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0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承德避暑山庄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8-6 20: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座古色古香的门,就是避暑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宫门面宽三间,上下两层。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门洞,上层有城台和阙楼。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这丽正门的名号也是有含义的,丽的意思是光明万丈、正指面对南方,因为皇帝均面南而坐,所以丽正二字引申为皇帝面朝光明,得沐上苍。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张图就是避暑山庄全图,是清代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图。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清代前中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理政务,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8倍。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建筑组成。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堤桥29座,碑刻摩崖25处,假山叠石70余组,殿宇、楼堂、寺庙、亭台、塔阁等各种建筑120余组,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康熙皇帝以4个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个字命名的36景最为著名,合称“避暑山庄72景”。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山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 本帖最后由 淮海晨 于 2014-8-6 21:35 编辑 ]

避暑山庄1.jpg (144.67 KB, 下载次数: 55)

避暑山庄1.jpg

避暑山庄2.jpg (171.34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2.jpg

避暑山庄3.jpg (176.54 KB, 下载次数: 54)

避暑山庄3.jpg

避暑山庄4.jpg (152.13 KB, 下载次数: 59)

避暑山庄4.jpg

避暑山庄5.jpg (180.19 KB, 下载次数: 53)

避暑山庄5.jpg

避暑山庄5a.jpg (158.84 KB, 下载次数: 55)

避暑山庄5a.jpg
2#
发表于 2014-8-6 20:15:31 | 只看该作者
好纪实,好拍摄,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0:19:57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是中国清代宫廷历史博物馆。在河北省承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避暑山庄内。这里曾是清王朝康熙、乾隆、嘉庆三代帝后驻跸热河,处理军政,礼仪宴飨,政余读书,起居游乐的主要区域。占地 5.6万余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 1.3万多平方米,库房1300平方米。门前两侧这两个铜狮,威风凛凛。说起这两个铜狮,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相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承德并大肆抢劫。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发现这两个铜狮子很漂亮,是无价之宝,就想抢走,可是铜狮子太重,他们搬也搬不动,于是就分头去找工具。这一切让护院的老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铜狮子是国家的财宝,决不能让日本兵抢走。他灵机一动,立即从村里找来猪血,涂在狮子的眼睛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来后发现狮子的眼睛红红的,都哭出了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害怕搬动狮子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便慌里慌张地逃走了,这对国宝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在这对铜狮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公狮子踩着绣球,母狮子踩着小狮子。

[ 本帖最后由 淮海晨 于 2014-8-6 22:43 编辑 ]

避暑山庄6.jpg (131.49 KB, 下载次数: 52)

避暑山庄6.jpg

避暑山庄7.jpg (178.25 KB, 下载次数: 50)

避暑山庄7.jpg

避暑山庄8.jpg (180.92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8.jpg

避暑山庄9.jpg (153.56 KB, 下载次数: 58)

避暑山庄9.jpg

避暑山庄10.jpg (119.35 KB, 下载次数: 54)

避暑山庄10.jpg

避暑山庄11.jpg (111.79 KB, 下载次数: 57)

避暑山庄11.jpg

避暑山庄12.jpg (129.06 KB, 下载次数: 49)

