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24 日,由中国摄影展览馆主办的《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摄影家系列作品展》之于文国摄影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而此次影展的主题是“于心无悔”。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于文国老师的履历吧。
1956 年,于文国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荆家公社滩子村。贫农家庭的出身让他比其他人更能理解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1976 年,于文国应征入伍,乘坐 5 天闷罐列车前往辽宁本溪服役。在那里,他从一名转业的宣传干事手中接过一台 4B 海鸥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开始从事摄影报道工作。1977 年 12 月,他在《本溪日报》发表自己第一张新闻照片,距离今天整整 40 年。

1991 年 7 月被洪水围困的安徽省寿县县城。
1992 年 4 月 25 日浙江省江郎山地区,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家乡举办一日游活动。
1983 年 9 月,于文国从部队集体转业,被分配到宝钢战报(现《宝钢日报》)担任编辑、记者,兼任冶金报(现《中国冶金报》)驻宝钢摄影记者。当时,宝钢战报没有摄影器材,初次投入专业采访的于文国自费买了台二手 DF 照相机和一只图丽镜头。宝钢总指挥黎明同志知情后,为他特批购买了一台佳能照相机。
1990 年 8 月 30 日,于文国正式入职工人日报社,任驻华东摄影记者。次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他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四次只身前往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最困难的灾区采访,累计行程一万多公里,拍摄和发表了大量影像资料……
1992 年,于文国在青藏公路采访中因过度劳累和高原反应昏倒在五道梁;次年 3 月,他又在采访两会期间,因半个多月凌晨后发稿,每天仅睡 2、3 个小时而累倒在人民大堂二楼;1998 年,他先后 42 天在江西、黑龙江、湖北等抗洪救灾现场采访,和灾民们受同样的罪,与官兵们吃同样的苦……

1992 年 9 月,在海拔 4800 多米的青藏公路的工棚里,一位因高原病而奄奄一息的护路工。
伴随着“拼命三郎”式的工作,于文国在新闻摄影领域也渐露成就。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98 抗洪救灾全国好新闻“通讯”一等奖和“摄影”一等奖……各种奖项和荣誉纷至沓来。
2006 年,于文国先后近 50 次记录鸟巢建设的全过程,留下的专题摄影作品《鸟巢》先后在新加坡国际摄影节、沈阳国际工业摄影展展出,并于 2010 年出版成“中国最具影响力摄影家”大型画册《鸟巢》。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灾区,先后 4 次前往采访,发表多幅新闻照片,撰写发表了 2 万多字的《抗震日记》和多篇新闻摄影文章。
2013 年,采访南水北调工地和移民地区。
2014 年,采访大秦铁路隧道工程。
2015 年,采访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新疆边境。
2016 年,采访云南丽香公铁特大桥梁工地……

2016 年 9 月 10 日,大同矿物局老煤矿的棚户区。历史背景:我国新时期的棚户区改造……

2009 年 3 月,中国石油勘探队的队员们在新疆塔里木地区最偏远的深处进行勘探油气作业。这里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2008 年 5 月 14 日清晨,在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经过殊死挣扎终于爬出废墟,开始向都江堰、成都方向逃难的灾民。
于文国四十年如一日,直到 2016 年 10 月 31 日从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职位上退休,也不能停止他摄影的脚步。如本次展览策展人刘宇所言,“大时代下,很多人主动或被动地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文国也不例外,但始终没变的是他对‘草根情结’的坚守。
也正如于文国本人所说,“记者的高贵不在奢侈斗富,不在觥筹交错,不在附庸风雅,而在植根于骨子里的信仰、担当和高尚。”这份对新闻摄影近乎偏执的追求与担当,一坚守就是四十个春秋。
最后,我想以于文国自己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 身处历史潮流之中,所有人无不打上时代的印记。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命运汇成了轰轰烈烈的大时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用智慧和汗水一浪高过一浪创造着历史。能为他们留影,能够通过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历史,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我将一直走下去…… ——于文国
下面是展览的部分照片:

2007 年 9 月 25 日(中秋节)之夜,薄云遮月。鸟巢工地一位农民工在工具棚里值班。

1999 年冬,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了第一场雪。

1998 年 8 月,长江九江段洪灾淹没区江心洲。武警战士在紧急寻找落水群众的救灾途中突遇龙卷风。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惊险搏斗,冲锋舟最终脱险。

1996 年 6 月 15 日下午,抓拍于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乡一家小煤窑生产现场的瞬间。

1995 年春节,上海寅丰毛纺厂车间。

1994 年春运期间上海火车站。

1994 年 2 月, 从安徽省徒步推着独轮车到上海找活的农民工。

1993 年 10 月 上海南京路国际美容厅。

1992 年 12 月,香港著名美容大师郑明明女士在上海华联商厦的柜台推销增白化妆品“奇妙换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