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审美和眼界。 技术可以提升,经验可以累积, 但只有跨过审美这道坎, 才是真正的入门; 而眼界则是原点, 决定了照片所能达到的高度。 摄影师要通过学习提升审美和眼界, 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观看是需要练习的, 当我们真正学会了观看, 几乎万物都有机会成为一张好照片的主角, 如果我们只是把眼睛看到的东西拍下来, 这不是摄影。 (一)摄影是思考, 要学会观看才能得到好照片。 应该说,摄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以观念选择主题,由思维支配观看(组织), 用技术作为支撑,从而完成某个画面形式。 毫无疑问,观看是思维的体现, 是摄影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大部分摄影作品而言, 主题可以弱化,技术不必强求亮点, 但是如果你不能学会观看, 就无法有效地组织画面, 甚至到处都是穿帮,谈何摄影? “由思维支配观看”,这意味着: 有意识、有选择、有目的、 有方法地取舍和组织全部视觉因素。 这既需要我们对外部事物的理解, 比如:拍摄一对情侣, 那么你应该对爱情 和爱人之间的状态有所认知; 同时也需要我们对摄影, 即平面视觉转化的一般规律的深刻理解。 人文纪实可以体现出最好的“观看”。 拍摄时没有交流,没有引导, 没有预设,内容和外延极大, 这样的拍摄需要强大的思考。 在这里,“思维”是非常综合的体现,文化的、 社会的、历史的、艺术的,甚至缺一不可。 建议摄影师去关注优秀的人文纪实作品, 包括我们熟知的布列松、阮义中、何藩等。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学习他们的影像思维。 何藩 摄影是很认真的事情, 现在我们太想速成, 而数码又提供了“不计成本”的基础, 这让我们不愿意等待和思考, 不愿意花更多一点时间 去捕捉一个最好的瞬间, 如此也就很难拍出精品。 我们要从大师的作品中学习影像的思维方式, 学习等待,判断人物精彩的情绪瞬间。 (二)构图应该成为本能, 这样才能产生有意识的照片。 我们从混乱中发现秩序,做出取舍, 组织画面,直至把美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 讲审美,除了学习优秀的作品, 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传统的摄影基础。 比如构图,这是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的重要核心。 构图是进入抽象世界的第一步, 而抽象则是通往美感的必由之路。 构图如此重要,但事实是, 很多摄影师对此毫无觉悟, 甚至说不清构图到底是要干什么。 学习和拍摄纪实人文作品, 其实重在培养一种习惯。 至于用相机还是手机, 甚至仅仅只用眼睛看都没关系, 关键是要培养“观看”的意识和方法。 何藩作品——极为出彩的画面构图 构图是把摄影师想要展现或描绘的视觉因素, 按照一定秩序组织起来, 而不是单纯复制看到的所有, 我们需要从眼前的视界中提炼出一个重点。 如果你把摄影看做单纯的记录, 那么它就变成了工具。 如果你把摄影看做单纯的表现, 那么它就成了空中楼阁, 换句话说就是:不接地气。 建议:「看和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与网络,仅作为影友会员研究学习用途,如存在版权等问题请与影像中国摄影网联系告知,将尽快删除存在版权问题文章 最新评论去摄影(www.gophotos.cn)始创于2009年,是专注摄影类服务的综合性专业网站。下设:摄影创作部,参赛部,展览部,后期工作室。成熟的国内外摄影路线,实力的后期制作队伍和先进的输出设备,为广大摄影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客服部:0551-62832977 ![]() |