避暑山庄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0:23:05 | 只看该作者
避暑山庄博物馆的前身是1949年 2月筹建的热河省古物保管所和1956年组建的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同年辟正宫“澹泊敬诚”、“四知书屋”两殿堂和月色江声岛的莹心堂为展室, 对游人开放。这个面阔七间,进深三重的大殿叫“澹泊敬诚”殿。“澹泊”二字来自于《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诸葛亮在其《戒子书》中又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皇帝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这个殿是避暑山庄的主殿,是清代皇帝在山庄居住时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整个大殿用珍贵的楠木建造,因此又叫“楠木殿”。每当阴雨连绵之时,楠木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楠木产自云贵和江浙一带的深山峡谷之中,在没有先进运输工具的清代,将这些笨重的木材从遥远的南方运到塞北,大都装船河运或利用河水结冰和在旱路上泼水结冰的冬季,将木材放在冰上,依靠人力又拉又推,运到承德,其艰难是不言而喻的。据史料记载,为了修建这座楠木殿,耗费白银7.2万两,用工19万个。大殿外观古朴淡雅,不饰彩绘,殿内大理石铺地,正中地坪上设有皇帝的宝座。宝座周围设有宝象、 端、仙鹤、香亭、如意等,精雕细刻,造型十分优美。宝座的后面有一个紫檀木屏风,上面刻有163个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为“农家耕织长乐图”,以表示皇帝临朝时刻不忘百姓。在清代这个殿的东西山墙上挂着“皇舆全图”,就是清代的地图,是清政府派专人测绘的。殿内北墙两侧墙壁上装有楠木书格,贮放着《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乾隆皇帝还在澹泊敬诚殿接见少数民族的首领。乾隆十九年(1754年)接见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三策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秋,接见过不远万里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一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农历七月廿一日,接见了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说到班禅话就长了,据史料记载,在接见仪式上,班禅先献吉祥哈达,跪请圣安。乾隆离开宝座亲手扶起,操藏语问佛安:“长途跋涉,必感辛劳。”班禅答:“远叨圣恩,一路平安。”在过去,达赖见皇帝,只跪不拜,这次班禅则要求行跪拜礼,以表示敬重皇帝,拥护王朝,乾隆对此颇为满意。八月十三日,清廷为乾隆皇帝70岁寿辰举行盛大庆典时,乾隆给予班禅最高规格的待遇,二人携手同登宝座,共同接受蒙古王公、各扈从大臣及外国使节的祝贺,随从班禅的三大寺堪布及蒙古章嘉国师唱赞无量寿经……。庆典之后,乾隆为班禅举行四次大型野宴。宴会中伴有相扑、杂技、赛马、烟火、音乐、舞蹈等文体节目,丰富多采,惊险动人。六世班禅东行承德,密切了西藏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遏制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西藏的渗透分裂活动。回顾历史,在澹泊敬诚殿这个政治舞台上,曾演出过一幕幕对清王朝一统江山有重大影响的活剧,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颂歌。

[ 本帖最后由 淮海晨 于 2014-8-6 20:58 编辑 ]

避暑山庄13.jpg (163.41 KB, 下载次数: 53)

避暑山庄13.jpg

避暑山庄14.jpg (136.27 KB, 下载次数: 48)

避暑山庄14.jpg

避暑山庄15.jpg (138.05 KB, 下载次数: 53)

避暑山庄15.jpg

避暑山庄16.jpg (140.04 KB, 下载次数: 51)

避暑山庄16.jpg

避暑山庄17.jpg (127.76 KB, 下载次数: 54)

避暑山庄17.jpg

避暑山庄18.jpg (132.01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18.jpg

避暑山庄19.jpg (146.09 KB, 下载次数: 52)

避暑山庄19.jpg

避暑山庄20.jpg (123.09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20.jpg

避暑山庄21.jpg (153.83 KB, 下载次数: 54)

避暑山庄21.jpg

避暑山庄22.jpg (159.84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1:11:57 | 只看该作者
烟波致爽殿位于避暑山庄正殿之后,清朝皇帝在承德时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曾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因此,题名“烟波致爽”,井将它列为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一景。
烟波致爽殿建筑风格及形制与前朝各殿保持一致,面阔七间。正中设有宝座,是皇帝接受贵妃朝拜之地。西次间是佛堂,东两间是皇帝和御前大臣们议事的场所。西暖阁是清帝的寝宫。床后的墙壁为双层,外层是砖墙,内层为木板墙,中有夹道,连通跨院。烟波致爽殿东西各有一个小跨院有侧门与烟波致爽殿相通。

