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北京国子监得见秦文石鼓,担心时间长了石鼓会被损坏,特别命人以原石鼓文的字体刻字,仿制两套。乾隆 “亲定首章”并“截其长以补后数章之短”(把原石鼓仅存的310个字重新组合、重新编排成十首诗)。
据了解,仿制的两套石鼓一套藏于北京国子监,一套藏于承德热河文庙内。热河文庙内石鼓后来被移至避暑山庄博物馆至今。
与原石鼓相比,避暑山庄石鼓大小相同,高为五十五厘米,上下平面直径为四十二厘米,中腰周长一百七十八厘米,诗文镌刻于上顶平面,每石刻三十字左右,最多为三十七字,最少为二十六字,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均为六行,每行五字,每字三至四厘米。十鼓共有310字。除第五鼓为九句外,其它均为八句。
避暑山庄石鼓至今已有二百二十余个春秋。现在十鼓均保存完好,除第二鼓(乙)文字损坏较多以外,其它九鼓除个别字迹残损外,整体章法齐正、平实,字迹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