如何人脸识别了,有两秒钟lcd上有个笑脸标,就两秒哦。如果没找到人脸,这个图标是不会出来的,强调一下,是回放中放大一级时才有的,全图回放不出这个图标。


7.增加机内hdr模式。

  从前在电脑上后期hdr,总不太自然,于是也不用,对这个模式的效果是有怀疑的。d800的hdr工作方式是,抬起反光板,然后连拍两张,然后机内将这两张照片合为一张,实现超大动态范围,因为是两张实体照片,所以合成效果是很不错的,没有发现不自然的问题,而亮部和暗部的范围是非常大的。

1.hdr可以选择曝光的+-范围,其和包围曝光的跨度选择意思差不多。
2.因为是两张连拍,保证了合成效果,但也要注意快门速度,或被摄对象和相机都不要动,不然就会合成出鬼影一样的效果。
3.和delighting的区别,这个就是真正的机内ps了,只对一张照片进行机内后期处理,提高动态范围,但是会有损画质,当然效果还是挺好的,会略提升一点噪点,nikon对这个处理还是比较克制的,不会弄出很夸张的效果。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5:11 | 只看该作者
画质:
大家都关心画质,高iso表现和什么镜头能撑的住3600w。我这里先简单说说:

 1. d800的画质大家尽可以放心了,非常了得。可以做到丝丝入扣。

 2.高iso,我从d700到5d2的时候,就有一种明显的感觉,5d2比d700高感弱半档到一档,p图的时候尤其明显,例如曲线这种有损画质的操作,d700还是很经拉的,5d2就要小心些,斜率陡了,噪点容易加倍放大。到了d800,高感肯定是不如d700了,似乎较5d2也稍弱一点,这是放大原图的观察效果。
  实际使用中,往往缩放比比较大,例如7000变成缩到2000以下,以方便网上传输,这是噪点几乎可以忽略。
高像素还一个用途,就是裁片以二次构图,现在拍的还比较少,还没观察过iso1000以上,裁到什么程度,噪点就不能忽略了。d700是很好的相机,其一个弱点就是,片子不经裁。我去呼伦贝尔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中焦,最常用的就是1424,经常不够焦段,只好后期裁,而这个在d700上就挺痛苦了,稍微裁裁,画面就粗糙了。d800目前还缺少实战裁片,不过从整图能达到的分辨率来看,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另还有一点,d800的噪点不是彩色噪点,处理起来比较容易。

 3.说到镜头,大家最常关心的是,什么镜头才能把d800的分辨率充分吃满。除了这点,我还有一个反向认识,就是对分辨率不那么高的镜头,是否可以提高其画面表现力。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手上就一个28300,这个镜头在d800上的表现让我吃惊,哪怕最薄弱的长焦端,缩小到可以网上浏览的图大小后,也可以达到d700+2470的分辨率,甚至更高!换句话说,好镜头能拍出超高分辨率。而弱点的镜头,在d800上也能拍出细腻的照片,而这在低分辨率+低分辨率镜头的组合中是实现不了的。关于这点,是初步认识,以后拍出更多照片在做定论。

 4.关于白平衡。
  nikon从哪个机器开始,竟然弄出了两种autowb,auto1和auto2,一说auto2是原来的白平衡方式,无从考证,nikon的说明书里说,是保留暖色调的白平衡。我特意在宜家做了测试,auto1即默认方式,相当的去黄啊,而auto2就保留很多。而这两种方式,在黄色不厉害的场合,拍出来的片子几无差别。
具体这两张片子来说,黄的那张反而更符合当时的灯光。估计是nikon被人说多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见黄就去掉,呵呵。另外5d2碰到这种场合,必定非常黄,必须回来调。而其并未被多数人说为黄机。可见,是否在不该黄的地方黄了,才是问题的关键。例如人脸。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7:11 | 只看该作者
keanrain 同学补充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现一并黏贴过来给大家参考:

 1.还有一个相当好的改进,就是一键(显示屏左面第二个键)设置优化曲线,原来都需要进菜单调选,现在不用了,在导入了多个曲线后,一键就可以调出来适合各种场景的曲线,太方便了
 2.BKT键的增加,可以指定HDR或者包围曝光等功能,也是非常的好用
 3.摄像时FN键和预览键可以设置电动光圈,拍摄时光圈无极调节,强大
 4.强大的后期机内处理,各种滤镜和后期效果惊人(微缩景观仿移轴,星光镜,天光镜,鱼眼。。。。。)
 5.3600万FXCMOS真的是极其强大的宽容度与细节表现,让人惊叹
 6.多种画幅切换,1.2X,DX,5:4,FX,且在取景器内可以只高亮显示指定画幅(a5选项关闭高亮)
 7.取景器内可以显示四向电子水平仪(左右,前后)
 8.LV实时取景拍摄有很大改进,LV拍摄时反光板不会落下
 9.摄影时可以指定AF-F自动跟焦模式,在外接指向麦克风后可以将机内噪音减到最低
 10.待续。。。。

HDR有2种设置
 1.在菜单内设置平滑度和+-EV值,可以选择
 a.拍摄一次
 b.连续拍摄
2.指定BKT按钮+前后拨轮设置
 每次拍摄时,一次反光板抬起,快门会连续释放2次拍摄+-EV值的照片,然后在机内直接合成出效果,比在电脑中用PhotomatixPro或PS中合成快了成百倍,以前每次需要BKT包围三张再后期,每次处理至少10分钟一张照片,现在真是太方便了

补充:

 D800还有一个延时拍摄功能,可以指定时间,按下快门反光板抬起后多少秒相机自动打开快门帘,在慢摄影没快门线时很实用
 D800支持Eye-fi卡,在菜单设置开启就能支持,这样可以无线传递图片
 3.0USB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8:11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38:38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9-25 10:58: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jeep版主分享!
10#
发表于 2012-9-25 16:38: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jeep版主的耐心且细致的指导,让我对两种机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再次表示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