此殿外表淡雅,而殿内陈设富丽堂皇,各代金、银、玉、磁、钟表、古玩、烟波致爽殿挂屏等达1000余件,满目琳琅。

避暑山庄23.jpg (163.45 KB, 下载次数: 54)

避暑山庄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1:25:08 | 只看该作者
室内靠北墙,楠木落地罩内是皇帝的卧床。嘉庆、咸丰帝都死在这里。南窗下的床上有紫檀炕案、文房四宝等物。在西暖阁的北床后,有一道夹壁墙,墙上开小木门,以游廊连通西跨院。烟波致爽殿两侧各有一个小跨院,为东所、西所,有侧门与正殿相通。咸丰时,慈嬉居于西跨院,慈安住在东跨院

避暑山庄25.jpg (139.51 KB, 下载次数: 54)

避暑山庄25.jpg

避暑山庄26.jpg (135.81 KB, 下载次数: 50)

避暑山庄26.jpg

避暑山庄27.jpg (155.92 KB, 下载次数: 50)

避暑山庄27.jpg

避暑山庄28.jpg (153.12 KB, 下载次数: 53)

避暑山庄28.jpg

避暑山庄29.jpg (130.94 KB, 下载次数: 55)

避暑山庄29.jpg

避暑山庄30.jpg (152.97 KB, 下载次数: 47)

避暑山庄30.jpg

避暑山庄24.jpg (147.83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1:26:41 |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避暑山庄中,并不会担心顶着大日头前行的苦楚,因为在这里,不仅仅只有皇帝才能独享这份无暑清幽的感觉的,随处可见的回廊曲径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避暑山庄回廊曲径1.jpg (161.21 KB, 下载次数: 57)

避暑山庄回廊曲径1.jpg

避暑山庄回廊曲径2.jpg (169.23 KB, 下载次数: 53)

避暑山庄回廊曲径2.jpg

避暑山庄回廊曲径3.jpg (169.24 KB, 下载次数: 56)

避暑山庄回廊曲径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1:44:49 | 只看该作者
烟波致爽殿两侧,布有弯曲的回廊可通垮院,西边院子叫西所就是慈禧的居所。现在的西所按照慈禧当年生活的场景布置。其中有一幅慈禧的照片,据说花了11000两黄金,是一家日本照相馆照的,说好1000两黄金,照好以后慈禧特别满意,立刻又赏赐黄金1万两。

[ 本帖最后由 淮海晨 于 2014-8-6 21:48 编辑 ]

避暑山庄31.jpg (137.56 KB, 下载次数: 50)

避暑山庄31.jpg

避暑山庄34.jpg (131.01 KB, 下载次数: 49)

避暑山庄34.jpg

避暑山庄35.jpg (168.29 KB, 下载次数: 47)

避暑山庄35.jpg

避暑山庄33.jpg (140.18 KB, 下载次数: 49)

避暑山庄33.jpg

避暑山庄32.jpg (165.96 KB, 下载次数: 46)

避暑山庄32.jpg

避暑山庄36.jpg (146.55 KB, 下载次数: 55)

避暑山庄3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1:56:20 | 只看该作者
康熙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可谓“全能皇帝”。正是这种严格认真的教育,形成了康熙雄浑博大的学识修养,培养了康熙果断坚韧的人格力量。

避暑山庄41.jpg (158.75 KB, 下载次数: 53)

避暑山庄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2:03:06 | 只看该作者
乾隆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爱新觉罗氏·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出生),崩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子颙琰,即为年号嘉庆的清仁宗。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嘉庆四年(1799年)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共计64年),而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为61年。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避暑山庄40.jpg (111.68 KB, 下载次数: 51)

避暑山庄4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联系我们

合肥市寿春路356号徽商国际大厦

400-655-6638(服务时间:8:30-17:30)

395077666@qq.com

在线咨询新浪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59号

皖ICP备15004684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