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系列实用的忠告。这六条虽不见得系统,但确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也是作者从许多“求点评”的照片中总结而来的,涵盖观察、操作、构图等方面的内容――从爱好者到达人,六条原则我们始终遵守。这几条准则,有的可能大家没有意识到;而有的可能看起来简单得可笑,但我们却未必养成习惯,使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拍摄。 熟悉几种手势第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重视“手势”,也就是我们说的“手感”。手势会影响到我们拍照的质量的。真有那么严重?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熟悉的一些东西,都会发现自己是很认生的:用钢笔写字,要熟悉了某支笔才会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弹钢琴的时候,遇到特别硬或特别软的键盘,演奏出来的乐曲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就连我爸炒菜,遇到不熟悉的锅和锅铲,也都会有难以把握火候的感觉。 摆拍这是最常规的情况了,要拍的东西不会转瞬即逝,场景流动相对比较稳定。此时端稳相机,用拇指按下快门即可。 我自己熟悉的姿势是这样的: 横拍的时候是双手端稳的相机: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稳了手机,手机靠着右手手掌,拇指自然点按屏幕对焦、调节曝光并按下虚拟快门键即可。 ![]() ![]() ![]() 抢拍熟悉抢拍的手势,能够帮助我们拍到一些突发的场景。通常状态,手机放在衣裤口袋桌子上,都处于锁屏状态,在最短时间进入拍照界面,并且让双手处于拍摄手势是关键。要点有两个:拿起手机的时间拇指就从屏幕边缘左划,快速进入拍照界面;迅速摆出“摆拍”的手势。通常这个过程不会超过2秒。 抢拍-1,拿出手机点亮屏幕 ![]() ![]() 抢拍连续动作 ![]() ![]() 扫街在旅行 highlight 时刻,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也时常用到。有几条经验可以分享一下:扫街过程应该将手机捏在手上,会给人一种“捕猎”的心里状态; 不建议随时打开摄影界面(比较费电),而是拇指随时准备左划锁屏界面快速进入摄影功能;可以配合耳机音量键作为快门触发器。 ![]() 单手操作连续动作 ![]() 摆正,端平,拿稳摄影操作的开始不是去寻找那些莫名其妙歪歪斜斜的“创新”,而应该是把手机摆端正了,老老实实,轻松明快而又坚定地拍下场景。因为我们观察世界,头稍微歪一点,不会觉得世界是倾斜的。而对于照片来说,地平线的一点歪斜都会被敏感地感知。去看看 2016 年 IPPA 的获奖作品吧,至少一半以上遵循这个原则。 ![]() 拿稳自不必说,虽然现在 iPhone 等高端智能手机已经有比较好的防抖优化,但过于强烈的抖动还是会让画面模糊。 分析上面的获奖作品,能很容易在其中找到水平、竖直的结构线。摆正、端平的拍法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摆端正不是金科玉律,你可以说荒木经惟、森山大道有大量歪歪斜斜自然的、放松的、充满力量和冲突的照片。这里说的“摆端正”是要避免那些尴尬的歪斜,以及对拍摄场景的心中有数,坚定、平稳地拍下一张照片。 ![]() 擦干净镜头手机是没有镜头盖的,极高的使用率也会导致镜头很容易脏,上面最容易积攒的是指纹。单反相机如果镜头或反光镜脏了,容易在画面中形成黑色的污点,可以用去污点工具去除。但手机镜头特别是上面的指纹印会让画面出现镜头光晕。如果拍照场景中有灯光,这种眩光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横穿整个构图,对照片的损害是毁灭性的。
因此,我们会时常检查手机镜头是否脏了。这个简单的习惯甚至可以说,如果是拍比较重要的照片,是一定会用餐巾纸擦一擦手机的镜头。 用手机擅长的焦距拍照在以前的手机摄影分享会中,这一条叫做“慎用变焦”。考虑到现在许多品牌的手机已进引入了双镜头甚至是变焦镜头,我也不再认为手机变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 焦距数值越大,镜头视角越小,视角小到一定程度,可以将很远的被摄物拉得很近,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常见的 135mm、200mm 甚至 400mm 镜头。野生动物摄影,很多爱好者热衷的打鸟,就需要用到长焦镜头。上述两个端头的焦段和人眼的感受都差别比较大。 而介于二者之间焦段呢,如 35mm,50mm,我们习惯称为“标准镜头”,视角较为平时,接近人眼视角。大部分手机镜头就是在这个焦段上的。因此我们通过手机镜头所观察到的场景,是与人眼接近或视角略大于人眼的视角的。这也意味着,手机擅长的摄影场景也是这个视角的。 目前的手机镜头,还不能胜任如广角和长焦那般较为夸张视角的场景记录,只能通过外置镜头“模仿”其效果。 再来说说变焦。手机摄影的本质分几种情况: 单镜头手机―― 28mm 焦距左右的定焦相机。当我们两根指头张开划屏,场景拉近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镜头焦距变长了,而是通过电子变焦,将记录下的场景“裁切”了一部分的假变焦。例如上图,在 28mm 中裁切了 ab 段的图像,模拟了长焦 AB 端段图像的感觉,但画质很受影响。 ![]() 我们使用手机拍照的原则则是,尽量只用到镜头原始焦段拍摄,只用轻微的电子变焦。否则输出的照片画质会受到较大影响。譬如以 iPhone 为例,通常我会控制变焦在 3x 以内。 下面这句话总结得很到位,“用好手机摄影,实际上就是用好 28mm 小广角”。 慎用闪光灯目前来说,闪光灯是各品牌手机摄影功能的软肋,在大多情况下,用手机内置闪光灯的照片大多比较生硬,只起到了“补光”的作用,远谈不上“布光”。专业的摄影技术中,闪光灯的运用和现场光、自然光的运用是交相辉映的并且是技巧性很强的,就这点来说并不适于手机摄影的定位。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关掉手机拍照的自动闪光灯按钮。尽情享受自然光和场景光塑造的世界吧。 少就是多前面都在谈操作,如果非要将构图选材中的某一条作为最初原则,我想是这个。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意思是,用尽量少的元素来表达尽量集中的意思。刚接触摄影的时候,眼睛观察到的“美”,总会倾向于“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后来才慢慢体会到,贪心是拍不出好照片的,以小见大,大胆舍弃往往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浏览 IPPA 历年的获奖作品,也可以发现,其中单中心式、主题集中式的构图占了很大一部分。 |
版权与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与网络,仅作为影友会员研究学习用途,如存在版权等问题请与影像中国摄影网联系告知,将尽快删除存在版权问题文章
客服部:0551-62832977
创作部:0551-62832877
参赛部:0551-62836363
工作室:QQ-395077666
创作部:QQ-838307777
参赛部:QQ-8383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