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OLYMPUS)是日本著名的相机品牌之一。它创建于 1919 年,当时的名字是高千穗制作所(TAKACHIHO SEISAKUSHO),生产显微镜等精密光学仪器,1921 年开始采用奥林巴斯(OLYMPUS)作为品牌商标。 1935 年,奥林巴斯欧洲总部开设 MIZUHO 光学研究中心,专门研发光学镜头。1936 年,奥林巴斯推出第一部相机——皮腔型半自动相机(Bellows-type Semi),使用奥林巴斯专门研制的 ZUIKO(无官方中文译法,国内有人音译为朱依科,也有人生动地称为 “神之光”)镜头。 此后,所有奥林巴斯镜头均采用 ZUIKO 为品牌名称,直至今日。 ![]() 1948 年,奥林巴斯推出日本第一部有快门系统的 35 毫米相机奥林巴斯 35,之后又开发出了使用 120、135 和半幅胶卷的各类型单反、双反、旁轴、傻瓜自动相机乃至数码单反和无反相机,有诸多思路新颖的怪异相机和半幅单反相机等。 其中,最著名的精品就是被誉为 “最秀气的 135 单反相机”——奥林巴斯 OM 系列照相机,它开创了 135 单反相机和镜头小型化的先河,更令人难忘的是,它那精细的制造工艺在当年无人超越。 ![]() 奥林巴斯 OM 系列 135 单反相机,包括了 OM-1、OM-1MD、OM-1n、OM-2、OM-2n、OM-2SP、OM-3、OM-3Ti、OM-4、OM-4Ti 等专业机型,还有 OM-10、OM-20、OM-30、OM-40、OM-707AF、OM-101、OM-2000 等业余机型。 原型机 “OLYMPUS M-1” 于 1972 年在德国 Photokina 博览会上推出(图 2),其型号中 M 的含义就是 “M 系统”,它以出人意料的小巧、精致、专业轰动了展会。 但是由于奥林巴斯的 M-1 与徕卡 M 系列的型号雷同,为避免可能会出现型号冲突,经双方协商奥林巴斯将型号改为 OM-1 也就是 “奥林巴斯的 M 系统 1 号机”。 不过奥林巴斯 M-1 与 OM-1 除了型号之外完全一样,只是前者的数量很少,因极具收藏价值,价格是后者的好几倍。 ![]() 奥林巴斯 OM-1 开创了 135 单反相机精细化、小型化的先河,它的机身尺寸只有 136×83×50 毫米,全金属的专业机身重量只有 510 克。而同时期、同档次的尼康 F2 体积是 153×98×56 毫米,重量 730 克。 佳能 F-1 体积是 147×97×48 毫米,重量 795 克,比 OM-1 都大和重了许多。它把单反相机最明显的标志物——“大奔儿头”(五棱镜箱)沉降到反光镜箱内并做了小型化处理,外观比同时代的尼康 F2“秀气得不像话”(图 3)。但同时,OM-1 又的的确确是针对尼康 F2 和佳能 F-1 开发的顶级单反相机。 ![]() 奥林巴斯 OM-1 系列先后出产过 OM-1(1973-1979)、OM-1MD(1974-1979)和 OM-1n(1979-1987)三个型号(图 4),其中 OM-1MD 中的 MD 是 Motor Drive(马达卷片器)的缩写,表明它在底座上添加了马达卷片器接口,在机身左前下方也有了 MD 标记; OM-1n 则改进了闪光热靴触点、添加取景器内显示,并且在安装卷片马达时不用拆换底盖。 它们都采用全金属机身,连小标牌也是金属的。由于将五棱镜沉入反光镜箱內,所以机身非常小巧,宽大明亮的取景器取景范围达到了 97%,非常难得。可惜它是固定式取景器,不像尼康 F2、佳能 F-1 那样可以更换,稍微降低了专业性。 ![]() 它的快门、反光镜采用了空气减震装置,使得快门、反光板的震动和声音都大大降低;它还具备多次曝光(将图 5 中镜头座上的扳把放平并将倒卷开关红点对准 R 标记,然后正常扳动卷片扳手)、反光板预升(图 5 中向上竖起镜头座上的扳把)、可换后背、外接卷片马达等专业功能以及丰富的镜头群和附件群。 奥林巴斯 OM-1 系列是全机械手动曝光的 135 单反相机,快门为横走式布帘机械快门,快门时间 1~1/1000 秒及 B 门;闪光同步时间 1/60 秒,保留了万次闪光灯和 FP 焦平面闪光泡两种闪光模式(图 6); ![]() 过卷、上快门扳把的手动转动角度 150°,准备角 30°,可以多次卷片到位也可以一次到位上快门,只是这个卷片扳把的回位弹簧很容易疲软;退卷扳把 R 就在机身右前方,不用拆卸马达卷片器也能操作。 OM-1 系列的快门调节装置出人意料地设置在机身镜头座上(图 7),很像 1965 年上市的尼康玛特 (Nikonmate),不过结构要先进得多。 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调光圈、调焦距、调快门都可以单手在镜头位置迅速完成,但刚拿到手上时常会找不到快门数字,需要练习一段才能熟练操作。 ![]() 该机自拍扳把(图 8)的最大角度可以达到 180°、理论延时 4~12 秒(实际可达 15 秒),也可以在 80~180°、4~12 秒之间任意设置,当扳把扳到预想位置后向镜头座方向推一下释放钮就能开始延时,如果直接按下快门则会直接释放而自拍器不工作。 |
版权与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与网络,仅作为影友会员研究学习用途,如存在版权等问题请与影像中国摄影网联系告知,将尽快删除存在版权问题文章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