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00mm焦段的中长焦变焦镜头是各大厂商光学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重要体现,各家在此焦段推出了一支又一支的优秀产品。自从佳能在1996年推出的EF 70-200mm f/2.8 L USM镜头开始改为白色涂装,凭着这些优秀的光学质量,准确的对焦速度,白炮们占领了几乎全部的体育和新闻摄影市场。如今从国外不断传来这支经典镜头即将停产的消息,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未来佳能70-200mm白炮家族的发展方向。
在开始引出下页防抖内容前,我们不妨和大家普及一下防抖结构的小知识。佳能IS防抖结构,实际上通过装在镜头内防冲击盒中的两个振动陀螺检测抖动,再通过防抖结构内的小型轻量、并拥有卓越反应性和控制性的移动线圈,直接驱动补偿光学系统,从而让安全快门的时间至少放慢4挡(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可以实现的防抖级别),以此让拍摄者在弱光环境下也能保证清晰的拍摄画面。
随着2001年佳能推出了有IS小白之称的第一代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后,小白的霸主地位彻底被取代。IS小白拥有18组23片的光学设计,内置的IS防抖系统能够提供相当于3档快门的减震效果,并且拥有出色的防尘防水性能,作为70-200mm系列中的当家花旦,是一款令无数摄影爱好者向往的远摄变焦镜头。防尘防水设计、恒定大光圈再加防抖,可以说将中长焦镜头武装到了牙齿,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各大相机和副厂镜头生产者的标杆,甚至连佳能自己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推出在实用性和市场认可度能够超越IS小白的镜头。
直至2006年,一支昵称为爱死小小白的EF 70-200mm f/4L IS USM镜头面世,一时掀起了摄影爱好者群体间的大争论。两只价格都在9000左右,对于预算有限的摄影爱好者,应该选择F4光圈的爱死小小白还是F2.8光圈的小白,时至今日这个话题也争论未休。
EF 70-200mm f/2.8 L USM小白F2.8的光圈,在使用200mm端时快门速度通常需要不低于1/200秒;但是IS小小白EF 70-200mm f/4L IS USM的防抖系统,在200mm端时可以使用1/25秒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这在弱光下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并且,小白凭借这F2.8恒定大光圈,在拍摄人像和纪实题材时,可以营造靓丽的背景虚化,这也不得不让一部分有着一步到位心态的摄影发烧友狠下心来,干脆直接入手IS小白或者IS小白兔。
在2010年,佳能发布面向专业用户及摄影发烧友的高性能远摄变焦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代IS小白。此款镜头受到众多专业摄影师,特别是在新闻报道及体育摄影领域的摄影师的很高评价。作为EF 70-200mm f/2.8L IS USM的后续型号,通过萤石镜片与UD(超低色散)镜片的采用,实现了更高的画质,而新开发的IS机构使得手抖动补偿效果达到了约4级,这也成为了摄影发烧友的终极大杀器。
当然,经典并非面临落幕,也许会在某一天重生。面对数码单反相机的摄影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佳能在入门镜头中不断引入STM功能。例如EF-S 18-55mm f/3.5-5.6 IS STM和EF-S 18-135mm f/3.5-5.6 IS STM,这两款镜头对焦镜片的驱动采用新开发的STM步进马达,短片拍摄等时可以安静、流畅地进行对焦。由于搭载电子对焦环,手动对焦时只需轻松操作即可实现准确合焦,也对应全时手动对焦。其次,由于搭载了最大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补偿效果(拍摄静止图像时)的手抖动补偿机构IS影像稳定器。短片拍摄时会自动切换为动态防抖模式,降低手持相机拍摄短片时易产生的大幅抖动,实现稳定的短片拍摄。这些功能的引入,不禁让人们联想到可以拍摄长焦大光圈视频效果的下一个STM镜头,会不会就是小白的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